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父也是短头发,但天天带个幞头,根本看不出来。
如果被发现短发也没关系,就说赌钱输了,把头发卖了。
虽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古人过不下去了,其实也会卖头发的。
因为在古代,假发髻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头饰。比竟古人的头发也不都多,所以为了显得发量多,就研制出各种假发髻,提升颜值,而且假发髻非常贵,是大户人家的专用。
在工艺不发达的古代,做假发髻最逼真的材料,当然是真头发,所以就产生了卖头发这个产业链。
平民家的妇人实在揭不开锅后,就会悄悄卖头发,成为贵妇们的妆点。甚至有些头发是从死刑犯和髡刑犯的身上弄来的。
虽然男人好面子,一般会让老婆卖头发,但如果这么说,也解释的通。
池砾看见他爸大摇大摆的样子,陷入沉思,转头对谭玉书道:“那当初我为什么非得剃头呢?”
谭玉书:……
“池兄,你剃的时候,没跟我说……”
池砾:……
这么说,怪他喽?
第43章 咱也不知道
短暂的怀疑了一下人生, 缓缓放下。不就是剃了个头吗,有什么好在意的,当和尚多好, 能有几个人可以体会当和尚的感觉。
池砾一身袈裟如火, 宝相庄严的去苗娘子面铺视察生意。
池母还是闲不下来, 正在店里帮忙,看见池砾眼前一亮。不过很快就想到她现在应该和池砾“不熟”, 立刻垂下眼眸, 双手合十, 一本正经的行礼:“妙法大师好。”
池砾也面不改色地还礼,开口问道:“生意怎么样,我来看今天的账本。”
苗冬梅立刻让小二把账本拿来, 又从笼屉里取出一个热腾腾的大包子,递给池砾:“托妙法大师的福,生意特别好, 这个包子是孝敬您的。”
池砾:……
他妈入戏真的很好快啊,而且不知是不是错觉,自从他妈来到古代后, 就迷之亢奋, 活泼开朗了很多。
但问题是,他吃过饭了呀, 这个包子是接还是不接呢?
看出了池砾的困惑,谭玉书便笑着替他接过包子, 咬了一口, 夸张的赞道:“味道真不错!”
苗冬梅顿时喜上眉梢。
池砾瞥了谭玉书一眼, 每到帮他吃东西的时候, 谭玉书都格外靠谱。
没一会, 小二就举着账本跑过来,池砾坐下翻看,谭玉书就在那捧着大包子啃。
苗娘子面铺的馒头包子物美价廉,很快就打出了名气,顾客很多。而妙法僧和谭大人也是京中的风云人物,这两位一起来一家新店查账,还挺稀奇的,顿时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池砾看完账,就将账本还回去,面无表情道:“不错,好好经营,我们走了。”
说完看了一眼乖乖啃包子的谭玉书,谭玉书眨眨眼睛,这么快,他还没吃完呢,外面好冷的……
想到这,立刻加快速度,咬了一大口。
池砾看着他啃包子的呆样,一时没忍住,勾起一丝笑容。
扭过头去,不知为什么,手指有些痒,好想戳一下他鼓起来的脸……
可惜人太多了,不能戳。
而另一边的苗冬梅也想起了自己的戏份,超大声地挽留他们:“等一下!”
说着走进屋内取出一吊钱,递给池砾,恭敬道:“妙法大师,这些日子赚了一些钱,这些算我还您的本金。”
池砾看着,淡然道:“不用这么着急,慢慢还就可以。”
苗冬梅立刻道:“不用,最近赚了一些钱,您拿走吧!”
既然她这么说了,池砾就拿走了,言简意赅道:“这些钱,我会从你下月的本金里扣掉。”
苗冬梅立刻千恩万谢,又拿起一个包子:“多谢妙法大师,这个包子您一定拿着。”
谭玉书刚将包子全部咽下,闻听此言僵住了,不等池砾回答,连忙道:“不用了!不用了!苗娘子好好做生意吧,祝您早日将这家店盘下来。”
苗冬梅失落的放下:“谢您吉言,您二位慢走。”
这几个人的对话分外奇怪,所以等妙法僧和谭大人走后,立刻有大胆的熟客问起来:“苗娘子,厄法寺的大师怎么会来这查你的账?”
听到这话,苗冬梅顿时精神一振,指着店前挂的一个木牌神秘道:“要说为什么,就要问这块木牌了。”
周围这才注意起这块木牌,只见木牌正面刻着一朵蔷薇花,反面刻着一个“厄”字。
以前只当是苗娘子家店的徽记,现在看到那个“厄”字,顿时升起一个念头,这木牌莫非和最近声名远扬的“厄法寺”有关?
苗冬梅合掌念了一声佛号,满面笑容的跟大家解释:“因为这店,是我借了厄法寺的钱开的。”
周围人顿时恍然大悟。
和以往朝代“重农抑商”的风气不同,雍朝鼓励经商,商人地位极高,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全民经商。甚至为了分摊军费,连军队都可以经商,更不用说和尚了。
寺庙不用纳税,还日日受香火和有钱人的施舍,可谓是富得流油。里面的和尚就会拿这些钱出来做生意,诸如购置房产田亩、开质库之类的,当然最常见的就是放高利贷。
所以苗冬梅说和厄法寺借的钱,没什么让人奇怪的,但为什么借个高利贷,她还这么开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