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水云村听说过类似的话,但那时她不太相信,以为就是普通的认识,可到京城却听说她女儿跟太女殿下关系非常好,以前还时常出入公主府呢,她半信半疑了。
顾瑶以前也没跟家人说这事,毕竟以前的她也不敢想会和太女殿下走得这么近,关系能维持至今,顾瑶点头说:“太女殿下是很好的人,娘知道这事就行了,不必宣扬。”
赵氏直拍心口,竟然是真的,那可是太女啊,未来要当女皇的,她家姑娘可真有福气,是大福气。
婚礼第二日敬茶的时候,顾昭见到了这位弟妹彭氏,脸上难得带了些羞色,不过到了二老面前又大方起来,几句话便将老太太哄得笑起来,轮到给顾昭敬茶时,彭氏还谢过顾昭照顾她族叔与族兄,顾昭满面笑容地给了个大红包,里面是银票,反正他花银子的地方也不多,不缺钱。
柳氏虽没敢在这样的场合说什么酸话,但心里别扭极了,这位可是她和赵氏的妯娌,可年纪相差这么大,彭氏比顾瑶还来得小。
三日回门后,顾昭便见到了彭氏的家人,她母亲和弟弟妹妹,顾昭同样考较了彭氏大弟的功课,听得出是个挺用功的孩子,因而考较过后送了他几本书,还勉励了一番,就这,这孩子都激动得脸红了。
顾昭陪着招唿了彭家人几日,还有自家的亲人,他们也没留多长时间,家里离不开人,因而在京城到处转了一圈后便启程回去了。
顾旸陪着彭氏送走家人和族人,他们小夫妻会在京城留段时间陪顾家二老,然后再回庆凌府住段时间,以后很可能会在两地奔波,顾老太太可没有留儿媳妇在身这伺候的喜好。
虽然忙着家里的事,但顾昭并没有忽略了朝堂上的事,虽然一直有反对声音,但这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朝廷确定了开海禁一事,休息在家的顾昭也终于等来了宫里的圣旨,京城权贵见状,心道果然如此,果然在这儿等着呢。
第394章 三品官
传旨的太监宣读完圣旨,将圣旨交到顾昭手上时,还笑着说道:“陛下说了,给平南公的圣旨也上路了,平南公是直接去赴任还是先回京城再赴任,就看平南公自己了。”
顾昭心说刚接的一封信里这家伙还在抱怨,连回来参加顾旸的婚礼都不行,这下好了,可以惊喜了吧。
“多谢公公。”
“顾大人不必送了,咱家走了。”
顾家的人一起接旨的,包括黎氏,他们对顾昭的新官职不太理解,因为事情确定下来之前,顾昭也没跟家人具体说明。
黎氏说:“这就是最近朝堂上在争论的开海禁一事吧,可要怎么做?难道要昭儿出海去?”
顾老太太听得心里发颤:“昭儿,真是如此?”
顾昭连忙安抚她们:“我是负责岸上的事,不必下海的,而且就算要下海,也是作了万全准备的,刚刚公公也说了,还有封圣旨是送给燕沐的,他会负责海上军事。”
“虽然是全新的部门,万事开头难,可也有好处,官职品级升上去不说,而且我就是这部门的头头,直接听令陛下,而非六部,除了陛下,没人能在我头上指手画脚。”
“事先陛下就跟我说过,所以我心里有准备的,这段时间也在做准备工作。”
“再说不是有二舅待在姚城么,我过去任职比在尧昌府近多了,再说那边气候也比尧昌府好,哪天你们有兴致了一起去我那儿多待段时间。”
顾昭好说歹说,将家人都安抚下来,其实黎氏和老太太他们也早有心理准备,这当官的随时就要奔赴各处,总不能抗旨不遵,听顾昭说没有多大风险,他们安心不少,总不能比最初的尧昌府情况还糟糕吧。
当初黎氏也是去之后才知道当初马贼有多嚣张,不过她去的时候马贼都被连根拔起了,再担心也显得多余了,顾老太太他们知道得就更晚了。
再说不是还有燕沐么,燕沐过去是领军的,凭燕沐和顾昭的关系,还能不把顾昭保护好?
说服自己后,黎氏和顾老太太又要为顾昭的出行作准备了,顾昭则要进宫谢恩,还有和陛下以及内阁商议具体章程。
京城议论纷纷。
之前瞧陛下的架势就知道开海禁一事势在必行,陛下决意要做的事,朝堂上哪里阻拦得了,但除了极少部分人,大多都没想到陛下会将这事交到顾昭手里,还给了他一个三品的官位。
尽管知道顾昭要升官,但他真的做到三品官时,依旧让人震撼得很,他才多大年纪就三品官了,只要他自己不出岔子,以后妥妥的内阁大臣,这样能干的人怎就跟他们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而且这次陛下给顾昭的自主权也太大了,海运司就是在六部之外的一个独立的司,陛下明显是放权让顾昭大胆地去干,他手底下要用什么人也全权由顾昭自己作主,对此众人意见不一。
一部分人不太看好这所谓的海运司能有多大发展,这片大地向来依赖土地而生,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海上风险巨大,而且海外什么情况,大多是道听途说,所以想要取得和以前一样的成果难上加难,别现在将顾昭架得高高的,到最后却摔得很惨,到时顾昭别说进内阁了,能不能留在这官场上都未为可知。
多数人心态求稳,翰林院,六部,再有管理地方的履历,哪怕提升的速度慢点,但稳扎稳打,只要不是太过平庸,最后也能爬到高位,如今内阁的几位大臣所走的道路不都是如此,偏顾昭要剑走偏锋,一个不好最后会粉身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