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潜叹了一声,不由感慨万事开头难,一切任重而道远。即便他有一颗宽宥之心,却也不好冒天下之大不韪,堂而皇之地和周围其他郡县作对——毕竟,以后总要和这些地方来往做生意的,闹得僵了谈何发展呢。况且,他这个地主家里余粮也不多,满打满算,启动资金也只有从皇兄处讹来的几百万两白银,只能精打细算着来,倒不如先苦后甜,按着平均工价聘人,等之后银两滚动起来,再从奖金、福利、补助之类的地方把少给的补齐就是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休息哈,后天见~
第100章 开张了
打定了主意,谢潜便将“一日八钱”改为“一日三钱”,让众人一边抄录,一边道:“你们对黍郡比我熟悉得多,便自行讨论如何分配区域,或者两人结伴负责也可以的。应募日期不必写详细,等其他事项安排好了再另行通知。”他顿了顿,“不过,有两点,我希望诸位尽可能告知更多的人:第一,工费与之前所有应募一样,需达成每天的最低工作量才可全额发放,不满最低工作量的,只发一半。若连续十日超额完成工作量,给不少于十文的奖金。连续三十日做工的,要发连勤奖金。第二,不强求任何人服役,应募者可选择在工地住宿,也可早来晚走,回自己家居住。”
老族长叹了一声,道:“大人厚道,加上随时可以归家这一条,愿意前来的人必会多不少。更何况今年世道不同于往年,大家都不好过……不过,大人,若您愿意将工钱折抵成馒头,恐怕会有更多人愿意应募。一日三个馒头,不,两个足以。”
谢潜心说,若只发馒头不给工钱,那他还混个屁。不过,缺粮事实,不解决的话总归会出大问题,倒不如咬咬牙,一并解决得好。于是,他道:“服徭役付工钱,这是大越历代的规矩,本官并不打算更改。不过,相对的,我打算在蔬菜铺子里售卖馒头,就卖……一文钱一个罢。”
众人:“?”
茉莉木樨茫然道:“既然一文一个馒头,那为啥不能直接发馒头啊?”
当然不能了。但谢潜并不打算解释“盘活金银流通,就是盘活黍郡的经济”这条理论,所以,他稍作思考,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有个人,力气大、饭量没那么大,他工作一天,吃两个馒头就够了。若徭役一天发三个馒头,那么,多出来的那个他只能给别人或者存起来。放三五天或许没关系,可天长日久,总有放坏的一天。他既吃不下、又没地方换其他东西,只能任这些馒头被浪费。但若发的是铜钱,那他需要几个馒头,就可以铜钱购买几个,多出来的无论存着,或者购买其他必须品,都可以随他安排了。”
双生姐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杨母听懂了这个道理,忍不住笑道:“这样也好,虽然这样做,大人就不得不多费几道工序,可服徭役的哪个没几个家人呢?把余钱攒起来,改善家里人的生活质量,也是一向造福郡民的好事。大人着实是为国为民着想的好官啊。”
姐妹花听了杨母的补充,再看谢潜顿生敬仰,一起道:“大人英明!!”
谢潜:“……”惭愧,他只想多增加几个岗位,让郡里少几个闲散人员罢了。
不论是美丽的误会也好,还是善意的谎言也罢,总之,这条未来被无数人称道、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歌咏的古道——黍阳道,便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午后,在这间无人问津的蔬菜铺子里,正式纳入了谢潜的建设大计之中。
决定下的仓促,可办起事来效率却不仓促。黍郡毕竟是谢潜的封地,无论征徭役还是拨款,都直接到谢潜这里就可以开始下发。一切的准备工作,都以无以伦比的速度和效率迅速运转了起来。
老族长、杨母、杨三,三人全都加入了工程之中。由德高望重的老族长来负责镇场、监理,维持整个工程的各项环节平稳运作。杨母先跟着苟愈学习管账,杨三负责前期统筹、后期督建。换成现在的工程来类比的话,老族长是名义上的项目主管,杨三是实际上的项目经理。
勒墨族一方的负责人敲定了,参与修路工程重要的技术部分,谢潜再次求助了外援——督建西营的陈莽陈校尉。
陈莽经手的工程多了,二话不说便揽下了这个大项目。虽然管修路、徭役还是头一回,但做项目总归有许多共通之处,只花了两天的功夫,抽调三位工坊的师傅,再将西营营建的兄弟们拉回来,这技术方面的团队就配齐了。
人到位了,资金也很快到位,谢潜和苟愈打了三天的架,在贺飞云的场外兼场内支持下,胜利赢到了足够的资金,于是,修路这造福后人的大工程,在正月十五刚过,就正式破土开工了。
开工这天,天神、土地神、萨满神照例都要拜一拜,第一锨土也是谢潜和贺飞云携手开的。之后,一切正如谢潜所料,慢慢地运转了起来。
开工第五天,也就是发下工钱的第一天,东市的菜铺子里渐渐有了客人。役民们揣着新发的工钱,揣着连日来收到的宣传单,惴惴不安地来到店铺门前,小心地观察情况,更加小心地询问门口那一大筐热腾腾的馒头的价格。当他们获得了心目中预料的价格,纷纷发自内心地高兴了起来,试着买了几个馒头,带回家里尝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