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出来,兄妹俩又领着父母去了上学时住的远方书屋,都看过了,这才回郁行一的家。
特力克用审视的眼光看过了儿女的学校和住处,显然,这一切都比他预期的要好。
两个孩子的成绩也都不错,在班级能排前十,在这边上完高中,回去要是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也就不枉费他们骨肉分离好几年了。
郁行一其实还是想让姐姐回内地来的,但他不主动说,只向特力克展示内地的发达与便利,希望他能主动劝说姐姐回来。
但郁知文还是没有留下来,将两个孩子送到之后,他们没有停留多长时间,就坐上列车返回新疆去了,因为新疆也快开学了,郁知文心系她的那些学生。
远夏猜到郁行一的心思:“姐姐不会留下来的,你就别难过了。”
郁行一说:“她回来照样能教书育人啊,还可以陪在儿女身边,不好吗?”
远夏说:“是很好。姐姐知道她去哪里都能教书育人,但是边疆的孩子却再也碰不到像她那么好的老师。我们做不到像姐姐那样伟大,所以帮她照顾培养好两个孩子吧。”
郁行一沉默地点头。
开学了,书店照常营业,是店员在开店。木拉提和索娜尔喜欢书店的氛围,也喜欢这儿离学校近,还是愿意住在这里。
爷爷的身体还没有全好,但他已经在家躺不住了,要去书店看店,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家里捂得都快长霉了。
弟弟妹妹都去了学校,家里只剩下了远夏和爷爷。远夏要上班,只有休息时间能回去看看,老爷子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实在是寂寞,分外想念人来人往的书店。
最后远夏和爷爷讨价还价,在家养足一个月的伤,再去店里。老爷子这才安心在家养伤,掐着手指数解禁的日子。
等到爷爷回到书店去的时候,已经到了三月底。
《深圳特区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报道,这篇报道就像一盏明灯,为中国的改革驱散了迷雾,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中国的民营企业迎来了一个蓬勃生长的新时代。
第120章 招聘
在邓公的视察南方谈话之前,民营企业总有点如履薄冰朝不保夕的感觉,因为改革初期的政策一直在尝试摸索中,一旦政策调整,受波及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民营企业。
这次谈话,肯定了当前改革的成绩,并且坚定地要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给所有民营企业吃了定心丸,只要是遵纪守法发展生产的,都可以放心大胆地干。
许多体制内的人原本也在观望状态,从这次报道之后,纷纷开始下海,甚至包括不少政府官员。
远夏整合了他们公司目前正在研发的履带式挖掘机资料,向科技部门提交了863计划项目申请。
863计划囊括了高科技七个领域,履带式挖掘机正好属于自动化领域范畴,如果得到审批,国家将会给予课题研究经费,以及税费优惠政策,银行贷款也会比较便利。
在这之前,极少有民营企业申报863计划项目,因为难度太大,这之后,申请难度应该会降低一些。
最重要的是,要是有了863计划课题,招工也会便利许多。
远夏打算今年去一些高校招聘,看能不能吸引一些大学毕业生过来,不然光靠现有的几个人,哪能撑得起一个大项目。
得亏郁行一从越大找了不少学生来帮忙,研发工作才能进行下去。可这些学生主要精力到底还是在课业上,且流动性大,并不利于长期深入的研发工作。
要想做好工程机械,研发投入必不可少,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力,行远需要大量工程师。
春季广交会的时候,行远带了电动缝纫机和自卸车两款产品去参展,从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看,自卸车在广东的销量仅次于本省,所以这个市场值得重视。
因为参展的展品有两种,行远申请了两个展位,分开参展,一个是以前常去的小设备厅,还有一个就是大型设备厅,跟卡特彼勒、小松、利勃海尔这样国际大牌汇聚一堂。
不说跟这些门类齐全的国外大牌相比,就是跟东风、解放这些国内的品牌相比,行远也显得极为寒碜,品种少,数量也少,展品只有两台自卸车。
但谁生长发育期没有过这么一段难看的尴尬期呢,远夏并不觉得丢人,总有一天,他们也会和卡特彼勒小松一样,成为这个行业最闪亮的明星。
行远在广交会的待遇要比上海车展好多了,因为他是参展多年的老参展商,主办方有优待,给的位置还比较好,对面就是日立建机,也是世界著名的工程机械品牌。
远夏都能看到对面日本人鄙夷的神色,他在心理冷笑,嘚瑟什么,当年你们还不照样被我踩在脚下!走着瞧,让你看看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行远不仅受参展商同行的鄙夷,也受国内采购商的白眼。
有一回,远夏清晰地听见两个国人打自家展位前路过时的对话:“行远机械?这什么狗屁牌子,听都没听过,只有两台车也好意思拿出来展览,还在日本人对面,真怕不够丢人的。”
远夏身边的销售员听见差点冲上去骂人了,被远夏摆摆手劝住了:“犯不着,他们也希望咱们在日本人面前能够支棱起来,别给国人丢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