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4页
    青州刺史没能及时把奏折送到洛阳,案子最后按照东莱太守的意思判了,太史慈经此一事知名于青州,但也不好继续在青州待下去。
    东莱太守不一定保他,青州刺史肯定要针对他,他自己武艺超群不怕针对,万一连累家人被刺史迫害,他可就成了一族的罪人。
    原焕想到太史慈为什么会帮孔融,慢条斯理的抿了口水,感觉将人留下的成功率还挺高。
    孔北海颇有其祖孔子之风,抵达北海之后立刻召集百姓聚兵讲武,黄巾贼不懂诗书礼仪,用家传的儒学降服他们没什么效果,不如以武服人。
    就是聚起来的军队不怎么能打,征讨黄巾连连失败。
    不过孔北海也没有自暴自弃,招兵买马安抚百姓名声非常不错,偶然间听到太史慈的事情,特意派人去太史慈家送礼去慰问太史慈的母亲。
    虽然原焕不知道太史慈毁掉奏折还说服别人和自己一起逃亡的事情有哪里值得州郡传诵,但是孔融这听到事迹后特意去慰问他的母亲,似乎更令人费解。
    他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毕竟天底下什么奇怪的事情都能发生,很多时候都没有逻辑可言。
    没准是孔文举自己屡战屡败,听到太史慈的事情后觉得这人英武可堪大任,逃亡在外太过可惜,青州境内黄巾贼四处作乱,正需要能打仗的人才,所以剑走偏锋想招人为将呢。
    现在虽然没给正式官职,能在黄巾的重重围困下送出求助信,就足以证明他的几次慰问没有白费。
    对于这中重义气的年轻人,尤其是不怎么将朝廷律法放在眼里的年轻人,一般来说,感情都是打出来的,他这里有和太史慈酣斗过的小霸王,还有张辽、高顺、吕布等各中风格不同的猛将,未必不能把人留下。
    不多时,身着盔甲的英武青年随带路的仆从进来,原焕不着痕迹的将人打量一番,让他在旁边坐下,一来一往简单说了几句,然后低声叹息切入正题,“孔北海的书信我已看到,黄巾贼目无法度肆意劫掠,实在是大祸患。”
    太史慈看他没有提出兵解围之事,咬了咬牙起身道,“今管亥作乱,北海孤立无援危在旦夕,使君素有仁义之名,如今北海被围,百姓朝不保夕,正是生死攸关之际,慈从万死之中突破重围,求使君伸出援手,救北海百姓于危难。”
    他从辽东返回家乡,恰逢孔北海为抵御黄巾贼屯兵于都昌,却不慎被管亥等人围困,到家之后母亲说了孔北海对她的照顾,为了回报那些恩情,只在家待了三天就孤身一人前往都昌。
    孔北海身为北海国相,可以调动一国的兵力,按理说面对黄巾贼应该有一战之力,直到他亲自到了都昌,才知道那人之前为什么屡战屡败。
    他刚到都昌的时候,黄巾贼还没有成气候,只有管亥自己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叫嚣,以北海的兵力足够将他们剿灭,如果担心手下将领的安慰,他也可以带兵杀出去,但是孔北海怎么都不出兵,非要等外面来救援。
    青州乱成一团糟,哪里能分出兵力来救援?
    后来贼众越聚越多,以北海一国的兵力已经对付不了,孔北海终于愿意派人突围去别的州郡求援,偏偏城里没有一个人愿意在黄巾贼的重重围困下冲出去,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自己带了信杀出来。
    北海危在旦夕,唯一一个能打的他也出来求援,如果带不回援兵,天知道那边会发生什么。
    太史慈面上焦急尽显,原焕轻笑一声,带着恰到好处的客气温声道,“黄巾贼作乱,子义亲自前来,我等出兵相助义不容辞,伯符,带子义下去歇息,稍后点兵前往北海剿灭黄巾。”
    “多谢使君。”太史慈没想到上座这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受宠若惊赶紧道谢。
    孙策难得碰到战事,正想主动请命前讨贼,可是他们家主公发话不能不听,只能先带太史慈去休息,走到门口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又回头朝他们家主公讨好的笑笑,希望他们家主公不要把他忘了。
    他真的不是小孩子了,剿匪讨贼这中事情可以交给他。
    原焕笑意盈盈看着虎崽子把帘子放下,垂眸思索片刻,让人将张辽喊来。
    黄巾贼多是乌合之众,粮草物资全靠劫掠来维持,且贼众拖家带口,其中老少妇孺不在少数,听到援兵将至大概率会自行散去,派吕布出去是杀鸡用牛刀。
    高顺为人沉稳,让他跟太史慈去北海的确稳妥,但是这人太过正派,肯定解决了问题就回来,让他想办法招揽太史慈实在有点难为人。
    想来想去,只有作战经验丰富又性子活络的张文远最适合这个活儿。
    那小子和谁都能打成一团,自来熟的性子和郭奉孝不相上下,又没比太史慈小几岁,总不至于让人再跑去扬州。
    史上收到孔北海求助的是刘备,刘皇叔得知此事之后,立刻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前往北海,虽然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好处,但是大好人的形象却深入人心,不然陶谦被曹老板攻打的时候也不会找他求助。
    没想到现在求助信到了他手里。
    他记得孔文举对所有拥兵自重的牧守都很不友好,这人身出名门,一门死脑筋维护汉室,自负才气想匡扶汉室,只是能力实在有限,只看现在连治下的黄巾贼都解决不了就能看出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