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从龙
    清早的时候,沈家小楼便有人到访,来人熟门熟路,女佣们见她也熟,将手向二楼晾台上指了指,她便轻手轻脚,走上楼去。
    沈太太在楼上就看见她了,也不起身,懒懒笑道:“三妹怎么这一大早就来了?宝昌不在家里,你只管放开了走就是。”
    沈宝昌家里兄弟四人,沈经理排行老二,来的这位是沈三的老婆。三太太闻言笑道:“我只当二哥在家,怕打扰他休息——二嫂在挑燕窝么?”
    “你看这东西,这也配叫做燕窝!”沈太太没好气地把水碟子向前一推,“里面的草比毛多、毛比沙多——三样加起来没有燕子屎多!我从昨晚上就在挑,挑得眼睛都酸了,剩下这些能不能熬一盅都是难说。”向楼下唤道:“刘妈烧壶茶来。”
    三太太连说不用倒茶,坐下来接过碟子,代为挑拣——果然一窝腥臭,乱蓬蓬的全是脏东西。她一家仰仗二哥鼻息,此时两手空空地到来,生怕要看妯娌脸色,因此不嫌这活儿麻烦,一根根地刮去海草燕毛,边做边道:“其实补身体也未必要吃燕窝,我那里还有一点西洋参,早知道二哥不爽,我就带来了,可惜没有提前知道。”
    沈太太摇头道:“你太不懂了,急得上火的人,哪里还能用参?人参要把肺血顶出来的——”她指着没人的卧室方向,“在家里成宿成宿地睡不着觉,怕,又急,还要陪着那个杀千刀的到四川去求人,好容易到家,坐在那里只是发呆,嘴唇上都起燎泡。”
    三太太叹息道:“其昌担心二哥,所以才叫我来看看呢。”
    沈太太瞥她一眼:“三妹只为来看看的?”
    沈三太太脸上一红,她来自然是为了打探风声:“其昌还叫我来问问,问这罢市罢工,罢到什么时候算完。”手上不敢停地挑着燕窝,“行情原本就艰难,厂里半年多没有进账,还欠了好些款子,实在是不能再罢下去了。”
    “——这才刚几天?你们又撑不住了。”
    这三弟家最是个拖不动的旱船,开了个小小的火柴厂,只有第一年挣钱,后面就一味地求哥哥周转。沈太太知道这个弟妹来了就是为了讨钱,不然怎有好气、大早上坐在这里扒燕子的屁毛?
    又听她扁着嘴道:“你说二哥这算什么?我听说金家拨钱给外地的工厂,说动他们一起罢工,那为什么我们这些厂子反而一点补贴没有?二哥也不说说他!急三火四地把人合拢起来,倒像女人撒泼——我们在家还不这样撒泼呢。”
    连这些家庭主妇也看出来了,和去年的税改相比,这次罢市实在太仓促了,去年是以逸待劳、如今却是威逼利诱。她们不见得有宋氏姐妹的巨眼,却从自家男人的唉声叹气里察觉到了危机——他们连面子都懒得撑了。
    沈太太有意拿她的劲,坐着听她讨饭似地抱怨,盯着她挑净了一个燕盏,终于松开唇角,笑容也随之荡开:“真是耐不住性子!怕什么?你二哥已经去南京了。”
    “我以为还在荣老爷那里!”三太太惊喜得拿不住镊子:“怎么没听见一点风声?”
    “你是个打牌都输糊涂的,风声能让你知道?”沈太太神秘地笑,“我告诉你吧,这次罢市虽然仓猝,但十拿九稳,必然能成。这些天老爷们不眠不休,说动了孙夫人来为这事主张,她的面子多么大了!你别看那位雷厉风行,一副决断的样子,其实宋家孔家,未必跟他乐意,就连他儿子也向着我们。”
    三太太闻言咋舌。
    “你不信?这可是宝昌亲口跟我说的。蒋公子也去了荣老爷那里,决意要谏他父亲——你说打这个天下是为谁呢?太子爷跟我们一条心,这才是稳操胜券,当爹的总要服软的。”
    三太太又惊又喜:“那我们岂不是从龙之功?”
