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页
    不被当作老古董就算不错了。
    何况,谢安歌并不清闲。
    师父虽然耳聪目明,但是年纪毕竟大了,平日里大事无错,小事糊涂,身体上的各种小毛病也冒了出来。
    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谢安歌平时少不得关注师父的身体,换季时更是要倍加小心。
    此外,还要替师父查补缺漏,处理寺庙的大事小事。
    不同于几乎隐世的自在观,法华寺作为皇家认证的南梁第一寺庙,对外对内,事情都十分繁杂。
    对外,要和皇家、高门大户、礼佛的香客打交道,采买时和商贩们打交道,和其他寺庙交流佛法、信息,接待同道,有时候甚至要和道家、儒家接触等等
    对内,法华寺有上千僧人,吃喝拉撒睡、训练、学习、轮班、游历哪个不要一一仔细安排
    还有安全问题、收支平衡、提高佛法水平等,都要慎重考虑。
    法华寺自然也有负责处理杂务的监院和僧人,但是在人情社会里,有些事,身份或辈分不够,根本处理不来。
    而谢安歌身为方丈唯一的亲传弟子,身份够,辈分高,他想避都避不开。
    这个年代,为了生存,和尚们也是很彪悍的。法华寺内有功夫出色的武僧,经过历代武僧不断钻研,寺内的武功有拳法、掌法、指法、抓法、擒拿手、杖法、棍法、身法、阵法、内功等等。
    这些武功,谢安歌都是要学的,并且要学到精通为止。
    虽然他底子不错,但法华寺能有今天,寺庙内的武功绝非半瓶水,学会容易,要学精还要靠时间的积累。
    通常,谢安歌还要在经堂授课讲经,为僧人们解答疑问。
    和其他寺庙进行交流时,也少不了要代表法华寺出战,不是,是论经。为了保持至今无一败绩的辉煌记录,谢安歌在这方面下的苦功也不少。
    得空时,谢安歌还会和同门出庙施粥施药,顺便实践一下三脚猫的中医水平。
    当然,他也治不了什么疑难杂症,也就治个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
    前世,他也读过医书,只是那个世界灵气充足,世人最大的威胁是来自妖精鬼物,而不是疾病,所以实践机会几近无无。
    这一世,能学以致用,谢安歌心里还是很愉快的,也算是忙里偷闲吧。
    也许是法华寺的光环加身,给了病人极大的心理安慰,反正谢安歌至今没有治出过毛病,他就当自己的水平算是入门了。
    所以说,平时鸡零狗碎的事情那么多。分开来看,都不太耗时,合起来时就极耗时间精力,谢安歌哪来那么多心思交友游玩
    他只恨自己分.身乏术。
    ****
    当当当
    四更时,有僧人到钟楼敲钟,浑厚的声音穿越晨雾,唤醒了法华寺,僧人们陆陆续续地起了床。
    接着,鼓楼的僧人也动了起来,低沉的鼓声响应钟声,默契地奏起乐曲。
    此时仍是黑夜,天边不见一丝光亮,谢安歌提着灯笼,扶着师父,穿过长长的回廊。
    回廊上那些色彩浓艳的壁画慈悲的菩萨、丰腴的佛像、怒目的金刚,在幽幽灯火的映衬下,影影憧憧,诡异而瑰丽。
    很快,僧人们集中到大雄宝殿,一起做早课,把《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诵读了一遍。
    谢安歌一心两用,一边念经一边修炼纯阳诀。
    大雄宝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佛像,这是一尊坐佛,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自然下垂,背后是一圈黄金塑造的光环。
    佛像背后是坐南朝北的三大士,文殊菩萨骑狮,普贤菩萨骑象,观音菩萨骑龙,各得其所。
    佛像前摆放着五彩的刺绣欢门和经幡,莲座长明灯,供养台和供具,木鱼、磬、烛和蒲团等物件。
    香烛味缥缥缈缈,溢满大殿,欢门和经幡微微摇摆,僧人们太过投入而一无所觉,印着戒疤的上千光头聚集,神情肃然,显得大殿异常庄重。
    大殿两侧供奉着十八罗汉,一侧各九尊。这些罗汉永驻世间,护持正法,铜铃大的眼睛默默地观察着底下的凡人。
    木鱼声声,念经的腔调空灵舒缓,每个僧人的声音汇聚起来就是一条天河,仿若佛陀将天河从天上倒下人间,惠及众生。
    早课结束后,建康城内各个寺庙的行者和头陀们,就会打着铁板或木鱼沿街报晓,顺便兼职天气预报。
    这些辛勤劳动的行者、头陀们就可以在当日、月初、十五、月末以及当节时,上门向沿街的百姓化缘,施主们则会准备好斋饭或斋衬钱,以感谢僧人们。①
    熹微未露,晨霜微凉。
    此时,谢安歌已经返回居所,换上了短打,随即在院子里练武。
    法华寺的诸多武功偏向煌煌正道,比较偏重力道,并不十分注重技巧。
    其中,谢安歌尤喜身法、阵法、棍法,再配合上手上的功夫掌法、拳法,威力惊人。
    阳气初升,院子里的气场随着谢安歌的起转腾挪,不断变化,时而如疾风暴雨,时而如金戈铁马,时而如烈日当空,时而如泰山压顶。
    蓬勃而强大的力量在谢安歌的血液经脉中汩汩流动,含而不露。
    最值得称奇的是谢安歌的控制力,堪称随心所欲。他习武时威力虽大,但所有的力量乃至声音,都被锁在院子里,不曾外泄一丝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