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原*小白花*焕:无辜.jpg
——————————
【1】《三国志·荀彧传》注引《彧别传》:钟繇以为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
【2】《三国志·荀彧传》
【3】《孟子·尽心》
【4】《上韩太尉书》:苏轼
【5】名词解释:党锢之祸
【6】《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自袁安以下,皆博爱容众,无所拣择;宾客入其门,无贤愚皆得所欲,为天下所归。
【7】《孟子·离娄下》
【8】黄宗羲: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于民之忧乐。
【注】关于两汉时儒家相关的看法,取自陈启云先生的观点。
第72章 山雨欲来
深冬天寒,两侧厢房早早和正厅一样在门上挂了厚厚的帘子,小孩子喜欢在地上玩,原焕怕他们冻着,特意让人用羊毛垫铺满房间。
有垫子隔绝凉气,不管他们往哪个犄角旮旯里钻都不会冻着,也不容易受伤。
木匠们干活效率很高,孩子们的玩具做好后很快送了过来,原焕验收完毕将东西送去厢房,又让木匠多做两套送去孙家曹家,那两家的孩子也是爱闹腾的年纪,小孩子不能碰正经兵器,正好先拿木头玩具练练手。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器样样齐全,孩子多也不怕不够分。
袁璟和郭奕正在房间里写大字,准确来说,是郭奕在写,袁璟在旁边睁大眼睛监督。
小家伙还抓不住笔,现在习字太早,冬天衣服穿的厚也不方便,墨迹沾到衣服上不好清洗,等天暖和了再开始学,放过他自己也放过府上的下人。
两个小家伙待在屋里认认真真的学习,听到门外的动静后不约而同看过去,看出来的是谁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蹦跶着迎了上去。
“阿爹阿爹,我今天多背了两篇对韵,奕哥的大字也写完了,我们今天学的很快,都提前学完了。”袁璟小家伙开心的跑过去,他人小力微个头矮,不能帮父亲解斗篷放衣服,只有小嘴巴叭叭叭安排的起兴,一边说今天的学习情况一边看着侍女忙碌,等他爹从圆滚滚变回颀长匀称,立刻拉着他去看小伙伴今天写的大字。
奕哥可厉害了,大字写的有那——么大。
郭奕眼睛亮晶晶的让出位子,暗含骄傲的挺起胸脯,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今天写的字很棒呢。
原焕笑着揉揉两个小家伙的脑袋,坐到书案前检查郭奕写的大字,小家伙刚刚开始拿笔,能掌握住字的骨架结构已经很优秀,练字需要下苦功夫,风骨形神不是说练就能练出来的。
检查完郭奕的大字,把小家伙夸到脸颊泛红,然后才是袁璟的背诵。
孩子太小也让人费心,玩玩具的时候可以让奶娘侍女照顾,读书习字不能找别人,田庄里认字的人不多,荀彧、郭嘉不能分心做这些,孙曹两家的孩子有女眷教导,他这里没有女眷,只能自己亲身上阵。
等开春去邺城就好,到时候给孩子们找几个正经的启蒙老师,他就可以从启蒙老师的职位上退休了,教导聪明的小孩子比处理政务还要难,处理政务出了差错可以纠正,不小心把孩子给教歪了,可没有机会给他纠正。
两个小家伙学完诗三百,郭奕开始习武练字,袁璟年纪小,习武练字都不能跟着,继续学儒家典籍又有点快,原焕索性从记忆中找出《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训练小孩儿掌握声韵格律的文章,把不能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删删改改重新整理,然后拿来给他们家这小祖宗当儿歌来学。
两汉之间流行童谣,童谣多嘲讽时政,稍有不慎就会唱出生命危险,声律对韵没这个隐患,又安全又稳妥,非常值得推广。
袁璟挺胸抬头站好,清清嗓子摇头晃脑开始背诵。
声律对韵的特点就是朗朗上口、声韵协调,背着背着就能顺下来,单字对、双字对到三字、五字、七字、十一字,脑子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嘴巴就把下一句说出来,对袁璟郭奕这些背过诗三百的聪明娃娃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孩童带着稚嫩的声音非常能令人放松,原焕微笑着听他们背完,用他特有的夸奖把小家伙们哄的开开心心,这才带他们去外间用饭。
小孩子的功课没有那么紧,学一晌就足够,剩下的时间可以尽兴玩耍。
大人怕冷,小孩子火气重,再冷的天挡不住他们玩闹的热情,现在多了孙家曹家的玩伴,人数多能玩的游戏更多,曹昂和孙权这两个半大不大的孩子去军营年龄太小,拘在家里又不合适,正好让他们看着底下的小家伙玩。
完美解决孩子们的安置问题。
小家伙们吃完饭更有精神,从他们的十八般武器中挑出今天要用的“神兵”欢呼着跑出去,原焕看着他们跑远,让人看紧点别让他们磕着碰着,然后打了个哈欠回房休息。
小孩子有精神,他这个大人不行,午休不能省,中午不睡一会儿歇歇神,他一整个下午都会提不起精神。
春困、夏乏、秋打盹儿、冬眠,还好还好,没有陷入冬眠就好。
原焕对自己的要求放的很低,活着就行,其他不要在意太多,毕竟在意也在意不来,不如放宽心顺其自然。
话说回来,冀州一带冬天理应有雪,今年直到现在都不见一片雪花,瑞雪才能兆丰年,连雪花都见不着的情况不多见,有经验的老农都说明年极有可能要有天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