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兄弟很自觉的帮顾南亭分担行李。
大宝还能自己步行。
但二宝却不能,就由顾南亭抱着。
有人分担,陆卿卿就提议去买一些肉回家。
奶奶给的布包,她早就打开看过了。
里面有一斤白糖,一包桃酥,三四斤挂面,一块过年时留下来的腊肉和三根香肠,还有两块薄布匹。
奶奶的退休金不多,能给她这些东西,多半还有些是大伯和大伯娘添的。
大伯一家一直都很疼她。
这年头,谁家都不宽裕。
但大伯还是能每年给她不少东西。当初她跟顾南亭结婚,没钱置办婚礼,还是奶奶和大娘偷偷塞给她一百块钱、几斤棉花和布,让她自己一身冬衣。
正因为这些事,所以在二宝的事情上,她才没有有多迁怒奶奶和大娘。
供销社的肉已经卖得差不多了,除了一点后腿肉,就还剩一副猪大肠和一些排骨、大骨。
陆卿卿问:“这猪肉,多少钱一斤?”
“后腿肉要票,比上午的五花肉便宜点,一斤一块二角钱。”
后腿肉不够肥,现在的人肚子里没什么荤腥,更喜欢买油腻的五花肉,前腿肉。
“那你撑一下看这里有多重,我都买了。”
“好咧。”
售货员把猪肉往称上一挂:“一共两斤半。三块钱。”
“那这些呢?”
售货员皱了下眉头,道:“这些东西啊……如果你全部要的话,我算你一块钱就行。”
而猪下水和猪骨头,更是不用票,还便宜。
这副大肠的分量可不少,一块钱很划算。
陆卿卿在身后双胞胎渴望的眼神中,说:“那都给我装起来吧。”
说着,就从背包里找到装钱的小布包,打开后从里面数了四块钱和肉票递给对方。
东西装好后,顾南亭接过来。
新田村距离镇上有四五里路,一路上大家叽叽喳喳的说话,很快他们就到了村外的水坝。
水坝很宽。
从水坝引水到新田村的水渠岔口下有一座天然的石山,水从石山的缝隙间往下流,形成一个斜流,斜流底下是深水潭,潭下面是湍流。
这个水潭特别深。
潭州市的秋天闹过不少次干旱,但这个深潭里总有很多水。
前年暑假,顾南亭还带她来这里抓过鱼呢。
虽然抓到半夜,顾南亭就把她压在水坝深处做令人害羞的事情去了——
然后。
就因为这次放纵,不留神,就有了三宝……
第22章 一家四口回到顾家
当年修水坝的时候,把石山凿穿了,水流从中穿过,石山之间放着竹片编的栏鱼栅,有鱼顺水游下来,就被被竹栏捞住。
他们路过的时候,守栏鱼栅的人正在上面用铁钩挂随着水流带过来的水草和树枝。
就在这时,一道银色的光顺着水流而下,“嘭——”的一声笨重的响声里,一条很长很长鱼掉在栏鱼栅上。
它在栏鱼栅上不甘心的乱跳,被挂水草的大叔用铁钩一叉,整条鱼就被钉在栏鱼栅上。
“哇!”顾西辰不禁感叹,“好大的一条鱼啊。”
他们正在坡上的位置,隔着水渠,把下面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
顾北冥问顾南亭:“哥,那是鲶鱼吧!”
“应该是。”
“嗞!”顾北冥倒吸一口口水,“鲶鱼没有什么刺,大鱼吃小鱼,肉特别美味啊!”
顾南亭忍俊不禁,把行李箱放下,朝守栏鱼栅的人招了招手,很是大声的问道:“顾六叔,这条鱼队里有没有人预定啊?没人预定的话,就卖给我吧。”
“哟!”顾六叔跟他们是一个生产小队的,关系不差,看到顾南亭,热情的跟他打招呼,“是老五回来了啊。这鱼没人定呢,你要的话,就两块钱拿走吧。”
这个水坝是集体财产。
卖鱼的钱,归生产中队所有。
年底的时候,会把这笔钱分到各生产小队。
生产中队又有四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轮流十天派人过来守着。
一般情况,就是优先便宜卖给看守的那个人所在的小分队里的人。
有多余的鱼,第二天才会拿到集市上去卖。卖不完的就拿回来各家各户轮着分。
鱼有腥味。
不多放油不好吃,卖不出去死了还会发臭,所以价格不贵。
这条鲶鱼看着有六七斤的样子,顾六叔找了备好的草绳穿过鱼鳃拎起来交给顾南亭。顾六叔还送给他们几条软子鱼。
陆卿卿从布包里找了两块钱递给他。
顾六叔让顾南亭在账本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卖鱼的钱,方便生产队里的会计对账。
写好字,顾南亭道:“谢谢叔。今晚来我家吃晚饭啊。”
顾六叔摇了摇头,道:“不用,不用。你才回来,先跟你妈和你奶好好聚一聚,过几天我有空,再去你们家玩。”
这条鱼虽然没有行李箱重,但鱼左右摆尾,力气特别大,顾南亭费了好大的劲才单手拎起来。
大宝和二宝被陆卿卿拘着不许靠近这条即将成为食材的大嘴鲶鱼。
孩子的皮肤嫩,要是不小心被鱼尾擦伤,可不是闹着玩的。
走出水坝,就能远远的看到顾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