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页
    一时间,没有人吭声。
    黛玉也知道做这个决定很难:“咱们家有今天,也是靠很多人的帮助,尤其是官家,他赐我郡主之名,又赐京郊良田,如今他难了,我想帮帮他。还有清舟,他在边境杀敌,如果粮草不济,后果不堪设想……”
    林大娘被说动了:“清舟是个好孩子,他在外保家卫国,咱们该帮帮他。”
    “爹娘,哥哥嫂嫂,你们都放心,只要有我在,咱家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将来挣的钱都留给你们和予儿,我决不再动用半分。”
    东妞发话:“妹妹见外了,一大家子挣的都是你的功劳,这些钱你有权处理。再说,你要做的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没有国哪来的家,若边疆战败,咱们的日子更不堪了……我支持你。”
    眼见东妞都不反对,其他人更不会说什么了。
    东妞脑子转得快:“既然咱们决定捐钱,何不借这个机会帮国库筹到更多的银两?”
    “嫂嫂这话何意?”黛玉还没明白过来。
    “你想啊,这东京有钱的可不止咱们一家,妹妹你大可以利用你郡主的身份,号召更多官绅富商为国捐款,这样积少成多,力量可比我们一家大多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黛玉被东妞的话点醒:“嫂嫂说得很有道理,我得想个什么由头把这些人召集起来。”
    “我看,不如在家里摆场宴席,请那些达官贵人来做客,然后你在宴席上说明意思,带头捐款,那些人应该不好意思不响应。”
    “嫂嫂你这摆的可是‘鸿门宴’啊!”
    东妞:“我可不知道什么是‘鸿门宴’,我只知道你想办的事,我一定要帮你办成。”
    黛玉真的被东妞感动了,一把搂住东妞的肩膀:“真是我的好嫂子!”
    “你呀!”东妞一脸宠溺地望着黛玉,“只要记住咱们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天大的事都会过去。”
    林大娘对这个媳妇也是实打实的满意了,跟黛玉相处得比亲姐妹还亲。
    林家人开始为宴席忙活,黛玉亲自写了请柬一家家送上门去。请客的由头是给她爹娘做六十大寿,邀请的都是东京有头有脸的人物。
    那些人家一看是郡主亲自登门送请柬,一个个都受宠若惊,一口答应要来参加。黛玉细细数了一下,大概请了上百户。
    第43章
    三日后,林家大摆宴席,两个店里暂时不做生意,全部伙计都集中到家里来帮忙。屋里屋外进进出出都是人,大伙忙得不亦乐乎。正厅布置了一幅喜庆的“寿”字图,屋檐下也挂出了大红的灯笼,林大叔和林大娘都穿上新买的衣服,连予儿都沾着爷爷奶奶的光,从头到脚一身新。
    黛玉请了清照夫妇和王安石一家子来帮忙,必要时候还需要他们当托。
    黛玉和王安石在门口迎客,清照和赵明诚在屋内招呼宾朋,王安忆跟她嫂子安排伙计们端茶倒水,林瑾夫妇负责准备宴席,两个老寿星端坐正堂等着众人贺寿。
    黛玉面子大,连静安王妃都亲自来了。王妃因着家里那些糟心事烦了多日,今天正好出来散散心。
    黛玉将王妃迎到上座,又跟王妃聊了会天,把自己今天的计划告诉王妃,希望能得到王妃的支持。
    “好孩子你放心,干娘一定会帮你。待会你说完捐款的事,干娘就第一个响应,看他们那些人还能不能坐得住。”
    黛玉嘴巴甜甜的:“谢谢干娘!”
    “不过今日既是以你爹娘大寿为名,也得给他二老操办好了这场寿宴,不可叫二老心寒。”
    “黛玉明白,不会让爹娘失望的。”
    “那就好。你且去忙吧,不用管我,我自己待会便好。”
    “是。”
    林家准备了十六桌,竟都坐得满满当当。
    黛玉没有邀请晏夫人,她不喜热闹,再加上搬了新家不想被别人知道,更重要的是黛玉不想叫她出钱为难。
    欧阳大人也没有来,他年纪大了,来回奔波有些累,便只派人送了寿礼来。
    正宴开始,黛玉和哥嫂侄子先给双亲祝寿,小予儿能说会道:“祝爷爷奶奶福寿双全,身体康健!”乐得林大叔和林大娘合不拢嘴,还给孩子封了个大红包。
    王妃带头给林大叔和林大娘敬酒,其他宾客也紧随其后,说得也都是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吉祥话。
    酒过三巡,大家都喝得尽兴。
    黛玉站在正厅前方,清了清嗓子:“各位大人、夫人,今日大家来祝寿是我们林家的荣幸,我代表家人谢过各位!”
    人群里都在说:“郡主客气了,给老爷和夫人贺寿是应当的……”
    黛玉又继续说:“只是如今国难当头,我等身为臣子不应只顾享乐,也该为大宋、为官家分一分忧。因此,我今日代表林家带头向国库捐献白银十万两,望在座的各位也能慷慨解囊,助边疆粮草充盈!”
    此话一出,宾客们都在窃窃私语,他们万没有想到郡主今日这顿饭还有此等深意。
    静安王妃一马当先,很快便站出来声援黛玉:“郡主说的很有道理,边关告急,粮草不济,大宋将士舍命护国,我等做臣子的不应袖手旁观。我仅代表王府捐献六万两,交由郡主统计入库。”王妃说完,便去赵明诚那里登记数额。
    随后,王安石、赵明诚也相继捐款,清照代表她父亲李格非大人也捐了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