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页
    “是给方姨娘做菜啊!”
    “这……但这句话里,的确没有直接说这一顿饭菜是给方姨娘做的吧。”张厨娘将这段话仔细品了品,也发觉了不对劲。
    “可是,招我们去小厨娘照顾方姨娘,照顾月子娘,还能不是方姨娘还能是谁?”
    魏嬷嬷见她们也讨论了一会儿,对她们的资质很是失望,如果招这些蠢货进来,将来岂不是什么事情都得她一字一句的解释清楚了,她们才知道怎么做?
    “好了好了,你们不用再猜来猜去的了,奶娘也是帮方姨娘分担压力的,她也是月子娘,你们也是妇道人家,也是生过孩子的人,连奶娘身体不大好也看不出来?奶娘是要奶小公子的人,她不能吃药,只能用食补的方式慢慢温养才行。”
    “你们以为伺候方姨娘月子,就真的只是给她一个人做菜了?”魏嬷嬷心中感叹,若不是府里事情发生的突然,什么事儿都凑一堆了,用得着如此匆忙招厨娘么?
    没经过长时间、大面积招聘、调查、筛选,一两天内,来的这些都是什么歪瓜裂枣啊。
    有能耐、懂药理的厨娘在哪里都是抢手货,都得早早的预备着、养着,可是谁让她们家用着的那个以为放心的出了事呢。
    临了去找,哪里那么容易找到。
    还好来了个绾娘,不然今个儿就白忙活了。
    这些人恐怕都不知道大户人家的奶娘,是什么身份地位吧,奶过小主子,一直用心伺候的奶娘,将来可是掌管小主子钱财的人物,府里人谁不高看奶娘一分?
    只有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家伙,才不把奶娘看在眼里。
    这些东西,她也用不着教她们,何必浪费口舌,“伺候好奶娘,就是伺候好了小主子,小主子吃的白白胖胖,方姨娘就开心了,原本就是给你们的考验,你们自己没理解,反倒说绾娘理解错了,这叫什么道理。”
    这样的人留在福利,将来请客办宴的时候可不得给陈府丢人现眼,魏嬷嬷嫌弃的挥了挥帕子,“快送她们出去吧。”
    第57章、见姨娘
    一众厨娘宛如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的拿了30文铜钱,跟在黄灵身后离开,根本不敢再去看魏嬷嬷或者绾娘一眼。
    从现在开始,这绾娘就鱼跃龙门,成为陈府的厨娘了。
    不过,绾娘再厉害也只是方姨娘小厨房里的,又不是陈府主母小厨房的人,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下次陈府再招人,说不定她们以后还能进主母的小厨房伺候呢。
    “你们把东西都撤了吧。”魏嬷嬷指挥着小厮点了点那些炉子还有杂物,又对另一个丫鬟道,“海棠,绾娘做的菜,锅里还炖着的舀了,给李奶娘端回屋吃去。”
    “是。”海棠和黄灵一个打扮,比厨房这边的丫鬟打扮精致一些,想来是方姨娘院子里伺候的。
    魏嬷嬷感谢了两个大厨房的厨子后,扫过柳茹月背在背上的孩子,对柳茹月说道,“跟我来。”
    “是。”
    魏嬷嬷心中思量着,这孩子在绾娘做菜的这么长时间内,竟然安安静静的一点都不闹腾,方才在她打量的时候,还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回望着她,看上去虎头虎脑,可爱的紧。
    比李奶娘那个孩子健壮、精神多了。
    留在府里,伴着方姨娘的小公子一起长大,小公子长大也好有个帮手。
    如此想着,脚下不停,魏嬷嬷开口询问道,“绾娘有这一身本事,怎么不自己开个店呢?”
    开始查她底细了啊,柳茹月将早已经想好的说辞说了出来,“开铺子哪里那么容易啊,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好抛头露面做生意。”
    “绾娘的夫君呢?他应该能帮忙吧。”
    “实不相瞒,我夫君是个书生,他不懂这些的,只想安心念书,将来能考取功名,能关耀门楣。”
    这下倒是惊得魏嬷嬷回头重新打量绾娘了,没想到她这样的,还能找个书生做夫君,“绾娘当真好福气,竟是嫁了个读书人,将来前途无量呀!”
    “我看你路引,也是最近才来洞庭郡,你现在来陈府做厨娘,你的夫君一个人在家念书?”
    柳茹月羞赧的垂下头,“我夫君十年寒窗,还未考上秀才,这次来洞庭郡也是希望来这边试试能不能进岳麓书院得名师指点一番。”
    念过书的男人,考不上功名,将来进府也能成为方姨娘的助力。
    魏嬷嬷心里有了数,倒也不敢小瞧读书人家的娘子,对柳茹月态度也好了一些,“以后你就在府里好好伺候方姨娘,每月两日的休假,你来找我拿出府的牌子就是了,男人啊,还是得看紧点。”
    “谢过魏嬷嬷。”
    一路上,魏嬷嬷有意打探,柳茹月“如实”交待自己身世,相谈甚欢。
    路过一处高墙院门,墙头有许多吊兰花探出了头。
    一靠近,就能闻到淡淡的兰花香气。
    魏嬷嬷扭头看了一眼,对柳茹月道,“这里是陈府主母刘氏的幽兰居,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得对主母心存敬重。”
    “是。”听这语气,魏嬷嬷对刘氏并无恶意。
    但,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她心中怎么想的呢。
    魏嬷嬷又带着柳茹月往西边走了200步,穿过一道拱门,映入眼帘的俱是竹子,“这边就是方姨娘雅音苑的范围了,我一会儿带你拜见方姨娘,主子问什么,你就回什么,不必拘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