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太后万安 第68节
    第10章
    当初燕王闹着娶裴行昭的阵仗实在不小, 明眼人都看得出,他妄想把裴行昭困在王府, 私下里拼个你死我活。
    彼时林策虽只是远远地看戏, 却很希望裴行昭成全燕王,送他去见阎王,那就再不用应承求娶保媒的人了, 守寡后仍旧享有亲王妃的优渥待遇,怎么算怎么划得来。
    没成想, 裴行昭压根儿瞧不上燕王,连跟他逗闷子置气的闲情也无, 这样一来,嫁娶那种事, 她更不肯浪费时间精力了。
    林策私下里跟父亲提了一嘴,说我真细算过这笔账了, 裴郡主搭理燕王一下也不吃亏啊。
    她爹就说, 当人家也跟你一样二百五?要不然你毛遂自荐,让燕王退而求其次得了。
    她说行,您帮着牵牵线呗。
    气得她爹甩了好久的脸色。
    后来, 裴行昭一步到位了,守了个把月的活寡, 之后就成了真守寡,荣升皇太后之尊。
    她爹得意洋洋地跟她说,这才是有野心有手腕的女子该干的事儿,漂亮,你且慢慢儿学着吧。
    她没法儿不认同。
    这会儿, 林策听得裴行昭的话, 也不由得笑了, “那您得先赦免臣女的死罪。”
    裴行昭却道:“不过是哪位王爷。他们又不是说不得,何来的罪过?”能让林策说地位尊贵的,只能是皇室中人。
    林策莞尔,“是康郡王,派人给臣女递话了,臣女说要斟酌几日。”
    “原来是他。”裴行昭道,“那你看着办,别把自己搭进去就行。哀家只当你今日什么都没说过。”
    “听您这么说,臣女倒更拿不定主意了,本就是觉着怎么都行。”林策眼巴巴地望着裴行昭,“太后娘娘,您是怎么看的?”
    裴行昭略一斟酌,分析道:“你要是想过一过成婚的瘾,嫁给皇室子嗣,排场的确是最隆重最气派。
    “三两下把夫君整治死也许不难,善后的工夫,譬如安抚贵太妃、太皇太后却没那么容易。
    “守寡的王妃,比起寻常命妇要好一些,对你手中的权势却无助力,甚至会被排挤,不过是多得些用度上的贴补。
    “再就是你和林家怎么交待,三亲六故的见你与皇室结亲,会不会横生枝节,你会不会喜闻乐见,都未可知。”
    “要是这么算……”林策逐条思忖着,“就有点儿不值当了吧?”
    “那是你的事,与哀家无关。”裴行昭道,“与你说弊端,主要是因为,哀家与内阁商议过了,有意让你掌管内务府。那差事涉及的事项庞杂亦琐碎,而你协助令尊治理两广,也算是面面俱到,算起来是大材小用了,可眼下别的重臣长项不在此,让他们现学现卖,怕是要出乱子。”
    “太后娘娘说大材小用,臣女万万担不起。”林策毫不掩饰喜悦之情,“您若是认可臣女的能力,臣女自是没有二话,尽心尽力当差。”
    裴行昭对她的态度非常满意,不由问道:“对这差事还算满意?”
    “是非常满意。”林策坦率地道,“据臣女目前所知,内务府掌管刑名、修缮、牺牡、皇庄赋税、制造器皿、监刊书籍、御膳御药……有臣女擅长的,也有想涉猎而没机会试炼身手的。在两广,是帮家父和军兵百姓过好日子,在日后,则是帮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过好宫里的日子,更要打点好与宗亲勋贵世族的来往,是毕生难求的际遇。”语毕,端然行礼,“谢太后娘娘。”
    裴行昭一笑,示意她平身落座,“将计就计那一茬呢?”
    “自然用不着了。”林策落座后道,“正事要紧,为个心术不正的人耽搁时间,犯不上。”
    “明白就好。”
    “但是,太后娘娘,您对那件事的态度,真的是臣女没想到的呢。”
    “怎么说?”
