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1页
    孙女史这才得知,沈羲和竟然恶人先告状,连忙为自己辩解:“陛下容禀,奴婢绝无不敬郡主之举。奴婢撞柱,是因为郡主打碎御赐之物,却非说是奴婢打碎,为证清白,奴婢只得以死明志。”
    闻言,祐宁帝和几位大臣齐齐看向沈羲和。
    沈羲和面上浮现薄怒:“陛下,此等胡乱攀咬之人是如何成为宫中女史?陛下便是要这等品行不端,满口胡言,推诿攀扯之人服侍昭宁?是昭宁在陛下眼中只能与这等人为伍?还是陛下以此羞辱昭宁?”
    她一字一句,当众指责陛下。
    尤其是她派人将御赐的玉如意完好无损取来之后,孙女史面如死灰,祐宁帝更是颜面扫地。
    第133章 六杀
    玉如意是沈羲和给孙女史设下的一个无法化解的局。
    摔碎的并不是真正的御赐之物,孙女史谨慎,沈羲和故意罚她跪了一宿,就是让她精力不济,没有那么多功夫动心思。
    她见到的标志是沈羲和故意露给她看,当着她的面摔碎,她若是不做应对,就是摔坏御赐之物,藐视皇权,轻则杖责重则杀头,端看祐宁帝如何处置。
    她若是应对,无论怎么应对,都是不堪她责罚,仗着是陛下派来的女史,对沈羲和不敬。
    其实孙女史最正确的做法,是由着沈羲和污蔑,尽管证据确凿,但大家心里都有数,沈羲和怎么可能把御赐之物交给她们这些明显是陛下派去,且才不过几日的人打理?
    祐宁帝看在她们受污蔑的份儿上,也会从轻发落。
    可她偏生在疲惫之际做出了最不恰当的应对,被扣上了仗着陛下的颜面不敬沈羲和的罪名。
    这是重重打了祐宁帝的脸,也是沈羲和最想要的结果。
    “陛下,昭宁在西北也是阿爹捧在掌心的宝,阿爹忠于陛下,与昭宁讲,到了京都不用害怕,便是举目无亲,陛下也会将昭宁视若亲女,昭宁是将此言当真的。”
    沈羲和说着眼底尽是一片屈辱的隐忍:“可昭宁不信,几位公主身边的宫女是这般伺候。”
    诸位大臣垂下头,他们有一种被利用的错觉,这位郡主估摸着是瞅准时机来寻陛下,就是让他们成为见证人,见证陛下自打脸面的证人。
    “是朕的不是。”祐宁帝又能如何呢?明明吃亏的是他,他还不是得放低姿态给这丫头赔罪,用一种纵容哄着的语气,将尴尬化解,“朕识人不清,让昭宁受了委屈。”
    “陛下要如何弥补昭宁?”沈羲和睁着眼睛期盼地问。
    行啊,既然您要用长辈的语态来展示您不与小辈计较的胸襟,那我就顺杆子往上爬,用无知小辈的态度回应您。
    既然是自己起的头,那就得装下去,总不能突然就翻脸,祐宁帝乐爽朗一笑:“昭宁想要什么?”
    “什么都能要么?”沈羲和故作狡黠。
    “不违礼法,不动国本,朕都允你。”祐宁帝很是豪爽。
    沈羲和眸光一转,森寒地落在孙女史身上:“昭宁要宫里上下不当值的宫女内侍,都亲眼看着她被杖毙!”
    此言一出,几位安静的朝臣都倒吸一口冷气。
    孙女史更是吓得面容呆滞,跪在她身边的钱女史抖如筛糠。
    “这……”祐宁帝并未想到沈羲和提出这个要求。
    这一招震慑全宫不可谓不一劳永逸。
    “陛下可是应允昭宁在前。”沈羲和生着闷气道,“陛下派两位女史服侍昭宁,原是因着有人一再对昭宁不敬,可她们反倒奴大欺主,若不重重责罚,日后何人将昭宁放在眼里?”
    “重罚是应当,可让全宫上下看着……”
    “陛下。”沈羲和直接气恼地截断祐宁帝的话,她现在是骄纵的小辈,陛下不是要做个慈爱的纵容好长辈么?她就成全陛下,“昭宁几次遇险,都与宫中之人脱不了干系,前头卞大家险些要了昭宁之命。
    昭宁自幼体虚,在西北那等风沙日晒的荒凉之地也能好好长到如今年岁,这才入京都,都言天子脚下,聚灵惠泽,最是养人,昭宁却险些在此地一季都未活过……”
    说着沈羲和冷着脸:“若再不震慑,昭宁可不敢在京都久留。阿爹年岁渐长,昭宁还想为他养老,伴他晚年。”
    说了这么多,意思就两个:要么依从她,要么她转身回西北。
    这可不是沈岳山不乐意送人来,是京都太可怕又不公,人来了不敢呆!
    理亏在前的祐宁帝,只能步步退让,也算是亲身领略了一把沈羲和的慧黠。
    “陛下,孙女史仗着陛下委以重任,欺辱郡主,此等恶奴,若不杖杀,难正朝律。”这时候中书令薛衡站出来,“臣素闻,宫中不少老仆最喜倚老卖老,狐假虎威,不知礼教。郡主此法,倒也能正一正风气。”
    王政还革职在家,门下省由侍郎暂代其职,杨侍郎安静如鸡,他可不敢和薛衡叫板。
    有了薛衡带头,也有几位大臣支持。
    祐宁帝便道:“便依你,三指你亲自去办。”
    祐宁帝的近身内侍,内侍省内侍监,从三品,他叫刘三指。
    是祐宁帝最信任之人,全宫内侍宫女没有不畏惧他的,他之所以叫三指,是祐宁帝登基后亲自赐名,因为他有一只手为祐宁帝断了两根手指,只剩下三根。
    三指之名不是提醒残疾,而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刘三指于祐宁帝有活命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