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1页
    安抚使严肃说道:此事需上报三省才能做最后的决策。
    说完这位甩袖就走了,连刘延祐送给他的东西都没要。
    刘延祐的心直接就凉了。
    思来想去,他最后还是决定写奏疏请罪,既然朝廷都知道了,他藏着掖着也没用。
    只不过跟着他的奏疏一同到达长安的,还有逻盛的国书。
    所有人都以为逻盛这一次递国书是与居住在长安的盛逻皮有关。
    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只字未提盛逻皮,而是状告北带县令骆时行蓄私兵,破坏蒙舍诏与大唐的友好关系,并且意图自立!
    第303章
    说实话大唐方面根本搞不明白逻盛递这一封国书到底是有什么含义在内。
    这一看就是信口开河啊,你要说一州刺史盘踞当地,意图自立都有可能,一个小小的县令意图自立,这不是跟村里农夫建国登基一样好笑吗?
    逻盛这是被那位少年县令给气傻了吧?
    毕竟老子儿子都落到了人家手里,导致蒙舍诏如今特别被动。
    这件事情鸿胪寺那边报到三省之后,三省都没往上报,随手就写了一封国书搪塞逻盛,说他危言耸听。
    逻盛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他是特地选这个时候递国书的。
    之前他就一直想要告状,他早就觉得北带县的状况有点不对,当初可是程敬微跑到蒙舍城来把他掳走的,哪怕是唐军过来都未必能做到,哪怕人数相差悬殊,攻打王宫也要一段时间,结果他们进入王宫跟如入无人之境一样。
    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手段,盘查下来只得知当晚蒙舍城内出现过很大的爆炸声,就算是如今蒙舍城内也依旧有残留存在。
    当时盛逻皮觉得是邆睒诏暗中安排,但逻盛却不认为。
    那些地方都是邆睒诏安插人手的地方是真的,但把好不容易安置的地方给炸了,这不相当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吗?
    除非邆睒诏有自信能够当晚就占领蒙舍城。
    从邆睒诏世子亲自带兵来看,他非常有自信,那么这是谁给他的自信呢?
    邆睒诏从实力上跟蒙舍诏相差很远,必然有其他外力相助才能让他笃定能够占领蒙舍城。
    所以北带县的实力绝对不止他看到的那样,说不定还隐藏了不少。
    至于后来邆睒诏为什么反而被打跑,很可能是北带县跟邆睒诏中间起了内讧,北带县撤军,导致邆睒诏孤立无援。
    从后来邆睒诏疯狂状告北带县的情况来看,这个可能性很高。
    不得不说,逻盛当了这么久蒙舍诏的王,并且还算得上是蒙舍诏的中兴之主,他倒也不笨,至少被盛逻皮要强很多。
    逻盛也暗骂盛逻皮蠢,如果当时他能察觉的话,应该能够找到更多线索,事到如今,他只能抽丝剥茧通过一些痕迹来猜测。
    众所周知,猜测是当不得证据的,于是逻盛一直忍着。
    他坚信狐狸总是要露出尾巴的,更何况北带县从上到下都野心勃勃,只要有机会他们肯定会出手,不可能一直隐忍。
    结果还真让他等到了,刘延祐算得上是他的贵人,要不是刘延祐逼得胶州百姓起义,骆时行也不可能派程敬微出去。
    那可是几万起义军啊,竟然就这么被无声无息的消灭了,北带县得隐藏着多少兵力?
    他们哪儿来的那么多人?
    逻盛越想越是担忧,若是北带县真的意图对蒙舍诏不利,他们抵挡得住对方吗?
    所以这一次逻盛是必须把骆时行连着他的北带县给置之死地的。
    大唐朝廷不信他早就料到了,所以第二封国书就详细分析了交州的战况。
    结果他的国书比安抚使到得都早,朝中诸臣看过之后也都心存怀疑。
    的确,交州叛乱的第二次爆发有迹可循,但是如何平定的他们却不知道,是以所有人都决定等安抚使回京。
    当然这是正常流程,实际上大家还是不太相信北带县有多厉害。
    交州大部分县城都很贫穷已经深入人心,更何况那边人口也不多啊,叛军可是纠集了至少三个县的百姓才达到了数万人的规模,岭南那边一个县很难达到这个人数。
    安抚使进京之后就被喊到了兵部,他当时还有些纳闷,交州事情都已经平息,朝廷之前也没显得多重视,怎么好像现在才反应过来?
    兵部也没把事情跟他说明白,只是仔细询问了一下交州的情况。
    等安抚使说完之后,兵部尚书皱眉说道:这么说真的是北带县县尉带兵平定叛乱?
    安抚使解释说道:并不算是他们平定叛乱,当时北带县县尉让人拖着树枝造成人数众多的假象,再加上攻城方式得当,攻破外城之后,他派人高喊朝廷派兵平乱,叛军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听后心生胆怯便仓皇逃窜,北带县尉为了不让对方起疑心,带兵继续追击,本想追击一阵再退守州城,结果没想到叛军跑到冯子猷军营跟他们打了起来。
    兵部侍郎听后了然:所以实际上叛军大部分都是冯子猷打败,然后北带县尉跟随其后趁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一网打尽?
    安抚使颔首:正是如此。
    这才比较符合大家的猜测,兵部尚书轻笑道:倒是有些急智,小小年纪,有这份镇定胆魄,倒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