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打算做酒精了。
如果要打仗,酒精就是不得不做的东西。
其实蒸馏设备古已有之,白酒的做法就是蒸馏法所得,夏安然在准备动手之前就写了表书上表。
本朝于制酒业并无严格管束,尤其是南方产粮区,
夏安然上表也就是说一声的事,他为本地县令,很多事情都能便宜行事,尤其在他不是打算生产出来卖的情况下。
随后他自掏腰包买了些本地的红酒,作为原材料。
这里的红酒并不是后世的葡萄酒的那个红酒,而是本地在酿酒时加入了红曲,所以酿出酒液为澄澈清明的红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酒液会变成玫瑰红,非常的美丽,味道也是很醇厚的。
但是尴尬就尴尬在,永春县的酿酒并非蒸馏酒,所以酒精度数比较低,加上加入了红曲,作为原材料,这些酒无疑是不合格的,只是他时间紧迫,自己去酿酒或是再去买白酒肯定来不及,用别人的酒来提取高浓度乙醇已经是走捷径了,也怪他之前没想到这些事。
在等工匠做蒸馏器材的时候,他也没闲着,他到布庄子里头买了最廉价的布料,托人裁成了三角形的模样。
正是后世应用广泛的三角巾。
三角巾包扎法,夏安然小时候兴趣课时候学过,记得有些模模糊糊,但是大概还是知道些。另外他还准备了些竹枝做成的担架,和模样奇怪的圈圈套套。
被他寻来的工匠不知道县令大人要做什么,但是县令大人给钱给的爽快,他也没甚求知心,按照图样就这么一一做了出来。
夏安然做的其实是布朗氏架。
布朗氏架是现代并不太会出现在百姓眼中,但是在专业医护人员尤其是骨科医生这里,它是一个比较好用的器材,主要能够减少关节周围的骨折的痛苦率,也能利用牵引技术固定住伤处,减少致残率。
大概原理就是由两个悬挂重物的滑轮,通过定滑轮的力道将患者的膝盖位置抬起,这个主要是针对关节处的外伤,因为普通的捆绑式固定在关节处效果弱,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而对于兵士们而言,骨折是非常容易遭遇的伤害。
只是考虑到更多的人应该都是硬伤,恰巧伤到关节的应该不多,所以他只做了两个。
这东西占地小,方便运输,工艺也不复杂,于是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了做担架上面。
古代战争,没有医护兵这个概念。
这时候两军交战可没有不杀医护兵的觉悟,医护兵也不像未来那样有着崇高的觉悟,能够敌我都救,现在如果有人在战场上救人,妥妥的是只救自己人顺便给敌方补刀的。
而这种一般都是胜利方的战后清扫。
士兵直接死在战场上的数量固然多,但是更多的实则是丧失作战能力之后倒在战场上,或是受伤后感染而忘的。
这方面夏安然除了知道个酒精消毒,包扎急救法和做个担架外并没有更多的念头,担架是为了防止二次伤害,伤员在战场上痛晕过去是非常危险的情况,休克是人体的自我保护,但是在现在这种医疗条件下,休克了就很可能就醒不过来了。
为了避免启动人体的自我保护,能不加重伤员的负担就很重要了。
他将三角巾取回,寻了沈戚的亲卫,细细教了他包扎之法,沈戚所在是整个福建的中心行政区域,那里对比永春县更加的富庶,人口众多,所以夏安然并不担心他在那边会买不到布料,而且三角巾裁剪方便,也仅仅需要最普通的布匹。
本朝普通布匹的价格已经非常廉价,因而成本不高。
他将一些要点写了下来,包括一些比较基础的止血之法,让亲兵一并带去。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定一个特质的蒸笼。
正如影视剧所见,其实这个时代的人已经隐约有了消毒这个概念,只是现如今的消毒十分粗糙,一般都是取水冲一冲,或是取刀匕在火上烤一烤全做消毒了。
当然他们也并不知这个是消毒,只是有人先发现这样做过之后起脓几率会降低,便照做了就是。
但是这样做自然是不能够杀死所有病毒的,而且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比如纱布、衣服什么的,总不能拿火烤一烤,这时候就要用蒸汽杀菌法了。
夏安然寻工匠时候特意说了,他要的蒸笼是旋转式样的,也就是在放入口扭动笼身,可以卡入下头的缝隙之中,而非是普通蒸笼一般是扣上的形式,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密封性。
蒸汽的温度一般是一百多度,但是在压力升高的情况下,水的沸点也会升高,如果压力足够的情况下,水蒸汽的温度可以达到一百二十度左右。
在这个高温环境下,基本十到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杀死大部分常见的细菌和高度耐热的芽孢,这是因为细菌的一部分组成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会在高温下变性失活。
这也是现代比较常用的一种消毒方法,也是医院处理普通疾病病人床褥所常用的方法。
这点夏安然有所了解,因为他的同学因为一次意外进了医院,回来后大加抱怨医院的被褥不是很干净,都能看到奇奇怪怪的东西!
医院的被褥上面的确可能会有以前病人的血渍或者各种污渍,但是这并不代表被褥不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