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说着,苏红珊忽然想到什么,说道:
“其实,荣大人,那些商贾们可能受到了影响,但生计肯定不成问题的,如果能把临安府的商贾们都发动起来的话,也是能解决大半问题的。”
荣大人却是苦笑的摇头:“哪里有那么容易啊。”
他心里都不由暗暗感叹,要是每个商贾都能像苏红珊这样,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的话,这些问题就真的迎刃而解了。
可事实上,大部分的商人都是逐利的,临安府战乱后,那些商贾都跑了。
现在战乱虽然结束有商贾回来了,却都是打着发战争财的主意的。
他们倒是想买地开铺子,可每一个却都在疯狂的压低价格,想在这个时候用最低的价格囤地买人。
对于商贾们来说,现在的确是个发财的机会。
不少人活不下,除了卖人卖地哪里还有活路?
哪怕商贾们给的价格再低,为了活下去,老百姓除了同意又有什么法子。
商贾们倒是赚钱了,可普通老百姓呢?
地没了,以后的日子要怎么活?
人卖了,以后就是别人家的奴仆了,连自由都没了,还谈什么过好日子?
若是他们都能像苏红珊一样,拿地只签几十年的合约,还每年按照丰收年给老百姓结算每年收益,还只招长工短工不买下人……
甚至还自己掏腰包开渠引流搞建设……
那他这个知府还担心什么?
根本就什么都不用操心,临安府的危机就能过去。
哪怕他们不给按照丰收年计算,就按照丰收年的一半,甚至更少,哪怕只是愿意给这些人吃饱饭,临安府眼下的危机都能接触。
可是,那可能吗?
那些商贾哪个不聪明,哪个会干这明显赔本的事情。
对,没错,在荣大人的心里,苏红珊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在做好事,根本没有利益可言的,甚至还是在亏本的。
就是被她买了地的那几个村子的人也都这么认为,根本不觉得苏红珊能用这些地挣到钱,人人都觉得她是在纯粹的做好事,在占到便宜的同时,对苏红珊也是非常感激的。
现在在把地卖给苏红珊的那些人的嘴里,苏红珊简直就是活菩萨无疑了。
可是,他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苏红珊。
人家商贾的家底就不是家底了?
人家也是辛辛苦苦挣得,凭什么拿粮食出来帮助其他人?
荣大人虽然是知府,却也不能要求别人都这么做。
除非有利可图,可荣大人在这里面根本就没看到利益。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写信,都来买地挣银子
不过这些在苏红珊这里看来,却不是这么回事。
就是一开始要买下向阳村的地,她也是在商人的角度上考虑过后才决定要买下来的,所以这里面的利益她其实是清楚的,也有把握能拿到的。
但这种事情在她这里来说是有利可图,在其他商人那边来说就不一定了。
所以,想要说动其他商贾来加入到临安府的建设中来,还是必须要拿出能让他们心动的利益,而这个能拿出来的利益还要不影响临安府的发展。
荣大人为什么讨厌发战争财的商贾?
因为他们会恶意压低价格破坏市场,可若是让他们看到了利益,从而放弃暂时性的恶意压低价格呢?
要控价,还要让商贾入住。
为了长远考虑肯定是要控价的,可眼下却只有商贾入住才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这完全就是相悖的两个方向。
商贾这个时候入住就是想要占便宜,可想要稳定发展却要控价不让商贾占这个便宜。
苏红珊有些头疼。
看出苏红珊的为难,荣大人也是苦笑,他道:
“韩夫人不必过分忧愁,我也就过来看看能不能在韩夫人这得到启发想到法子,其实咱们东蜀国开国以来,战争也不少,抗一抗肯定也就扛过去了。”
话是这么说的也没错。
也就荣大人尽职尽责才有这些忧愁,他要是稍微不负责任一点,完全可以放开不管,任由战后的临安府自由发展下去,反正再过几年也能缓过来。
这一两年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有什么,过不下去了自然会逃荒去别的地方,反正总有活下去的办法的,就是实在活不下去死了,也有话说。
战争嘛,哪里有不死人的。
“荣大人,别的我不敢说,但我这边绝对不会恶意降低价格的,我会在临安府再留一段时间,看能不能再拿下一些土地,不过……
如果再拿地的话,我就不能给丰收年的全部收益了,最多只能给六成,合约我还会按照二十年来算……”
苏红珊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就见荣大人脸色肉眼可见的露出了笑。
他起身连连说着,就朝着苏红珊深深的鞠了一躬:“没事没事,这就很好了……下官在这里先谢过韩夫人了。”
苏红珊:“……”
为什么她总有种被套路了的感觉。
不过也罢了,买地自己不亏,大不了当个大农场主就是了,反正这些年积攒下来,也能买不少。
如果按照六成丰收年收益支付的话,后续也能挣多一些。
还有一些隐形的,暂时还看不到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