    沈太太一拍她的手:“知道就行了!瞎嚷嚷什么?我跟你说这事,你可别又告诉其昌,先在心里捂着。他一天到晚在外面养婊|子,你又拿不住他,好好地这次让他吃个教训,以后不敢不听你的话。”
    三太太眼泪都要出来了:“二嫂,我嫁人没有嫁得好,唯独有你这好嫂子,比亲爹亲妈还疼我呢。”抹着眼泪又笑:“难怪你在这里气定神闲,还有心情做水磨功夫。”
    “我气定神闲?我是心疼你二哥!燕窝还不是为他回来之后好好补一补,两三个月,身体都熬亏虚了。”沈太太敲打弟妹:“还不快给我做完,挑干净这一盘子,就算你谢我。”
    她们就着行向当空的太阳,把腥臊的燕窝拣择干净,瞧见它逐渐露出的雪白的丝,心中充满希望。宛如这半年来焦头烂额的情形——别管脏的臭的,只要肯用心摘,大补的时候在后头。
    彼时沈宝昌也已抵达南京,各方商事代表都在南京齐聚。
    到会谈召开的这一天,老板们的表情都和家里的太太统一了——南京屈服得如此之快,这出乎他们的意料,甚至令人有些措手不及。但消息毕竟是好消息,公告还没在报上登出,消息却早已飞遍全国,大家各个提前赶到。
    ——又要谈啦!又要开始谈啦!
    这天早上的沈经理虽没有吃到老婆和小姨子挑拣的燕窝,却因眼见到来的喜讯而满面红光,走下楼来,他看到蒋公子本人正与大佬们对坐谈笑,更是心中大定。他人微言轻,自问没这个身份过去陪座,于是逡巡到荣德生身后含笑站立。正听见蒋经国意气风发地说道:
    “父亲在国家的问题上,一向是很关注、很用心的,说白了,这件事鼻子碰着眼睛,一时急躁,又没人给个台阶来下——不然怎么能如此之快地就有转圜?治国忌讳出尔反尔,说出来的话驷马难追,他也很为难的,有个台阶就好收场了。”
    穆藕初笑道:“这话只能建丰说,你们是亲父子,我们却不能开这个口。”
    他们瞧见沈宝昌管家似的溜过来,在后面站着,都笑着招呼,穆藕初拉他坐下:“这是中实行的沈宝昌、沈经理,也是我们银行家里的中流砥柱,宝昌怎么站在后头?坐吧!”
    蒋经国儒雅地问好:“沈经理快坐,站着我不敢当。”
    沈宝昌心中大感荣耀,他是江浙财团的小卒,赴美前话都说不上的人,更别提与蒋公子面见谈话,此时却得赏识!打躬作揖地说道:“明卿还是有面子,没想到他交情这么广谢谢您为我们写信声援,昨天就见您来这边商量,少爷辛苦了。”一激动,话也说不像样:“——要是孙夫人也能来就好了!”
    旁人听他说话不成体统,尴尬又好笑。你是找家长告状还是小孩子吵架?孙夫人又不是你的妈!
    若她能来,那宋大姐宋三姐都可以来,男人还谈什么?把你老婆也叫上吧,娘们儿吵架算了!
    蒋经国忍俊不禁:“我来也不是只看明卿的面子,是我和大家想在一起。就算他不来找我,我也要来找你们。”
    当天求岳登门拜访的时候,蒋公子正对着孙夫人的信发呆。他从美国回来之后就陷入了上下两不沾的境地——谈成中美贷款,原是大功一件,可父亲只是淡淡地褒奖了一句,没有再派他什么差事,甚至没有让他参与法币的落实。
    光头爹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建丰啊,江浙的这些人,还是很不驯服。”
    蒋经国嚼他这句话,嚼了三个月。
    他始终看不清父亲对于金明卿的态度,他为他公开发声支持,似乎是极大的宠爱,但四川试行案的强硬措施,又似乎要把江浙财团打入万劫不复之地。等到各地罢市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蒋公子坐立难安,长年在苏联接受的教育让他模模糊糊地意识到,四川的问题并非在针对江浙,而是在针对另一个党派,他甚至在考虑自己要不要主动划清关系——和江浙财团,或者和他父亲。
    还好,他没来得及迈出那一步。
    就在他恍惚犹豫的当口,也是金总在四川洒汗奔走的时候,蒋经国收到了孙夫人的来信。这位姨母劝他:“你去见一见金明卿,为他说句话,违背当初的承诺,强行落实新法币,对各方来说都没有好处。”
    显然,她熟知妹夫的为人,也深知求岳的难处,因此柔和地绕开了国共之间的问题,先为垂死的中国金融争取喘息。
    而蒋经国拿着这封信,有点不知所措。他跑去小红山,想旁敲侧击地打探一下态度。那天老爹不在、美龄也不在,他碰到了来取文书的吴稚晖——此人是他父亲的得力幕僚,蒋经国对他以师礼相待。
    吴稚晖一见他忧虑的面色,将他拉出来笑道:“我知道建丰你来是为什么事,我劝你不要去问,即便你父亲在,你也不要问。”
    蒋经国以为他听到了什么消息,心下一沉:“吴先生——”
    吴稚晖以手示意,止住他的话头:“建丰读过全唐书没有?”
