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生这次事件之后,夏安然已经决定将曹纯的地位提高到郭嘉之上啦!
曹纯的目光从酱缸上移开,他跨前几步走到夏安然身侧落座,眸中带着晶亮笑意,道“奉孝乃主公谋士。景熙,那时候可还不是谋士呢。”
夏安然将酱口封上,闻言轻哼一声,曹纯的言下之意就是,郭嘉那时候可就是身为曹操谋士的本职,无论用什么手段都要先把人给拐回来。
夏安然是这么对庞统的,虽然目前疑似失败,但是显然郭嘉成功了,给曹营拐回来了一只夏喵。
说到这个,夏安然忽然想起了那时候拜主公的契机,“子和,那连发弩改进可还好?”
曹纯微微摇头,“还在研究。”
他语音平静,面上也是不显,之前曹操得了夏安然那连发弩,极为看重,但是当他听了夏安然给他分析的优缺点后,却只得出了二字。
正是鸡肋。
虽然杨修此时还是个宝宝,但是曹操帐下人才济济,不过一眨眼就能得出这一结论,当然为了不伤害夏安然的心灵,这个结论还是没说出去的。
曹纯私以为夏安然自己也非常清楚连发弩的问题,他之后还给了曹操一份改进的计划书,首要问题就是箭矢的不稳定性,其次就是射程。
不过夏安然提出的建议是,如果制造稳定性不亚于普通弓箭的箭矢,制作成本和研发成本都太大了,受益不大,不如试着制作双发弩或是三发弩。
夏安然这把弓弩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他的上箭速度极快。
如今汉军和诸侯间使用的弓弩还是需要脚踩上弦,所以需要三队人轮流进行交换,一列射击,一列准备,一列上弦。如此才可保障箭矢的全覆盖,但是夏安然所制造出的弓弩排除更换箭匣的时间,每个弓箭手所耗费的时间可以说能够被忽略不计。
曹操并不想放弃这份时间差。
若是上了战场,这节约下的时间就太过宝贵。射程可以再改进,这份巧思却是前所未有的。
夏安然自然不知道这其中曲折,他也只是随口一问便罢了,接着二人又聊起了关于唢呐的事。
曹纯饮着麦茶,他听到夏安然问这个问题便微微一笑,他轻放茶盏,自袖中掏出一小巧木制长形物体递给夏安然,夏安然接过,一转就看见了上头的三角开口。他露出了吃惊的神情,然后试探性得将这小棍凑到唇边,一口气输了进去,“哔——”颇为尖锐的声音传了出来。
果然!
这是口哨,最原始的口哨,制作原理非常简单,在夏安然的那个时代,棒棒糖的杆子常被做成小口哨的模样,小时候吃完了棒棒糖常常不舍得丢掉杆子,就收集着。
而因为每根杆子的音阶都有所不同,男孩子们常常收集起来按照音阶排列,互相比拼谁能吹出最响的哨子,为此不少人走上了人生第一步的改造之路。
拿下口稍后夏安然笑了起来,他微偏头看着曹纯“这个的确小了不少。更好携带,做起来容易吗?”
“不难。”曹纯言简意赅,他见一树叶飘飘荡荡要落到夏安然头上,便伸手为他挡住了,二人的视线便移到了树叶上,树叶已经染上了秋色,带上了点明黄色。
夏安然心跳如鼓,方才曹纯倾身过来的举动,注视着他的黝黑眼瞳,微微带笑的唇角,都让他想起了一个人。
沈戚。
他捧起自己的那杯茶凑在唇边,心中却闪过一丝悲意,他虽记得二人间的往事,却记不得了沈戚的面容。
可笑的是,此时却经由另一个男人的无心之举,联想到了他……
夏安然狠狠灌下了几口茶,再抬眼时候已恢复了平静。
曹纯的表情却反而有些怔怔,他捏着叶梗转动着树叶,目光虽落在叶片上,却并无焦距,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二人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中,夏安然试图打破平静。
“子,子和,这哨子做出来是为了传达口令吗?”
“嗯……”曹纯将叶子放在了身侧,再看向夏安然的时候眸子却深沉了些,他的情绪明显不如方才高昂,只是他擅隐藏,所以夏安然并未发现看过来的视线带着探究,夏安然强打起精神,听曹纯为他解释哨子的事。
唢呐虽好,但是实在太大件,关键时刻还需要控出一只手来,在训练中无妨,实战中却有些累赘,兵中的一士官发现了这个问题,便借来了唢呐研究,最后制出了这个口哨,后来细问下得知,这个士官自由居住在海边,知道些海螺号的原理,再看了唢呐之后才得到了灵感。
木哨的声音虽比不上唢呐响亮,但是令小部分人马得令也已经足够了。
倒是曹操对此格外赞赏,此时兵卒来自天南地北,将官说话都带有方言口音,更不必说兵士了,队伍第一个需要磨合的就是语言,但是若用哨音就不必,哨音可没有方言,竹哨被系绳后挂于将官脖颈处,将官可以便动作边吹哨,极为便捷。
而唢呐被善乐之人拿去谱曲,做了军乐器用。
“军乐?”夏安然听到这里终于生出了好奇“是怎么唱的?”
曹纯沉默了片刻,启唇在他身边唱到:
“大风起兮云飞扬。”
……
……
他唱的铿锵有力,仿佛铺面而来的就是战斗号角之声,正是刘邦的《大风歌》,词曲虽简单,听了却让人热血沸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