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3页
    他脑海中慢慢浮现出那人清高孤绝,甚或有些不可一世的模样,浮现起那人冷硬、不随俗流的态度,与自己大相径庭的处世风格。
    以及,他身边的那个人。
    冯京从未认为王安石的性格与她相契合,直至事实告诉他——
    那便是她喜欢的人,那才是她喜欢的人。
    原来如此。
    “不尽然,”冯京听见自己冷静的嗓音,他惊觉自己竟冷静若此,“司马君实同为翰林学士,支持刑部判决,其余学士虽意见迥异,然大多支持刑部,官家纵然亲近王介甫,亦不会罔顾其他声音。”
    富氏哦了声,升起的希望又悄然垂落下去。
    冯京笑笑:“莫想这些了,此事一时半刻不会有定夺,想多了闹得心里不愉快,便得不偿失了。”
    富氏轻嗯。
    除却他们议论的这些,其实冯京还未向她讲述,藏在这件案子背后的深层含义。
    王安石所举“自首,从谋杀减二等论”,乃熙宁元年皇帝诏令中的内容,而司马光所赞同“于人有损伤,不在自首之例”,乃宋刑统的规定,即“祖|宗之法”。当皇帝诏令与祖|宗之法冲突,当依从何者,这才是翰林学士之间真正争执的焦点。
    司马光思想保守,处处以祖|宗之法不可改为由反对更张,王安石凡事多欲革新,两人矛盾遂逐渐凸显。
    尽管在嘉祐年间,他们曾是相谈甚欢、过从亲密的朋友。
    王宅。
    仆婢立侍于门口,屋内阵阵激烈交谈声,即便说话者刻意压低嗓音,并不时深吸气以平缓情绪,也仍透露出二者之间争执之烈。
    “方今国用不足,宗室铺张奢靡,臣子赏赐泛滥,如不以近臣为始主张节用,又怎么解决冗费之害?”司马光道。
    他在朝上也是这副说辞,到了王安石家同样是这幅说辞,王安石早已听惯,道:
    “国家富有四海,大臣郊赉的赏赐与之相比寥寥无几,吝惜赏赐于国用弥补甚微,而徒损大体,昔日唐朝常衮辞赐,时人议论其自知无用,不如辞官归去节省更多,安石以为今同此理,与其使大臣辞赐,不如使庸碌无能者辞官于国更为有益。”
    司马光简直对他这幅理强气盛的样子又恼又恨,锲而不舍地反驳道:
    “难道你所提倡的理财之法,便能解决问题?”
    “是。”王安石斩钉截铁,“君实不信,是因至今尚无人正确行之,非不可行之。”
    司马光笑了,笑中多少带着反对与讥嘲:“天下之财自古恒定有数,不在朝廷手中便在百姓手中,你所言理财,不过是搜刮百姓之财收入自己囊中,如此则害百姓穷困、流离为盗,对国朝岂是好事。”
    “非也,安石所言理财者,可令民不加赋而国用丰饶。”
    “此乃桑弘羊欺骗汉武帝之言,桑弘羊不取于民,又从何处取之,”司马光站了起来,“武帝末年,群盗蜂起,岂非民疲至极才酿成此祸?”
    门外,欧阳芾探头听了两句,似觉两人快吵起来,遂适时端了茶点进去。
    见她身影,司马光顿时熄了火,掩去激动的情绪,错开目光缓缓又坐下。
    “官者,或廉或贪,清廉者俸禄尚不足养家,再行减除当无以度日,贪鄙者纵然裁减俸禄亦可通过其他手段搜取民脂民膏,故安石言,减俸无用。”王安石道。
    “况目今天下尚存许多土地未得妥善利用,许多水利未得兴建,许多弊政未得革除,何言天下之财已尽而取之。”
    王安石不会因对方是朋友而稍降辞色,亦不会因对方是朋友而违背自己的想法,曲意迎合,委婉折中。
    他不会,所以他与友人的争执中,往往依靠雄辩之才而使言语凌驾对方之上,最终多以对方口服而心不服告终。能够忍受他这种脾性而一直同他要好的,必须得是本身性子十分好的人,至今为止欧阳芾所知惟独曾巩一人而已。
    曾经的司马光也可与王安石交好,那是君子之交,惺惺相惜,然而目今不行了,他们之间太多不合,理念太多殊异,见面多在辩论,私交也渐淡了。
    欧阳芾原想留司马光在家用晡食,但看这个样子毋论司马光还是王安石过会儿都不一定能平心静气地同桌吃饭,连她自己在家用食的心思也没了。
    她披了件外裳出门,打算去曾巩家蹭顿饭,顺便吐吐苦水,然刚至正门口,却瞧见门房驱赶着一陌生男子,神色颇为不耐。
    “跟你说了,我们郎君日理万机,没空见你的,”门房挥袖道,“想见我们郎君的人多了,郎君若个个都见,那夜里也不用睡觉了。”
    “烦请通传一声,在下有要事向王内翰禀陈。”来者未受驱赶影响,面容沉着,嗓音低而醇厚。
    欧阳芾朝那人打量去,见他约莫三十出头年纪,五官硬朗,肤色微暗,应是常年在外日晒风吹的结果,身形健硕,却为文士打扮,面庞轮廓坚毅,一双漆黑的眸子幽深锐利。
    “你走罢,郎君今日不会见你的,你在这儿站再久也没用。”门房无奈道,“我们郎君今日有客人,还不知何时结束呢。”
    男子的脸上终于露出遗憾的神情,然稍纵即逝:“既如此,我改日再来。”
    “第一等。”
    忽被叫住,男子转身回头,与欧阳芾四目对上,听见门房唤了声“夫人”,才恍然察觉对方身份,他躬身作揖:“见过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