    蒋经国不知他何以这样问:“您知道的,我从小留学,受的是新式教育。”
    吴稚晖点点头笑道:“没有读过不要紧,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
    他请蒋经国与他同行散步,蒋经国不解其意,却只能按捺跟随。吴稚晖望着秋叶,慢慢说道:“这是贞观永徽年间的故事。唐太宗大行之前,觉得太子李治柔懦,不能御下臣,于是把他召到榻前,说你即将登基,但缺少能辅佐你的文武,我把徐愗公贬官流放,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显然李治没对上来,蒋公子也对不上来。
    吴稚晖笑笑道:“徐愗公可是唐太宗手下的虎将——太宗说,你要看着徐愗公的应对。如果他犹犹豫豫,拖延不肯行,你立刻杀他;但他若没丝毫犹豫、奉旨即行,那么我大行之后,你可将他召回长安,起复重用,此人会为你肝脑涂地,成为你的股肱之臣。”
    ——蒋经国恍然大悟。
    老子施威、儿子施德,这是权力家庭代代相传的恩威并施之道。他们用这种方法来拉拢不同的派系,也利用这种方法一代接一代地统御天下。
    蒋经国心道,这正是我为父亲效力的时候——他身后站着孔家和宋家,而我身后则是新兴的江浙财阀。中国的金融力量从两个方向汇入蒋家手里,也能让姨夫舅舅有所忌惮。
    那两天他等着求岳来见,等得心急如焚,门房通传金明卿到来的时候,蒋公子如释重负,倒屣相迎。二姨的信还不够有面子——如果只凭孙夫人一句话,我就忙不迭地去帮金明卿,那他感激的还是孙夫人而已,蒋经国想,唯有明卿亲自来投诚,这才能让他记住我的恩情。
    这话他不好当着荣德生和穆藕初的面说出来,此时却要表现豁达热情的态度。荣穆二人有些看出来了,也不说破,含笑而已。
    打仗不兴无名之师,江浙财团是商人的集体,要政府向财阀低头,那是奇耻大辱。比较前一次税改,针对的是孔祥熙,所以没那么难看,这次却是蒋某人亲自下令在四川试点。所以罢市争取来的会谈,一定要有一个软厚的台阶挡在前面。
    不管求岳是以什么心态找到了蒋经国,他无疑都是最合适的选择,绕开敏感的政治话题,把这次会谈变成子谏父曲的说和。
    ——至于四川乱局的真实用意,他们无暇也无力再去深究,先活过这口气来再说吧!
    蒋经国信心地保证:“有我在,大家尽可以放心。父亲很在意你们的看法,在家里也都已经答应我了,今天说白了是就坡下驴,也请你们不要太激动——”
    连楼上下来的陈光甫和钱新之都听见了,众人都笑,大家明白他的意思,给你爹留点面子嘛!
    穆藕初笑道:“我们明白,也多亏了你的公开信,好容易给明卿挽回了些许声望。”他指指餐桌上的报纸:“饶是如此,还没有一天不挨骂的时候,我真想问问这些记者,能不能看看人家旰食宵衣的样子?还忍心那样写他!”
    钱新之从楼上走下来细看:“还在骂么?”
    “不仅骂他,我们也挨骂的。”穆藕初把报纸翻了两下,“这都不妨事啦,舆论就是这样,东一阵西一阵——你瞧,渐渐地也有人说句公道话了。”
    政经就是这个鬼样子,揭开尘封的史册,它淹没在黄金白银的光芒里,是冠带们深不可测的神秘的往事,事实上却是七大姑八大姨的裹脚剧,还是写得相当臭的那一类,窘迫和撕扯都裹挟其中。
    就这样撕扯着、撕扯着,六省联合大罢,举国民议如沸,孙夫人蒋公子都公开声援——言辞恳切,家长里短的亲情也带上了,纷纷劝请妹夫亲爹三思而后行,有什么事情坐下来慢慢商量。
    舆论终于向着好转的方向调头。
    直到这一天为止,众人心中顶了许久的大石终于被人搬下来、回填到心底下去——不仅轻松,而且踏实了。
    他们说了一圈,说到金总头上,却不见他人。以为他仍是负气,不肯出来相见,这时候也不计较脸上挂不住了,都问明卿去哪儿了。
    “是我叫他回去的。”蒋经国笑道:“也不知他怎么摆弄的,那天来找我,人都是臭的!可笑昨晚上居然还是那身衣服,换都不带换。我看他两眼熬得血红,叫他回去洗个澡、睡一觉,别蓬头垢面地就去开会。”抬腕看看表,他率先起身,“他那个急性子,必然早就到了,咱们也出发吧。”
    对于江浙财团的商人们而言,石瑛没有立场出席、冯耿光也没来得及赶回来,这或许真不是谈判的最佳阵容,蒋公子却心下怡然。出门的时候,他谦让地走在后面,因为从龙不在乎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