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知道了。”
马安民和李玉英得知远夏要借钱给他们买车,心里十分感激,一开始他们还不愿意接受,怕远夏自己要用钱。
远夏说:“马叔,阿姨,我现在身边还有点钱,不缺这点。你们先给建军买车,让他有事干,心里也不那么愧疚。”
马安民和李玉英对视一眼,马建军出事之后,整个人都蔫蔫的,脾气却暴躁了不少,一点就炸,是得让他找点事做,不然迟早要出问题。
于是这个寒假,马家发生了两件喜事:第一件就是买手扶拖拉机。
马建军乐不可支地将拖拉机从建宁开回来,一到家就忙不迭地出去跑生意了,年前就拉了不少活,小赚了一笔,把他兴得意坏了。
另一桩就是马东方结婚。过年前,新郎官从部队赶回来举行婚礼。
婚礼简朴又热闹,远夏和赶过来过年的郁行一都受邀参加了送亲。
远夏开着马安民的大卡车,帮忙拉嫁妆。马建军则开着自己的拖拉机送客。
郁行一看得无比惊奇:“你居然还会开卡车?”
远夏嘿嘿笑:“高考完结束后跟马叔学的,你要不要学,我教你。”
郁行一无比心动:“这车是公家的,不好借吧。”
“这都过年了,也没有货拉,可以借来开开。回头我跟马叔说去。”远夏说。
郁行一点头:“好。”哪个男人不爱车,尤其他还是机械专业的。
婚礼是在男方家举行的,不过小两口在县里租了房子,因为马东方每天还得上班,从郊区赶过来太远了。
马建设的姐夫罗飞休了一个月婚假,人非常勤快,会做饭,帮丈母娘家干活非常麻利。
光会做饭这点,李玉英就满意得不行,有几个男的会做饭啊,都只会张嘴喊着要吃。
远夏果然跟马安民借了车,在郊区路上教郁行一学开车。
郁行一果然是机械男,相当快就上手了,几天工夫就开得十分娴熟。
远夏说:“回头咱们一起去考个驾照。”
“好。”郁行一意犹未尽,“要是自己有车就好了。”
远夏哈哈笑:“别着急,一切都会有的。”
这个寒假,除了教郁行一开车,远夏主要是给弟弟妹妹辅导功课。
远秋学文科后,成绩提升显著,从分班时全班十几名,到现在班上能排前三、全校前十名,就是数学差了点。
只要正常发挥,至少考个专科不成问题。
远夏已经跟远秋商量好了,到时候第一志愿就报考越城师院,其他志愿也都是各个师专师范,学她喜欢的中文,将来毕业后当老师或者进报社出版社当编辑。
远秋也一心想考到越城去,离哥哥近一些,所以学习非常刻苦。
大三下期,远夏又参加了一次实习,这次去的是机械厂。这次不是简单的金工实习,而是学习机械操作、机械装配以及维修。
等考完期末考试,远秋已经考完了高考,正在家等分数和录取通知书。
远夏暑假没有回家,他的实习还没结束。他们这种操作性强的工科专业,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所以实习期很长。
远夏也不排斥,时间越长,学得自然越多。
郁行一也没有明确的假期,他将自己的上铺收拾了出来,让远夏搬了进去。
他自己花钱买了个电风扇,这样远夏就能少受些罪。
第44章 风波
马建设回家之前,来了远夏这里一趟,想跟他要司海波的地址,他想买点东西回来卖,但是又不想一个人去温州,因为旅途太痛苦了。
远夏没有给他地址,而是说:“司海波的厂已经关闭了。”
马建设大吃一惊:“为什么?生意不好吗?我看他生意非常红火啊。”
远夏叹气:“正是因为生意太红火,国家认为私营企业扰乱了市场秩序,被认定为投机倒把,要不是他跑得快,恐怕现在都被抓去坐牢了。”
“啊?怎么会这样?”马建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远夏说:“国家正在进行经济改革,出现很多乱象,所以政策又收紧了,正在进行经济整肃。以后还是不要去摆摊了,至少这两年别摆了。”
国家现在正在进行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一放开,就好比久旱逢甘霖,个体户、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来,极度匮乏的民生产品也跟着丰富起来,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股蓬勃发展的势头。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习惯了计划经济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一时间却难以适应这样的市场竞争,被民营经济挤压得生存空间大大缩小,效益越来越低。
再加上一些哄抬物价的乱象层出不穷,国家只好重新收缩政策,关闭了很多私人企业,不少步子迈得快的私企老板都被当做违法乱纪的典型抓了起来。
司海波就赶上了这样的政策,远夏时刻都在关注着国家政策的动向,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收缩了,马建军去年冬天买那台拖拉机,还是马安民以农机厂的名义买的,因为不允许私人买车、跑运输。
司海波提前跑路,还是远夏写信提醒他的,还好他听进去了。跑路之后,还给远夏写了封信来道谢。
马建设感叹:“那以后不能做生意了。”
远夏拍拍他的肩:“以后应该还可以吧,国家政策随时都会改的嘛。回去好好享受假期吧,你明年就毕业了,再也不可能有这么悠长的假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