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5页
    文博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而漂亮的院子,天气这么冷,院子里依旧开着漂亮的花。
    远秋说:“小博,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你喜欢吗?”
    远夏指给他院子里各种好玩的地方,秋千、凉亭、喷水鱼池、小花园等,文博看了看,没有要求过去看。
    进了屋,远秋带文博去了给他准备的房间,楼上没有空房间了,就安排在楼下的房间,房间早就布置好了。因为原本打算领养个女孩,所以屋子布置得有点粉嫩,到时候将床单被子换一换就可以了。
    房间里有衣橱、书柜、书桌,布置得十分温馨,窗外就是小花园。文博看了看,表情有点羞涩,是孩子得到新衣服新鞋子的拘谨。
    远夏说:“等吃了饭,我们就去给你买新衣服新鞋子。”
    远曦笑嘻嘻地说:“大舅,我们也要买。”
    远夏说:“买,都买。快过年了,是该买新衣服了。”
    黄姐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虽然这个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了,他们在飞机上也吃过了午饭,但黄姐觉得飞机餐量太少,肯定吃不饱,所以特意准备了饭菜。
    郁行一也过来了,他吃过午饭了,就不再吃了,他这个年纪,需要节食养生了。
    远夏本来也不打算吃,但还是陪文博一起吃了点。
    文博吃得不少,他在飞机上没怎么吃,这会儿饿坏了。见他爱吃虾,郁行一就坐在一旁为他剥虾。
    文博看着他递过来的虾,扭头看看远夏,远夏笑着说:“吃吧,这是行一叔叔,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文博才吃下了郁行一剥的虾。
    吃完饭,远夏带着文博去自己家里转了转,他家风格明显要比远秋家里冷硬不少,毕竟是两个大男人。
    远夏对文博说:“只要叔叔在家,你随时可以过来玩。”
    文博显然对远夏家院子里的篮球架比较感兴趣,那是远夏和郁行一平时运动的地方。
    远夏说:“以后想打球了,随时可以来。小秋阿姨有叔叔家的钥匙。”
    他们带着几个孩子出门买衣服鞋子,还给文博买了不少玩具,包括篮球、羽毛球拍、儿童自行车、玩具车之类的。
    远秋还特意挑了两套男孩风格的四件套。
    远夏还带着文博去理了个发,从头到脚都焕然一新。文博从今天开始新的生活,希望他们能够抚平孩子心中的创伤,为他提供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当天晚上十一点钟,远夏处理完工作,洗漱完毕,正准备上床睡觉。
    电话响了,是远秋打来的,说文博醒了,哭得厉害,要爸爸妈妈,她和屈文渊完全哄不住。
    远夏赶紧套上衣服,准备过去,郁行一问:“孩子在哭?”
    远夏点头:“嗯,可能有点认床,我过去看看。”
    郁行一说:“我陪你去吧。”
    两人进了远秋家的院子,只有楼下的房间里还亮着灯,远夏敲门进去,文博躲在被窝里,蜷成一团,伤心地抽泣着,上气不接下气,不是那种扯着嗓子嚎啕大哭,哭得格外叫人心疼。
    远夏走到床边,说:“小博,小博,叔叔来了,你转过来,跟叔叔说说话好吗?”
    文博的哭泣声低了一些。远夏伸出手,用大手摸了摸孩子的脑袋,又拭去了他脸上的泪水:“你是不是害怕?”
    文博抓住了远夏的手,抱在了怀里,远夏便让他抱着自己的手,轻声哄着。
    渐渐地,哭泣声停止了,孩子的呼吸也匀净了。远夏以为他睡着了,试图抽出自己的手,一动,文博就醒了。
    远夏有些无奈地看着坐在床边等待的郁行一,郁行一说:“要不你在这里陪他睡吧,我先回去睡。”
    远夏想了想:“要不带小博去我们家睡吧。小博,跟叔叔回家睡吧?”
    文博点了点头。
    远夏便拿过他的衣服,给他裹得严严实实的,将他抱回了自己家。
    远夏对郁行一说:“你把我们隔壁的床铺好,让他睡隔壁吧。”
    郁行一点点头,去将床铺好,远夏将文博抱到床上,自己也上去了:“睡吧,叔叔陪你。”
    郁行一说:“那我先去睡了。”
    远夏点点头。
    文博搂着远夏的胳膊,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上漂亮的灯,远夏说:“睡不着吗?”
    文博说:“妈妈会给我讲故事。”
    远夏一愣,然后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吧。”他搜肠刮肚,居然就想起来这么个故事,还不知道说得全不全。
    文博“嗯”了一声。
    远夏开始给他讲故事,故事还没讲完,文博就睡着了。
    远夏叫了他几声,他都没醒。
    远夏从床上起来,去了隔壁。
    郁行一已经睡下了,见他进屋来,挑挑眉:“我以为你今晚陪他睡了。”
    远夏笑笑:“我是要陪他睡来着,来跟你说一声。他初来乍到,什么都很陌生,我怕他睡醒来发现是陌生的环境,会感到害怕。”
    郁行一看着他,朝他勾勾手指,远夏走到床边,郁行一说:“过来一点,让我抱抱。”
    远夏便俯身过去,抱住了郁行一。
    郁行一抱住他狠狠亲了一口:“今晚我把你让给那小子了,但不能让太久。”
    远夏笑了,说:“不会的,男孩子迟早要独当一面,所以必须早点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