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页
    母后不妨听听,也解解闷?
    百官:
    皇上你礼貌吗?
    国之大事,你拿来给人解闷?
    为啥突然这么孝顺了?
    柳芸笑逐颜开:好啊,皇儿年纪小,确实应该多学学。
    吃一堑长一智,这人啊,总不能一直被欺负吧!
    那哀家就听听?不发表意见,你们随便商议
    百官噤声,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就听听?不发表意见?
    问问,谁敢信?
    还有,谁一直被欺负了?
    太后娘娘,你在指桑骂槐吗?
    然而,他们有异议也然并卵,太后娘娘已经安然自得的坐下来了。
    皇帝回到龙案后,自顾自的接上之前的话题。
    科举主考,里面有很多弯弯绕绕,不仅仅是大量的油水,还有强大的人脉。
    自然是三大辅臣的必争之地,谁都想推自己人上去,一时之间提议好几个名字,每个人都有一大批拥簇者。
    柳芸一脸看好戏的发现,没有了皇室参与,三大辅臣也不和谐了。
    按照三人分管,科举之事最先是沈丞相管辖,考中的进士要派官,自然归百官之首负责。
    换成姜太师,简直有些舍近求远。
    作为武将的启王还横插一脚,就更离谱了。
    沈丞相对于两位小伙伴捞过界的行为很不满,可他们三方人马向来如此,都想找机会在对方势力范围内插一脚,个个争得耳红面赤实乃正常。
    无奈之下,皇帝只好询问两位书院的山长,以及德高望重的几位老先生。
    结果,老先生们有自己的想法,不仅没得到解决之道,反而又多出几个人选,令人头大不已。
    柳芸觉得好好的御书房,好似变成了菜市场,就差撸袖子直接上场干架了,这些人还真是尽心尽力啊!
    看他们争了一轮,仿佛上演了一出好戏,还是真人现场版的,啧啧精彩!
    皇儿,你看你,都不体贴一下爱卿们,赶紧给大家上一杯茶吧,说了这么多话,早就口干舌燥的了。柳芸突然开口,引起三大辅臣的警惕。
    她不由得好笑,这些人未免过于敏感。
    虽然这次也来者不善,可跟他们无关,这被害妄想症用不着发作。
    皇帝恍然,立刻叫魏岳带着小太监上茶,还贴心的赐了座,把偌大的御书房填得满满的。
    做完这些,皇帝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是瞄了柳芸两眼。
    柳芸挑眉,所以,这事儿还得她亲自出马啊!
    以皇帝的本事根本做不到因时局而变化,彻底掌控全局,就算她交代得再细节,也容易出茬子。
    喝了口茶,柳芸淡淡的说道:看来云昭人才辈出啊,没想到这么多人,每一位的优点本事都能写一本书了,实在难分高下。
    沈丞相皱眉:太后娘娘,这事儿,跟娘娘无关吧!
    姜太师也紧张:太后娘娘不是说就听听,不发表意见吗?
    柳芸笑容不变:哀家有发表什么意见吗?难道不是纯粹的感慨?
    沈大人和姜大人莫不是想太多?又过度理解了?
    三大巨头:
    不,绝对不是错觉,太后出现在这里绝对有坑。
    无论如何,科举主考,绝对不能是第四方人马、
    启王莫名松了口气,幸好他还没来得及说话。
    柳芸目光远眺:哀家只是在想,皇儿登基后的第一次科考若能这样,也不至于乱七八糟了。
    皇帝登基第一年,正好是科举之年。
    谁料先皇死得那么恰好,元月都没未出。
    所以,原本该二月底,三月初举行的会试就临时取缔了。
    第二年开了恩科,结果不堪回首。
    反正,沈丞相正是那次科举,彻底掌控了百官,名声远扬。
    听到太后这话,沈丞相眼皮子抖了抖,总觉得这是在暗讽
    柳芸话锋一转:不过两三年的功夫,云昭就涌现出这么多人才,代表云昭国力蒸蒸日上啊,哀家欣慰得很。
    这突来的转折,把很多人已经到嘴的反驳之言硬生生堵了回去,差点噎着。
    众脸懵逼,太后到底是来干啥的?
    柳芸轻笑:哀家最近闲来无事,多读了几本书,心中陡生感慨,当然,也有很多迷惑。
    碰巧今日两位山长在此,还有不少德高望重的先生,趁着大家休息的当口,可否为哀家解解惑?
    文武百官一愣,这太后不挖坑,怎么谈论起学问来了?
    两位山长和诸位先生虽然意外,倒也不紧张。
    他们自认跟太后没什么利益关系,太后再挖坑,也不至于推他们下去给人垫背。
    而且,他们好为人师,对好学之人有种天生的好感。
    太后娘娘请皇家书院的山长坦然的伸手,自认给人解惑的本事还是有的。
    柳芸挑眉:哀家只是对有些诗句,有些词语运用场景不是很清楚,比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再比如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