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1页
    宋明昭准备再把话绕到香药上去。
    虞幼窈瞧了时辰:“你们且先聊着,我去大厨房看一看。”
    已经快到午时了,宋明昭没说要走的话,祖母记着宋明昭,在浙江帮了虞宗正不少,也会留他在府里用午膳,虽不必大张旗鼓,可至少也要办出礼数来,不能怠慢了客人,失了自家的体面与礼数。
    虞老夫人正有此意,就转头对宋明昭说:“这会儿时辰可不早了,一定要在我们家用过午膳。”
    凭平白带了不少礼物上门,还特意夹带了从江南带回来的书信,咋能就喝几茶就让人走的道理。
    这话还没起,人就要走了,宋明昭有些失望,却从善如流:“就恭敬不如从命。”
    虞老夫人摆摆手,对孙女儿说:“快去吧,明昭身子还病着,饮食清淡些,再准备几道养身的药膳。”
    虞幼窈应下,给虞老夫人,宋明昭,还有表哥行了退礼。
    宋明昭借着喝茶的动作遮掩,瞧着虞大小姐,穿了石榴红的夭袄,上袄,下裙,衣领,袖口,沿边都镶了白狐毛,显得贵气又好看,颈间的一圈白狐毛领,衬着巴掌大的鹅蛋脸,鲜妍又明亮,娇贵又惹眼。
    虞大小姐身段细弱,便是穿了加厚的袄子,身段儿依然纤细,衣裳穿在她身上,也细致,没得一点臃肿。
    到了门口,有丫鬟拿了红刻丝银貂鼠的斗篷,伺候她穿上。
    斗篷上也镶了毛领,透了高贵大方。
    他自以为做得隐晦,殊不知一举一动,皆被周令怀看在眼里。
    宋明昭对虞幼窈的企图心,不言而喻。
    他这人独得很,没有给别人做嫁裳的习惯,辛辛苦苦一手调教出色的小姑娘,怎么能便宜了别个野男人?
    用他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虽然,他时常因为这一句话,怼他爹,就是那只吃了天鹅肉的癞蛤蟆,起初他爹每回一听了这话,少不得要当场脱了鞋子,追着他揍。
    久而久之,他爹追不过他了,就气急败坏地冲他吼:“老子癞蛤蟆吃天鹅肉怎么了,那证明老子是一只有理想,有抱负的癞蛤蟆,老子就是癞蛤蟆,那也是最靓的蛤蟆崽,你们都是老子蛤蟆种,指不定就有吃天鹅肉的那一天。”
    当然了,他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蛤蟆种。
    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他爹才会承认自己是癞蛤蟆,虽然他一直为自己成功地吃到了天鹅肉而沾沾自喜。
    宋明昭搁下茶杯,又道:“听说你们家在京里办了一家善堂,专门收容那些年幼失怙的孩童,及一些无所依从的妇孺?”
    周令怀表情淡淡地。
    宋明昭对虞幼窈企图心很强,便是南下了,想来也会派人盯着,虞幼窈在京里的一举一动。
    一回京,便也知道了善堂是虞幼窈自己筹办的。
    却故意不明说,引了虞老夫人提虞幼窈的话。
    虞老夫人一向疼爱孙女儿,但凡是孙女的话,都能高高兴兴多说几句,不动声色地讨了虞老夫人欢心,却又故作矜持,显露出世家子弟的教养与礼数来。
    但凡这稳重、矜贵、自恃又聪明的晚辈,比那些油腔滑调,更得老人家人看重与喜爱。
    活了大半辈子,都人老成精的虞老夫人,竟还犹未察觉,这人便是与她说话,也是算计了分寸、尺度、进退,不动声色地讨好恭维。
    可就算察觉了又如何?
    虞老夫人非但不会觉得生气,反而会更高兴。
    毕竟,一切讨好恭维的基础,都是建议在礼数上,就显得无比高明,而且宋明昭心思含而不露,便也不会让虞老夫人,联想到孙女儿头上去。
    果然!
    提起这个,虞老夫人就又笑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哪还有精心做这个,便是有心也是无力,是窈窈自个办得,我却是没插手过,原当她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没成想她倒是办得似模似样。”
    窈心堂成立后不久,因为窈窈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规矩,还去衙门正式立了契,竟然惹了不少关注。
    第532章 济世为怀(求月票)
    年关将至,不少人家都要做善事。
    便有不少人家往窈心堂里捐钱、捐衣、捐物,窈心堂的孩子们,因为有了窈心堂做保,也能时常去旁人家的庄铺、酒楼打零工。
    一些妇孺,也能接些针线、浆洗,并一些粗活儿,维持生计。
    不光如此,有了捐赠之后,窈心堂里有余钱、余物,每日还会办一个时辰的粥棚,用以救济更多的人。
    粥棚里会挂上对窈心堂捐赠人家的名号,今天镇国侯府,明天齐府,后天唐府……
    这样轮着一家一家的来。
    过来吃粥的人就知道了,这是哪家的粥棚,也知道受了哪家的恩惠,少不得就要感念哪家的善心。
    她这一举动,让捐赠的人家更加满意了,觉得窈心堂办得有规矩,而虞幼窈也是个实诚又仁厚的人,对窈心堂就更上心了。
    短短十来日,窕心堂已经周转开了。
    这是能力,也是本事。
    目前窈心堂里已经收容了不少人,里面还请了武师和先生,教导孩子们读书习武。
    前两日窈窈还盘下了旁边的院子,打算扩建。
    宋明昭脸上透了笑容:“美心曰窈,也是虞祖母好教养,窈姑娘小小年岁,便也如您一般菩萨心肠,善行善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