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2页
    一年报税到达一定金额之后,税率逐步提升,如此做法可以保护一些小商队,也能不让大商队扩大得太快。
    具体金额还是需要商讨后决定,毕竟周、孙两家商队的背后是周瑜、孙策的本家,虽然和他二人没多大关系,到底有个面子情在。
    还有,以后得选一些擅长商贸方面的学子开设专门的部门。
    税务这东西,并不应当是官员牟利的渠道,而应该是保护地方商务的工具,这东西被曹操当人情削了,引来的后果就必须由手下的官员们去补。
    夏安然受到的教育和经验告诉他,再亲密的朋友、亲戚,一定要明算账,不要占别人便宜,但是别人占你便宜时候也不要太过退让。
    只有金钱上清清楚楚了,感情才能长长久久。
    而且据他所知,孙策也好,周瑜也好,二人对于商业都属于没有概念的类型,所以不用说就知道,他们压根不会知道背后这些小九九……而且这两人性子也都通透,只要和他们说清楚了其中的好处,应该不会留下什么芥蒂。
    唔,这个到时候也得问问文若,他比较擅长这个。
    这个可以暂时先放一下,这两年兖州、豫州还会继续受干旱带来的影响,百姓们也会因为这一场灾更加看重口粮。短时间内不会有大问题,而且阶梯收税也需要经过试验和比对,没那么容易铺展开。
    当务之急还是……学校的事。
    哎,学校还是没人来应征啊,为啥呢?
    明明校舍都建好了,那么多嗷嗷待哺的孩子们呢,怎么就没有老师愿意来呢?
    可把夏安然给愁死了。
    然后他很快就知道理由了。
    等进了图书馆之后,他看到了曹操的招募广告。
    曹操文采当然是好的,字字句句读起来都让人觉得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当然没有错,但是!但是他没写兖州校舍的教师待遇啊!!他只写了一句可以借书看!这怎么可以呢!
    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是不同的,公立的学校中,财政支出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拨款,学子只需要缴纳很少一部分的束修给学校,这一部分的资金基本也是用作购买笔墨纸砚和教学工具什么的,而教师的工资当然政府拨款发放。
    但是私立的学校束修本身就是直接缴纳给老师的,这部分的金额就是老师的工资,理所当然的,德高望重的老师束修就会比别的乡村教师要高一些,当然老师本身也是以育人为目的,遇到条件不好的学生或是实在天资聪慧的都会减免一部分费用。
    曹操以前念书时候当然是在私立的学舍,甚至有可能就是找的家教,他家完全不差钱,所以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部分的区别。
    原谅夏安然这个现代来的比较俗,他觉得至今没有招到老师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把条件贴出来啊。
    哎哟喂,必须马上补救。
    他当下就找了前台拿了笔墨,见他要写字,送来文具的小吏眼睛都是亮亮的。
    夏安然一看,哎呀这个眼神好熟悉啊!曾经他也是这么看曹操的!
    居然现在也被人看啦!有,有点害羞。
    见夏安然看了过去,小吏的脸也猛然转红,他左右看看见此时没有旁人,便小声问道“夏,夏主簿,不知可否为在下签个字?”
    是的,随着“景熙三问”出名的,还有签字这件行为。
    比起求来一幅墨宝,请爱豆给签个字显然简单多了。
    而且因为夏安然就是因为这个行为在曹操这里挂上了号,在曹操成为了兖州、豫州双州刺史的现在,人家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一方面说夏景熙慧眼识英雄,另一方面自然也要说曹操礼贤下士,待一小童都如此耐心,其“先思而后行”“敢为天下先”“不负初心”等词更是流传大江南北。
    据说亦有不少猛将与曹孟德有了神交之意。
    虽然夏安然不知道,但是他的名声随着曹孟德起飞,也跟着传遍了开来。
    尤其是后来夏安然所创均为利于民生之事,他自觉自己低调什么都没干是个小透明,但是在有心人的眼中,他也能算是一个大佬了。
    尤其是他的存在感太低了,还爱到处跑,身边还跟着个贼机灵的小孩,见势不妙便哄着他换了方向,有心结交的人士都找不着人,更别提结交了。
    居然如此神秘!真真叫人好生好奇啊!
    作为曹营里面年龄最小却名满天下的谋士,而且又是主守,不像郭奉孝那样要到处走,夏安然刚过二十岁就已经称为很多人眼中的乘龙快婿了。
    当爹的都表示特别满意,有不少人托关系想要勾上这条线,但是全被人挡住了。
    小吏姓田,本不是兖州人士,他是在之前黄巾之乱时同家人失散,家人一路北上,他却入了兖州,刚到这儿没多久,就被曹操征召识字之人入了刺史府,然后因其文采不错,又没有遗失长牒,身家清白,很快得到重用。
    此次他虽看似仅仅负责图书馆的接待整理,实则一手把控了图书馆这块的信息流通。
    通过前台登记,平日里的来往、闲聊,摸清楚学子们的性格,整理登记资料,在上头提出某职位有空缺时候推上去最合适的人才。
    如果夏安然知道他的职务究竟是干什么的,一定会感叹这就是猎头+情报头子干的活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