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页
    圣洁纯白。
    “雪衔月。”
    谢归慈下意识脱口而出,他分明从未见过这种花,却没来由知道它的名字。
    他暗自垂了垂眼。
    ……有些不对。
    “你果然认识啊。”慕蘅来说,“这是江十托我找的,说是什么聘嫁八礼之一,他要拿去求亲用。反正我翻遍了慕家的典籍,没有找到西洲哪里有这样的风俗,大概是你们渡越山的风俗?还是江十那边的礼节?既然你刚好在这里,我就不多麻烦了,直接把东西交给你。”
    不,渡越山也没有这样的风俗。谢归慈将花拢在手心,垂着眼想道。
    作者有话要说:
    。
    第2卷 身为江海客
    第29章 黄粱阙01
    最不对的是, 他不记得有向慕蘅来拜托过这件事情。
    谢归慈的心绪忽然沉了沉。
    ……天道。
    念头一闪而过,他朝慕蘅来颔首:“多谢。江灯年除了托你找这朵花,还说过别的吗?”
    “他说要拿去求亲啊。”慕蘅来回想着自己不甚清晰的记忆, “多的他也没有说了,不过既然是求亲,肯定是给你的。反正估计我回中原也见不到他了, 干脆直接给你。”
    谢归慈心下一愣,再对上慕蘅来剔透漆黑的眼睛, 便明白他大概是已经猜到了“鹤月君出事”, 只是谅解谢归慈的难处,没有拆穿。
    慕蘅来是慕氏主支这一辈的幺子,上头两个兄长长他百岁有余, 他出生时是在对魔界十二门的战场上, 差一点被抓去练成炉鼎, 因为这番缘故,他被养的比一般的仙门子弟要更“秉性纯真”。
    不过这种赤子心性, 也是他能和江灯年相交的缘由。
    于是谢归慈垂眼笑了笑:“多谢。”
    像是三春蘸水的桃花。
    慕蘅来耳根瞬间通红,结结巴巴:“不用、不用谢。鹤月君可是我亲兄弟, 不就是一朵花, 我顺便看到就顺手带回来……好了,我走了, 要是有什么事情你就传音给我, 我让我二哥来帮你。”
    “好。”
    慕蘅来挥挥手跳上飞舟,这是一艘约三十丈长、十丈宽的船,悬浮离地, 船身是玄铁配上天雷木制成, 装饰以青鸟、孔雀、毕方等的羽毛, 坚固到可以横跨东川的沧露海。是慕氏给他配备的出行法宝,但是在北荒深处却毫无用武之地——北荒的沙雪与狂风让这艘飞舟寸步难行,甚至可能会侧翻、坠地、被掩埋。
    眼下在这还算安全的北荒边缘,慕蘅来终于可以用上这艘飞舟。
    他站在船头,朝谢归慈挥手告别,渐渐地在谢归慈视野里成为一个再也看不见的小点,在北荒稀薄的天光下远去。
    慕蘅来站在栏杆边,直到再也捕捉不到谢归慈的气息,他才遗憾地叹了一口气,转身走进船舱。
    他终于要回家了。
    ………………
    天镜城内。
    沈怀之指腹捻起那两页薄薄的账册,上面用灵力写成的笔迹已经消失,只剩下一片空白。
    “谢归慈。”音节从舌尖上颚滚过一遭,沾染冷意,沈怀之眼神晦暗不明,“鹤月君看上的人,还真是和他一模一样。”
    一个小小的把戏,彻头彻尾愚弄了他。
    属下:“那位谢公子竟然能以灵力短时间内便做出以假乱真的这两页账目……属下愚钝,实在看不出他修为如何?”
    “别说你看不出,我也瞧不出来。”沈怀之合上账册,“最开始是江灯年,后来是藏雪君,眼下又来了一个谢归慈——你说,这天底下比我修为还高的,怎么就忽然一个两个都冒了出来?而且这三人的关系还如此有趣。”
    属下:“鹤月君和藏雪君都是声名赫赫之辈,属下以为,强者之间惺惺相惜也实属常事。”
    沈怀之却摇了摇头:“惺惺相惜?焉知不是既生瑜何生亮?”不知想到什么,沈怀之又勾了勾嘴角,“这位谢公子不远万里来救一个同他并无干系的人,倒真是心肠极好。”
    “夫人毕竟是鹤月君的挚友。”属下斟酌着说,“听闻鹤月君与他道侣感情深厚,前来救人也无可厚非?”
    “是啊,无可厚非。”沈怀之将账册卷成轴,不轻不重地敲在桌子上,“但是你说,江灯年为什么不亲自来?”
    “……鹤月君不是……死了吗?”
    “你不提醒我倒又忘了。原来他已经死了。”沈怀之声音里意味莫名,“江灯年那样的人……死了确实可惜。”
    “他死了,还有这么多人惦记着他,倒跟没死一样。”
    沈怀之说。
    属下默然,未敢搭话。
    那位鹤月君活着的时候,也是天镜城里的座上宾,写意风流。城主府内诸多女修敌不过他拈花一笑的风姿,芳心暗许。
    可惜鹤月君并不爱美人。
    他也不爱金钱、权势,好像这世上没有能够束缚住他的欲望。就像北荒大地上自由自在的风雪。
    远比风雪炽热。
    沈怀之又低低地说了一句。
    “他死了倒不如没死。”
    这句话的声音轻忽地像是错觉,“派去跟着夫人的人如何了?”
    “已经跟上了。一直尾随在夫人二百丈的距离内。”
    沈怀之颔首:“待夫人到家,就可以派人登门拜访提亲了。他先前催我,却又肯告知我真正的家族来历,眼下正好如他的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