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7页
    “期待后面的内容,再多点再多点!”
    《灵气复苏》一口气更新二十章,因为庞大的读者群体,很快就到了分频金榜上,这样的数据对于新入v的文来说是很少见的。
    哪怕是再厉害的作者,也没办法保证本本都能写好。
    而这一本,很显然,已经板上钉钉会出现在收藏夹第一,以及在后续,也会成为金榜的常客。
    ……
    “怎么了?晓晓,心情不好?最近听你弹琴,怎么感觉有点急躁?”
    “不舒服,”方晓皱眉,低低地应了一句,双手依然狠狠地敲击着键盘,很显然,她现在弹琴节奏有些乱,“算了,不弹了,没意思。”
    “你到底怎么了?”朋友递了一杯咖啡给她,“之前你就说心情不好,现在还是不好,怎么回事?这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方晓接过咖啡,垂下眼眸:“你说,我要是之前责备过一个人,现在想要和好,对方会答应吗?”
    “什么人?”朋友好奇问道。
    “反正就一个人,你不要多问了,你就说,对方会不会答应,”方晓说着,看向朋友,迫切地等着朋友的回答,“你觉得呢?”
    “这可不好说,”朋友摊手,“具体的事情肯定要具体分析啊,你又不说前因后果,不过我觉得还是要看情况吧,要是不是很严重,和好肯定可以,可如果是朋友,真要是出现过彼此争吵的情况,心里总会有一些隔阂,这是无法避免的。”
    “网上的,”方晓立即道,“是网上认识的,而且对方都不知道我是谁,或者说她可能完全不记得我。”
    “啊?”朋友下意识反问,“你说的,不会是哪个博主吧?”
    “差不多吧,”方晓说道,继续看向朋友,“你觉得呢?”
    “你这事……”朋友哭笑不得,“差不多的话,既然对方都不认识你,哪怕你换了号,对方也依然不会认识你啊,或者说你换个号,对方甚至可以完全把你当成另一个人,如果是博主,人家一天见好多人呢,估计就算是你原来的账号出现,人家也不会认识你。”
    “也是,那你觉得我该怎么办?”方晓再问。
    “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呗,反正是网上认识的,你也可以开一个彻底的新号,就当重新认识呗,这有什么关系?”朋友也没想到方晓在纠结这个,给出了她认为比较好的建议。
    方晓想了想,立即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我考虑考虑该怎么办。”
    跟朋友聊完,方晓打开的绿江的论坛。
    哪怕在这个论坛里,她发布过许多让自己丢脸的评论,但她还是很乐意刷论坛的,不仅是打发时间,有的时候确实在论坛里刷一刷,会给她带来一些乐趣。
    今天刚刚打开论坛,她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帖子名,往时间上一看,果然是之前就发布的帖子。
    往下翻了翻,没有找到她自己发的那个总是被顶上来的帖子,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这两天也不知道是谁,总是把她之前的帖子顶上来,连带着她刷论坛的乐趣都少了许多,好在今天没有。
    至于眼前的这个帖子,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心,打开帖子后立即来到之前看过的内容后面继续刷帖。
    帖子:来聊《幼崽》和《灵气复苏》里的生物。
    ……
    第83章 无法直视
    传说中的异兽一个接一个出现, 自然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从国家层面开始插手,不过在上古异兽面前, 即便是国家,也只是以协作的身份参与其中。
    首先要解决的自然是肥遗的问题。
    肥遗作为山海经中有记载的, 会带来干旱的异兽, 其形象是有图绘描述的, 偷偷带走肥遗的那些人饶了一大圈,总算将肥遗与华夏国内流传的肥遗图片对应上, 立即与华夏官方出面,希望华夏能派人亲自将肥遗带走。
    毕竟是上古异兽, “请神容易送神难”。
    “‘更何况,你们将肥遗带走的时候,它还处于沉睡状态, 如今清醒过来, 也不是说带就能带的,还有就是, 我们将肥遗带回国,它依然会给国内的一些地方带来干旱,这件事恐怕不能贸然行事。’程雾认真说道, 她的话也透过同声传译, 完完整整落到对面那些人耳中。
    话语翻译过去,当初那些人将肥遗带走的时候是多么高兴, 这会儿就有多后悔。
    鲲鹏和饕餮化成人形坐在一旁, 一个低头把玩着手里的珠子, 另一个一直在角落里吃东西, 摆出一副谁也不能打扰他吃东西的态度, 除了知情者之外,没有人知晓他们的身份。
    国家派来的人倒是一直做出认真会议的模样,可偶尔的时候,他们也会低一会儿头,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他们的双肩有时会微微颤抖,摆明了是在憋笑。
    毕竟肥遗的存在,对国内也是烫手山芋,对方这么好心将肥遗带走,他们高兴高兴也是正常。”
    肥遗出现后的几章,内容都十分欢快,几乎每一章底下都有大量“哈哈哈哈哈”评论,你说无意义吧,好像确实是,但不能否认,这些评论也确实是读者们发自内心传达出来的心情。
    易夏在写这段剧情的时候,还特意查过肥遗相关的剧情。
    根据山海经里的介绍,其实肥遗不仅仅只有一种形象,而能够带来大旱的肥遗,其实是“见则天下大旱”,影响力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