    林策道:“您一向洁身自好,臣女以为,您听了臣女的行径,一定会非常嫌弃,把我赶回两广也挺正常的。”
    裴行昭又一次笑了,“有什么好嫌弃的?士林如今分成两派,就嫡庶尊卑之别打起了笔墨官司,你总该听说了。”
    “嗯,听说了。”
    “那些破事儿,还不是男子惹的祸?不奉行劳什子的三从四德的女子,哀家只希望越多越好,只要不耽误正事,不是强人所难埋下祸患便好。”
    “臣女可没有强人所难,”林策忙道。
    “猜得出,能成事儿的人,更不屑于勉强境遇卑微之人。”
    林策会心一笑,“只是各取所需,图个乐子罢了。”
    裴行昭颔首,“尽快安置妥当,好生当差。得闲了不妨来哀家这儿坐坐。”
    “是!”林策起身,行礼告退。
    裴行昭拿过搁下的折子,想到林策,不由唇角上扬。那是个很有趣的女子,言行很对她的脾气。
    因着乔景和、林策二人即将接管两个要职,裴行昭心情颇为愉悦。两人与她并无渊源,也不见得是拥戴她的人,可她的目的又不是拉拢人,办差得力就足够了,而他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林策接旨当日,便得到了朝廷赏给自己的府邸,随之成为京城里第三位有官职在身的郡主。
    杨攸、陆雁临,都是林策以往经常听说的女子,因着裴行昭的缘故,即便不曾谋面,便已有几分先入为主的好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会刻意结交。
    人么,投缘与否真要讲究个缘法,如非必须往来,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林策是自己和数十名护卫先一步赶到了京城,运送箱笼的随从如何的加急赶路,也要迟几日才能抵达。
    行李未到,便提不起兴致亲自布置宅院,她倒也会找消遣,今日去知名的酒楼,明日去戏园子,过得优哉游哉。
    到这种地方,也不会白去,除了消遣时间,时不时地就会听说一些京城里比较轰动的事件的后续:
    言官走了一批,又换上了一批,使得都察院面貌一新:一个个的卯足了劲儿履行职责,想方设法地盯着在京官员的言行,被盯着的官员也少不得打起精神,严于律己,生怕自己成为第一个被言官开刀的。
    再就是,乔尔凡奉旨休夫之后,国舅爷黎元鑫被免去了长兴侯世子封号,接旨当日就离开家门,不知所踪。黎家送了不少下人到锦衣卫所,又在家里严惩了不少,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着手供给乔尔凡日常用度一事。
    乔尔凡休夫之际,便已失了世子夫人的诰命,黎家却要当做她在黎家一般算账,最终将一应开销折合成三千两银子,命管家送到乔府。
    乔府的管事看了银票,便让黎府管家过两日再来。乔景和进宫请示了太后,得到太后的允许之后,才收下了银票。
    生于富贵门庭的人,对三千两这个数目不会有什么想法,寻常百姓则会啧啧惊叹:高门中人,一个人一年就能花掉那么多银钱?不能够吧?是不是黎家做了什么令人不齿的事儿,才用银钱弥补的?一定是。
    林策每每听到,都是一笑置之。认真算账的话,一年三千两真不算多:世子夫人的俸银是每个月五十两,一年便是六百两;每个月的膳食,就算不喜欢迎来送往设宴请客,也得一百两左右,一年就是一千两左右;四季必须要用到的衣料、皮子、香料、胭脂水粉、笔墨纸砚、养身的补品药材甚至绣线等等,按照侯府的规格,一年下来折合银钱,一千两可打不住;其次,一位世子夫人院子里的下人可着实不少,回到娘家之后,乔家那等世代为官的门庭,排场也相差无几,而这些下人的例银本也需要黎家从公中拨出。
    ——这粗粗一算,就已经有三千两左右了。
    当然,这只是单独算账,实际过日子,药材、补品、文具等等,库房里每家都有存货,宫里会按季赏赐,人际来往也能得到不少,谁家都不用折合成银钱。至于膳食要用到的食材,不过是公中每日分出来一点而已,有很多食材都是庄子上定时送去的,根本不用花钱。
    可是,谁让黎家没福气,留不住人家乔尔凡?供养乔尔凡用度又是太后和皇后发的话,他们怎么敢敷衍了事。
    这件事,在林策看来,黎家折合成银子行事,很像是肤浅的暴发户才干得出的事儿。要是她,乔尔凡每个月的一应用度,不论什么,都会给实物,不便直接送到乔府的琐碎东西折算银子和俸银放在一起也就是了,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现在倒好了,一年就有整整三千两的开销,十年便是三万两,乔尔凡都还没及笄,总还有三四十年可活,这样加起来,数额已很惊人。黎家没个精打细算的,现在就是在败家,迟早有给不出银钱闹得更难堪的时候。
    林策忙着看花红热闹的时候,便把康郡王那一茬暂时搁置了,但是康郡王和贵太妃却是等不得,都为她忙活着。
    先是康郡王的帖子每日一份,连续三日送到林郡主府,之后便是贵太妃遣了宫人传话:过两日她要寻机出宫一趟,想顺便到郡主府坐一坐,和林郡主说说话。
    这日,林策听管事禀明后,瞥过他手里的帖子,道:“等我见过贵太妃,再决定见不见他也不迟。”
    管事听了,便晓得如何回话了,称是而去。
    贵太妃能够出宫,是走的太皇太后的门路:投其所好,称上次太皇太后病倒的时候,在佛前许下心愿,若是太皇太后痊愈如初,便到护国寺拜一拜各方神佛,留下一笔香火钱,以供僧人秉承神佛的慈悲之心,惠及众生。
    太皇太后根本不信,却也没胆子拿自己几十年的信仰跟娘家侄女较劲,便说只要太后同意就行,她没不答应的理由。
    而裴行昭对待服侍过先帝的那些嫔妃,从不端嫡妻的架子,素日里见都懒得见她们,只望她们别无事生非,这种表现,倒更像个冷淡妾室、冷情又薄情的男子。听得贵太妃说明原委,当下就准了,让贵太妃去找皇后安排出行的车马、随从。
    贵太妃忙道:“嫔妾出宫去,轻车简行最妥当,招摇的话,太皇太后定然不悦。”
    裴行昭就道:“将这话去跟皇后说清楚,你要是出了什么事,哀家与皇后不担责。”
    “……是。”贵太妃心里想着,你怎么那么乌鸦嘴呢?说句让人高兴的话,你是能掉块儿肉还是会变丑?你有个听话的大儿子,我也有康郡王,他自会为我安排妥当。
    带着满腹的不快,她去护国寺走了个过场,回到城里,在康郡王的安排之下,遮人耳目地到了林策府中。
    林策在内宅的厅堂见的贵太妃。
    见礼寒暄之后,贵太妃便示意她遣了下人,要说说体己话。
    林策照办。
    贵太妃又招手示意她坐到自己近前。
    林策心里不耐烦,面上却是笑盈盈的,仍是照办。
    贵太妃将声音压低了几分:“你刚来京城,我们这样说话,会不会隔墙有耳?”
