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8页
    陈颂:至于发现暗物质的过程,其实我并不是亲历者,甚至没有去过郑教授他们的实验室,因为我近期有别的科研任务。大家与其在我这里听二手瓜,不如去问郑教授他们。
    王亮:哈哈哈哈,陈院士还是一如既往地幽默,您真的不玩社交网络吗?我觉得您对各种网络用语还是很熟悉的。
    陈颂:我确实不玩社交网络,平时工作比较忙,没什么时间。至于对网络用语熟悉,你们对我有什么误解吗?我也才三十几岁,在科学界是个妥妥的年轻人啊,有空我也上网的,我还玩游戏呢。虽然不玩社交网络,可是我也会和网友聊天的,这些词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
    王亮:那您比我潮,游戏我就会斗地主。言归正传,陈院士,我从一些科学界的朋友那里听说,发现暗物质之后,您有希望能够获得诺奖,这是真的吗?
    陈颂:你这问题问的,我有点尴尬。我要说我能拿诺奖,是不是太不谦虚吗?我要说我不能拿,又好像太谦虚了。只能说有希望吧,如果我论文里的内容能够全部成真的话,我的希望应该还是挺大的。但现在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对暗物质有更多的研究才行。所以啊,我希望大家都去研究暗物质,助力我拿诺奖,哈哈哈。
    王亮:看来您对自己的理论很有信心。
    陈颂微笑说道:当然,科学家不会把自己没有信心的理论发表出去,这是对自己的学术声望负责。
    王亮:我还听到一个消息,郑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希望准备继续深入研究暗物质,下一步他们希望能够真正捕捉到暗物质本身,您对他们有信心吗?
    陈颂:郑教授的团队是一个成熟的科研团队,他们能够几年如一日地做一件事情,不轻易放弃。而且也有着足够的科学素养,并且暗物质领域有着非常多的了解,尽管他们要做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现在的技术手段想要成功捕捉暗物质并不容易,但我对他们确实是有信心的,也很希望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突破。
    王亮开了个玩笑:助力您拿诺奖是吗?
    陈颂笑了起来,对。
    这篇报道出现在了第二天报纸的头版上,在网络上也有专门发布,标题是陈院士否认自己是暗物质的直接发现者,并鼓励发现团队继续研究。
    不管后续大家如何讨论,对陈颂来说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到此为止了,
    他现在不可能投身对暗物质的研究,他有更想做的事情。
    不过他这次,此后肯定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投身到对暗物质的研究之中,他的那篇论文也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因为暗物质领域,对物理学家来说,可以说是一篇尚未开发的蓝海,随着这个第一个重大突破的出现,后续肯定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涌现出来,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
    也毫无议论,会有很多科学家想要去分一杯羹,这是人之常情。
    陈颂接受完采访之后,又重新投入到了自己的研究之中。
    工厂生产线的改造并不需要陈颂亲自去管,他把团队成员分别派了出去,然后自己完全投入到了对可控核聚变的理论研究之中。
    至于说防辐射材料得到的专利费用,陈颂完全没关心过,虽然对比福布斯榜上的有钱人来说,陈颂不算富裕,但钱对他来说,确实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很多人不知道是,其实科学家们对核能的研究,是从核聚变开始的,之后才发现了核裂变。
    然而因为技术难度的问题,核裂变发电站已经为人类工作几十年,但可控核裂变却一直无法实现。
    但是可控核裂变的研究,又是必须进行的,不仅对夏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全人类都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能量问题一直是主旋律,而随着能源的使用环境问题也困扰着全人类。
    工业发展和环保,似乎成为了一对反义词,只能二选一。
    而为全人类所困扰和重视的最重要的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毫无疑问就是全球温室效应,因为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升高,进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并引发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
    为了世界各国签订了专门的国际公约,试图控制温室效应的发展,然而化石能源依然是目前人们最依赖的能源,排放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很多国家并不愿意以放缓发展速度为代价,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即便温室效应的发展破坏的是全人类的地球的环境。
    而同样,也有不少国家,包括夏国在内,努力发展清洁能源,以清洁能源取代一部分化石燃料。
    比如说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裂变能
    但所有这些清洁能源,都有它的局限性,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并不稳定,需要看天吃饭。
    水能和地热能并不是所有地方能有使用。
    而核裂变能,一方面原材料铀等重金属元素在地球的储量并不高,另外一方面当初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和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给世人也留下了深刻而可怕的印象。
    尽管现在核裂变电站的技术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核泄漏事件的发生其实也很少,但并不百分百没有风险的,一旦泄露必然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