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朗之越想越安静不下来,气的胸口剧烈的起伏着,朝门外看了一眼,见天色已经渐暗,便在心里措辞待会儿徐折清回来,他要对其进行一番怎样深刻的教育。
不料,天刚一黑,就听徐折清身边儿的随从回来禀告,说是徐折清临时有事不回来了,留在茶庄休息。
并且,近几日都会这样。
徐朗之彻底地暴走了!
这个混账!他一脚踢倒了身边的楠木椅,屋里下人吓得跪了一地。
徐朗之气的浑身发抖徐折清这是摆明了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啊,算准了他为了面子不会去茶庄里闹!他都算准了!
真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好儿子!
一腔怒火没处发泄,他朝着一干下人吼道:都给我滚出去!
是,是
家丁和丫鬟们如获大赦一般退了出去。
滚,怎么不滚。不滚难道要等着在这里受殃及吗。
几名丫鬟退出了内院,才抚着胸口大呼了一口气。
老爷可真是个守财奴。其中一位大胆些的,出声讲说道。
很明显她们都是猜到了徐朗之暴怒的原因,岂会是因为少爷不回来睡觉就如此大动肝火。虽然没明着骂出口,但还不是为了开棚施粥的事情么?
谁能看不出来啊。
你小声些,小心有人听了传到老爷耳朵里另外一丫鬟扯了扯她的衣袖,细声地提醒道。
嘁。先前开口的丫鬟不屑地道:就咱们这府里。那个不是明里敬着暗地里骂着他的啊谁会跟他同心那才奇了怪了。
好了,小心祸从口出!
知道啦知道啦
几人这才噤声,相携着离去。
※ ※ ※ ※ ※ ※
正如落银先前所预料的那般,徐折清的美名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祈阳,宫中也得到了消息,圣上龙颜大悦,早朝上亲口赞了一句:我朝有徐家这等良商,国泰民安何愁矣!
自己不做的事情,别人做了。替他掏了腰包。换谁谁都乐得慌。这一点跟他是不是一个昏君没有任何干联。
这回事情就闹大了,不止是百姓美誉,就连皇上都称赞了。其它的行业巨头也开始纷纷效仿起来。
于是,城门外被粥棚占领了。动作慢的甚至抢不到场地了!
更有甚者,为了争夺施粥的地盘而结下了仇恨。
凤家冷眼旁观他们争来夺去的模样,原因却是,他们昨天下午已经行动了
灾民们这回是真的吃饱了,吃撑了。含泪跪拜这些商号的东家,感恩的话简直说都说不完。
心道这就是大青国啊,这就是他们的国都,这里的人个个乐善好施,实在令人感动。
可算是应了那句话,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什么天灾*统统不怕,灾民挺住,灾民不哭,这一刻我们都是大青国的子民,不分你我。
消息再次传入宫中,昭顺帝简直笑的合不拢嘴了。
看来这真是他统治有方,将国家治理的如此和谐,让子民如此的团结。无需多言,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
也正因为如此,将昭顺帝作为一个明君的欲,望再度激发了出来,咳,短时间内被激发了出来而已,他觉着既然大家都这么给力,他也多少要做点什么出来才合乎常理。
作为一个皇帝嘛,当然不能甘于落后于商贾后头了。
于是,昭顺帝传召来了几位心腹大臣,来御书房面圣,共同商议该怎么从根源上解决灾民这个难题。
昏君手下虽然多佞臣,但愿意为百姓谋福利的人还是不少的,不然朝廷早就失衡了,昭顺帝虽然昏庸,但是在保持两极平衡上面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而且谁衷谁奸他都清楚着呢,什么时候该听奸臣的,什么时候该听忠臣的,他也明白的很。
所以,他这回召来的都是实打实的清官,平日里常常在他面前念那些治国大道的臣子。
今日召集几位爱卿前来,是为了灾民涌入京城之事,朕想听一听你们的意见。昭顺帝倚在鎏金龙椅上,朝着底下几人说道。
几位大臣顿时呆住了。
都下意识的抬头看向高座之上的昭顺帝,一时间不由地怀疑,这个跟他们的皇上长得一模一样的人真的是昭顺帝本人吗?
--------------
ps:心里一直有个模样,想写一个不一样的皇帝,不一样的昏君阿十想,每个位置上的人都不该是千篇一律的,任何人和事也不能端看一面。所以,这个奇特的皇帝就从笔下诞生了,戏份虽然不多,但希望可以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文、144:晋茶会
要知道,若是朝中有什么事情,只有他们奋力上书,死命的请奏,时不时地为了一些大事就得在御书房外跪上好久,还不见得能达到目的。
昭顺帝上位七年有余,遇到事情向来秉承的原则是能拖就拖,不能拖就推给别人,总之,不能耽误他玩乐。
像今天这般,主动邀他们前来议事,可是实打实的第一次啊!
同来的还有夏子南,他虽然仅是个五品官儿,但作为通政司参议,却是有着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的权利的,这些年来前前后后为了百姓办了不少好事,昭顺帝看在眼里,心知早该给他升官儿了,但因为喜欢拖嘛,就拖到今天了。可见拖延症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一个皇帝患上了拖延症更是可怕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