    “不会。”林策道,“即便有锦衣卫留意我的行踪,也只在府门外盯着,府里的下人,口风紧,有眼色,您只管放心。”
    贵太妃神色一缓,想到她是两广总督的左膀右臂,管束下人、戒备外人都是小菜一碟,便挂上笑脸,说起来意:“不瞒你说,你来京城之前,我就经常听人说起你,才貌出众,精明干练,总想着,康郡王要是能够有你这样一位贤妻,我这一生便再没什么不知足的。”
    再没什么不知足的?裴行昭进宫的时候,难道没气得想撞墙么?难道没觊觎过中宫之位?林策腹诽着,面上则是巧笑嫣然,“贵太妃谬赞了,我实在是担不起。”
    “不瞒你说,你进京来之后,康郡王就每日惦记着,曾远远地望见你一次,你大抵不曾留意,他与我提起你的时候,皆是欣赏赞许之辞,要说是一见倾心,也不是不可以。”
    林策心头一动。这样说来,贵太妃根本不知道康郡王那些花花肠子?也根本不知道她喜欢在府里养男宠?
    那么,真正起心娶她的人,便是康郡王,而并不是贵太妃。当然,贵太妃明显也是乐见其成的。
    林策就想,如果自己把嗜好告诉贵太妃,会是怎样的情形?她会不会惊得跳起来,然后跑去康郡王府骂儿子,回宫后便找太皇太后和太后哭诉儿子被猪油蒙了心?
    真实情形应该差不了多少,但她实在没必要那么做。先帝的一个妾室而已,裴行昭随随便便就能处置掉,说话全无分量,却能实实在在地把她的嗜好散播得人尽皆知。
    她不觉得那有什么不好,可也真没什么好宣扬的,世风开化之前,真没必要用男宠的事由让自己名气更大。
    最重要的是,父亲闻讯之后,一定会气个半死。他早就知道她这事儿,见管不了她,便不遗余力地帮她瞒着外人。这次她奉召进京,父亲最担心的就是她私下里的行径闹得满城风雨,一个大老爷们儿,每日跟个碎嘴子的老太太似的,翻来覆去地叮嘱她,千万千万要谨慎,就算铁了心跟他对着干给他丢人,也等到把官职坐稳了再说,不然,年少时苦学的一切岂不是全都白费了?
    那些话倒也说到了点儿上。
    她从小到大,父亲是把她当儿子养的,要不是她小时候身子骨孱弱,少不得文武一并学。九岁之后,身子骨调养的与常人无异,父亲便押着她学了些简单的拳脚功夫,实打实地练习了几年骑射,不知道骂了她多少回笨、懒——这方面,她不跟他抬杠,学到的那点儿三脚猫的功夫,上沙场就等于是伸出脖子给人砍,作用不过是看起来柔弱但身板儿不错,长途奔波也应付得来。
    而她之所以吃那份儿苦、挨那份儿骂,是因为要是不学,父亲就不让她再读书习字,她怎么受得了?
    她志向不在沙场,却不代表她没有抱负。她希望自己像很多文人中的名臣一样,帮朝廷治理天下,不求青史留名,起码活着的时候是有价值的。
    到如今,时常有生逢其时的念头在她心头闪过,因为先帝不拘一格用人,裴行昭亦是如此,且能代替皇帝号令天下。
    如此一来,她一身所学,前几年积累的所有经验,都不愁用武之地。
    每次想到这些,她都会踌躇满志。
    正因此,她行事才要更加谨慎而且果决。
    种种想法飞快地闪过脑海,林策仍旧不动声色,“那您这次过来的意思是——”
    贵太妃笑道:“我就想过来亲口告诉你,康郡王钟情于你,我也是打心底地喜欢你,我们母子如此,太皇太后便也会如此,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你是什么意思呢?欺负我刚到京城,便料定我不知道小太后早把太皇太后收拾服帖了?到此刻,林策忽然明白,康郡王为何不将他的真实意图和她的底细告诉贵太妃了——这不是个能办事的人,也只能做这种敲边鼓的事儿,连这做的都不怎么样,生怕人不知道她有多急切似的。
    她笑容里便平添了几分玩味,“可是,据我所知,亲王郡王的婚事,需得皇上或是太后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