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79页
    薛烛本与风胡子师出同门,可是风胡子却被伍子胥请到了吴仔细一想,薛烛的遭遇,不就是阿青悲剧的提示?
    国。风胡子并非玩弄权术之人,才未识出伍子胥之心,被伍子胥利用。
    被伍子胥利用的风胡子仅仅为了一点儿虚情假意的厚待,为吴国监造武器,劳瘁过度,精力不支。
    并且,又有了后来薛烛惨被斩指的惨剧。
    伍子胥,被勾践耻笑,被范蠡不屑。
    那,范蠡又如何?
    他为了西施,希望得到阿青的剑法。
    在阿青受到吴国使者欺负时,范蠡并没有一心相救,仅仅轻言相劝。可在看到阿青超凡的剑法后,范蠡便想为自己所用,便虚情假意讨好阿青。
    因为要赔几只羊,所以阿青一笑。
    因为虚情葬羊,所以就觉得是个好人。
    风胡子因为白白接受了一把宝剑,弄得所失众多。
    阿青为什要喜欢范蠡?
    范蠡已经长出白胡子,而阿青才十四五岁。
    阿青相貌宛如脱俗,而范蠡已经四十多岁。
    难道不是因为范蠡假惺惺对阿青好,阿青才会喜欢他?
    阿青已经说过,她的母亲已告诫过她,不要和男人多说话。
    阿青没有听,错把范蠡当成好人,所以早已注定了悲剧。
    阿青才十四五岁,为什么没有爸爸,只能和妈妈在一起?
    为什么妈妈又要告诉阿青不要和男人在一起?
    因为妈妈早已被欺骗。
    大白猿通晓剑法,性情通灵,它教授了阿青足以自卫的绝世剑法。
    可它第一次见到范蠡就知道范蠡骗了她,而阿青早已不顾一切的喜欢上了范蠡。
    它是阿青的守护者,像是薛烛劝解风胡子一样,白猿去杀阿青为越国教剑。
    便可以为了功名将西施献与吴王。
    ……
    “其实我在想,越女阿青究竟是个天真无邪的少女,还是一个心机阴沉、深藏不漏的世外高人?
    越女刚出场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透着天真烂漫;谁都以为她(包括范蠡在内)是一个不知世事的少女。
    但观其日后的所作所为,却又和她开始天真的表现极不相称。首先,在于越女的出场时机。
    当时正是吴越比剑结束,范蠡在路上遇到吴国剑士,两方起了冲突,但为大局顾,范蠡忍辱负重,憋屈的忍让了。
    就在此时越女华丽的登场了。
    她甫一出手,就替范蠡解决了这个难题,借着一头羊的死,把吴国剑士全部戳瞎,不但大大替范蠡、替越国出了一口气,更是在范蠡面前展现了自己无敌的剑术,于是顺理成章的搭上了范蠡,和范蠡开始发展关系。
    按书中所说,“文种的灭吴九术”已行其八,只有“最后的第九术却在这时遇上了重大困难”:“眼见吴王派来剑士八人,所显示的兵刃之利、剑术之精,实非越国武士所能匹敌”、而能铸利剑的薛烛也已残废,只有靠高超剑术才能打赢越国。
    这时越女的出现,正是解了范蠡勾践的燃眉之急。
    此时出场,实是最佳时机。
    其次,再于越女的离去。
    越女传了越国剑士三天剑术,“八十名越国剑士没学到阿青的一招剑法,但他们已亲眼见到了神剑的影子。
    每个人都知道了,世间确有这样神奇的剑法。
    八十人将一丝一忽勉强捉摸到的剑法影子传授给了旁人,单是这一丝一忽的神剑影子,越国武士的剑法便已无敌于天下”。
    眼见大功告成,这时她却突然离去,而且走的干净之极:“到第四天上,范蠡再要找她去会斗越国剑士时,阿青已失了踪影,寻到她的家里,只余下一间空屋,十几头山羊。
    范蠡派遣数百名部属在会稽城内城外,荒山野岭中去找寻,再也觅不到这个小姑娘的踪迹”。
    这里的问题就大了。
    如果说越女当初是为了一只羊而和吴国剑士大打出手,并且在后来的言辞中对它的羊爱护有加;但她走的时候,却把这群羊全部丢下不要,难道是越女精分了?
    能让一个国家都找不到踪迹,她肯定是刻意躲避无疑;但是,越女为什么要躲避?
    范蠡从来没有提过丝毫他和西施的情史,当然越女不会是伤心离去;但如果不是,越女又究竟在躲避什么?
    要知道,她可是正在热恋范蠡,这样转头就走,简直有悖人性。
    再次,以书中原文为证:范蠡又是惊恐,又是迷惑:“她为甚么要杀夷光?夷光可从来没得罪过她!”
    蓦地里心中一亮,霎时之间都明白了:“她并不真是个不懂事的乡下姑娘,她一直在喜欢我。”
    说道对越女的了解,全书中以范蠡为最;而范蠡“霎时之间都明白了”:“她并不真是个不懂事的乡下姑娘”!
    如果按着这番解释,那么整件事情就是这样:越女早就知道范蠡,并且早在和范蠡接触之前就爱上了范蠡;这一日她见范蠡受辱,特意找了个杀羊的借口来替范蠡出气(也可能是精心设计的),然后装作一个天真的少女来接近范蠡,试图赢得范蠡的爱情;后来,(我们姑且这么认定,)越女是神奇的通过某种途径得知了范蠡另有爱人,于是黯然出走,鸿飞冥冥;最后终于还是按耐不住,出来报复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