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2页
    殷怀玺拉着她手:“你是忠烈之后,系出名门,有圣善、仁德之名,打小就养在祖母身边,承了祖母的贞烈,是世间难得的贤德女子,你有济世普度之仁慈,也有无为而治之心意,以德立世为人,太后娘娘深知,只有将丹书铁契交到你的手中,你才会谨慎待之,发挥它真正的作用,而不是被私心驱使,利用它来算计利益。”
    换而言之,大周朝的将来,系于虞幼窈之身,而虞幼窈不是一个人,她背后有满门忠烈的虞氏,纵有千万般算计,却始终能为民生请命,亦有被赐了婚事的武穆定北王,纵然功高震主,却也是她最强有力的后盾。
    这才是太后娘娘的高明之处。
    虞幼窈一阵恍然,上位位的争斗,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对权术的运用,对人心的算计,更是把握得分毫不差。
    这其中,掺杂了太多的权弊权衡。
    太后娘娘分明是瞧中了四皇子,这才由着宁皇后,掺合进了保皇党,希望能借宁皇后之手,让四皇子在争储之中,争得先机,以安朝堂社稷。
    大周朝有了储君,皇上的病情,就不必遮掩着,太子监国,威临四海,布德天下,再顺理成章不过了。
    宁皇后身为元后,在身份上,就压了兰妃和徐贵妃一头,以她的手段,加之保皇党的支持,兰妃和徐贵妃,不可能是她的对手。
    可碍于宁国公府与皇长子的旧事,太后娘娘并不信任宁皇后。
    甚至不惜赐殷怀玺丹书铁契,来防备宁皇后。
    殷怀玺转了话题:“过两天就是端午节,到时候我陪你去看赛龙舟。”
    虞幼窈突然想到,“周令怀”在虞府过的第一个端午节,就忍不住笑:“我记得,你当初答应过我,等你的腿好了之后,会亲自带我去看龙舟赛。”
    提及了当年的事,她便忍不住笑弯了唇儿。
    心中那些,或年岁渐长,或男女大防,或因避嫌、忌讳,或因那一纸赐婚……各样世俗礼数下,对殷怀玺产生的距离感,突然淡去了许多。
    ……
    端午节将至,襄平城里一片浓浓的过节气氛。
    谢府联同白府,并襄平城内的几个富户,举办了端午节“踏青斗艺”,“斗百草”的活动,但凡襄平城治下,所有未婚男女,女满十一,男满十五,皆可以报名参加,所有参与者,都免费赠送端午节香囊,优胜者还有粮食、药材、银钱奖励。
    第957章 女为悦已者容
    男女各分了“斗艺”和“斗百草”两组。
    擅长才艺的,比斗才艺。
    擅长采药的,参加斗百草。
    为了保证比斗的公正和公平,谢府还请了麓山书院的夫子,以及城中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夫做考官。
    考虑到参赛者,也有未出阁的女子,还特别邀请了黄夫人、宁远将军夫人和叶夫人,为女子组做见证。
    虞幼窈得了这一消息后,也赞助了一大批药香,做为参与者的奖励之一。
    襄平城又沸腾起来了。
    不论男女争相报名。
    因为活动办得急,显得有些仓促。
    但在官府、武穆王府、韶懿长郡主的大力支持,及城中富户们的财力、人力、物力的集合下,也都进行得乱中有序,有条不紊。
    除了端午节的一应特色活动外,当地不少富户们,联合灾民安置区内,韶懿长郡主名下的产业,以及一些外来商贾一起,向各个灾民安置地,发放了过节礼,各大商铺、店家,也做了相应的折扣、赠送、优惠。
    整个辽东,在国策推行之后,并没有因为,庞大的外来人口的涌入,而陷入混乱境地,反而展现出了,强大的包容性和凝聚力,以及当地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转眼,就到了端午节这天。
    天还没亮,虞园里就忙活着扫洒、插艾、挂菖蒲、编艾人、悬蒲剑、系合欢索、帖钟馗像……忙得是热火朝天。
    辟兵、袪毒、避邪、除秽、消灾五福齐全。
    虞幼窈卯时就起身,简单梳洗之后,冬梅挑了一身天水碧窄袖裙子过来:“小姐,今儿要去神女峰踏青,衣裳要鲜亮些,这身天水碧,还是去年封县主时,朝廷赏赐的匹料,老夫人做主,送去锦绣庄做得成衣,还没上过身,这样好的贡料,不穿也太可惜了,再过一年,长了身段,就穿不下了。”
    衣服做好之后,老夫人身子每况日下,小姐时常到安寿堂侍疾,也不好穿戴得太过鲜亮,这样好的衣裳,也就压箱底了。
    春晓也劝道:“天水碧鲜亮纯净,澄碧无瑕,也不显张扬。”
    虞幼窈有些犹豫:“去岁浙江水患,整个江南都受了影响,西北也遭了百年大旱,导致天水碧产量减少,早前朝廷送来的赏赐,就没有天水碧,到底有些张扬。”
    天水碧是青色在沾染了清晨的露珠之后,呈现了一种鲜亮、澄净的颜色。
    染制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每年白露和寒露时节才能染成,由于每天的天气温度不同,天水碧的染色,除了有一定的偶然性,还需要高超的技艺。
    这就导致,天水碧的稀少与珍贵,比之雪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时,许姑姑掀帘进来,笑道:“我看这身合适,寻常颜色一进了山里,就压了颜色,唯有天水碧,盈盈一水碧,凝露染天色,适合踏青春游,”一边说着,就接过了冬梅手中的衣裳,赞许道:“长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