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我给他打个电话,叫他快点来。”老谢接过电话,赶紧打电话叫帮手来。
远夏先教会了老谢开自己的挖掘机,老谢是老司机,行远的挖掘机和小松的结构略有区别,只要熟悉一下就可以上手。
大概过了半小时,老谢的小舅子到了,远夏和许工便开始修车。
八月盛夏的午后,天气异常炎热,远夏和许工在太阳地里暴晒了一个下午,终于才将这台1980年产的小松修好。
这车说是二手,其实不知道倒了几手了。幸好,车上备用的零件就够用,不需要另外采买零件。
两人也晒得够呛,远夏的胳膊都起了水泡,脸也晒得通红。
他们的技术让一众司机师傅们交口称赞。
老谢和他的小舅子小王对远夏和许工感激不尽,坚持要请他们回自己家去过夜。
这种情况下,有个地方洗澡睡觉真是很幸福的事,远夏便带着他的员工去了老谢和小王家借宿。
远夏在这里干了四天,又被调往新阳的另一条支流去加固堤坝。结果还没到目的地,就收到消息说堤坝决堤了,不幸中的万幸,决堤的一面是远离城镇的地区,人口比较稀少。
远夏一听,头皮顿时发麻,问:“那下游的群众已经疏散好了吗?”
传消息的人说:“挨近堤坝的人早就撤到堤坝上去了,再往下游,现在都在组织撤离。”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要去哪里支援?”远夏问。
“暂时没有你们的任务了,你们需要尽快撤离,因为你们所在的范围也可能会被洪水淹没。”
远夏闻言,便组织车队赶紧调转车头往回撤,他要去联系本地政府,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他们有车,没准能帮忙运一下人畜之类的。
远夏的车队返回到他们先前经过的村子时,发现他们被堵在村子里了,这儿地势比较低洼,来时的路已经被洪水给淹了,好在水位还不太高,但是水流比较湍急,行人徒步涉水有被冲走的危险。
看地形,村子很快就要成为一座被洪水围困的孤岛,那些还没撤离的人群都有些惊慌失措,他们原本以为淹不到村子里来的。
远夏当机立断,要离开这里,不能在这里被困死。他们走的时候,还带上了村里所有没来得及撤走的村民。
自卸车和平板车的底盘比较高,重量也足够,轻易不会被水冲走的,只要小心开,还是可以安全离开的。
远夏带着车队,开足马力,在被洪水淹没的路面上狂奔。洪水越来越大,他们不敢松懈,一口气跑了六七里远,总算才脱离洪水区,到了安全地带,万幸,车子非常争气,没有熄火的,底盘高就是好。
他们到的地方正是一处灾民安置点,车队刚过来,便听见人群中有人惊呼:“妈,妈,我妈在车上,是我们村的那些人,他们都出来了!他们都得救了!不用再开救生艇去救了。”
第165章 招标
远夏他们这次救出了36位村民,要是人民子弟兵开救生艇去救,一条救生艇未必能救得下来,那就要去几趟,天色又晚了,这么来来回回跑上几趟,危险系数实在是太高了。
所以远夏虽然是顺路将人带出来的,但也的确是立了大功。
等到第二天早晨的时候,水位已经涨了三四米,等于一层楼房基本被淹了,要是那些人没跟着远夏出来,恐怕有人已经遭遇不测。
车队在安置点过了一夜。第二天,远夏给抗洪抢险办打电话,准备让对方再给他们安排新的工作,但是电话没打通,很显然,因为洪水,信号中断了。
远夏准备打听一下,看这里需不需要他们帮忙,如果不需要,他们就开车往回走,再沿路看看哪里有需要。
远夏去找安置点的负责人,结果对方也在找他,而且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负责人拉着远夏给大家介绍:“这是小远,就是他带着他的车队从柳叶村救了36位被困的村民出来。小远,这位是王副省长,他来一线指导抗洪抢险工作,听说了你的事迹,说要见一见你。”
远夏对王副省长有印象,以前去省里开会参加活动的时候见过,也常在省电视新闻里看到,但没有直接打过交道,远夏伸出双手:“省长您好!我是行远机械的总经理远夏。”
王福生也伸出双手握住远夏的手用力摇了摇:“非常感谢你,远夏同志。谢谢你们积极投身抗洪抢险工作,还救了这么多村民!我代表省委向你们表示感谢。”
远夏微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省长,我目前这支队伍还有3辆挖掘机和10辆自卸车,不知道还有哪里需要我们的支援?请省长指示工作。”
王福生说:“新阳溃坝,江面水位开始下降,堤坝压力减轻了不少,你们也忙了半个月没好好休息了,先去新阳市里休整吧。辛苦你们了!”
远夏问:“需要帮忙转移群众或者运送物资吗?”
王福生说:“你去新阳市抢险办报到,有需要,他们会安排你的。”
“好。”远夏准备离开安置点,往新阳市去。
一个拿着相机拍照的人放下相机,叫住远夏:“远总请留步,我是省电视台的记者,能不能采访您一下?”
远夏说:“现在吗?”
“对,就是现在,不需要多长时间,顶多半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