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41节
    田婶那个蟹酱做得好吃,其中必定有某些繁琐工序或者加入了什么特殊材料。
    太繁琐复杂的工艺,并不适合现在的他们。
    而且蟹酱做好以后的包装储存也是个大问题,无论是袋装还是罐装,都是要引进包装机器的。
    如果只能季节性地供货,实在没必要购置一套价格不菲的生产线。
    项爱国回来的很快,捧着一小碗从田婶那买的蟹酱。
    碗是真的很小,只有普通饭碗的一半,不知她从哪弄来一只这么小的碗。
    贾红梅挑刺:“五毛钱就给了这么一小点?”
    “人家田婶说了,她这个蟹酱金贵得很!”项爱国学着田婶的腔调,掐着嗓子说,“我这个蟹酱是用猪板油和鸭蛋黄炒的!每一样材料都很难得,给你太多就是浪费!”
    宋恂找出一个勺子,舀一勺送进嘴里。
    口味确实很独特,既有螃蟹的鲜,又有猪油的香,而且咸蛋黄的那种沙沙的口感也跟蟹肉融合得恰到好处。
    如果他是出口公司选品的人,也会选择这款蟹酱。
    装酱的小碗被传了一圈,大家都尝了尝。
    平心而论,确实好吃。
    就着这个蟹酱,他们可以一口气干三碗饭!
    但是,只听项爱国转述的话就知道,这款蟹酱的原料成本很高。
    琢磨了一会儿,宋恂翻出之前填写的船员和电话员报名表,将田家几人的情况掌握清楚,才邀请贾红梅:“咱们去找田婶聊聊吧,看一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最好能把成本降下来。
    其实,这种蟹酱哪怕不走出口的路子,在国内销售也会很有市场。
    甚至都不用往首都上海卖,在省城就会很受欢迎。
    贾红梅是打小吃着海鲜长大的,海产的各种副产品吃过不少,但是尝过田婶的蟹酱以后,也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原本对于与田婶打交道很是不耐烦,这会儿也不由生出一些期待来。
    宋恂离开前,安排了电话员的后续考试事宜。
    “已经考完的同志可以回去了,还没轮到的同志就继续等电话。小严,你们几个帮着大家把把关,合适的就留下,不合适的也不要耽误同志们的时间。”
    交代清楚这些,宋恂就跟贾红梅一起离开了。
    *
    走出大瓦房,贾红梅瞟一眼宋恂,商量道:“田婶是外来媳妇,这种蟹酱有可能是她娘家村那边的做法,其实咱们也可以让人去那边打听一下。”
    而且,瑶水村里的巧媳妇也不少,只要舍得用材料,没有复制不出来的美食。
    “听说田婶家的条件很一般,这次如果可以量产这种蟹酱,对她家来说是一个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只要她的要求不超出咱们的底线,还是尽量跟她合作吧。”
    在宋恂想来,不管田婶本人怎么样,既然人家做的东西被出口公司点了名,他们又有求于人,答应田婶所提的一些要求也是应该的。
    “反正你有个心理准备吧,田婶可不是一般人!”
    贾红梅说得没错,田婶确实不是一般人。
    村里的其他婶子大娘如果听说自己的蟹酱被省食品出口公司选中了,只有高兴欢喜的份儿,这对小渔村的妇女来说就是一份殊荣啊!
    然而,人家田婶不这样。
    “给多少钱呐?钱少了我可不卖!”听了宋恂带来的消息,田婶将正在晾晒的海带往地上一扔,就凑了过来。
    “给钱恐怕不行,您可以提点别的要求。”
    “那就给粮票肉票吧!”田婶一挥手,继续提要求。
    贾红梅提醒:“田婶,现在咱可不能提买卖的事,不然会被人贴上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标签。”
    “红梅,你可别吓唬我。”田婶不甚在意地笑道,“怎么不提买卖?我去供销社买东西不给钱行不?”
    “田婶,”宋恂打断,“您这个配方打算开价多少?”
    被他这么一问,田婶反而不知道要多少钱合适了。
    “还是小宋主任痛快。”见自家老娘犹豫,田婶的小儿子抢着开口,“我们也不多要,给一百块钱就行!”
    一百块对他们家来说就是大钱了,他家一年到头也摸不到一百块。
    田婶在小儿子身上拍了一巴掌,“呿,这里没你的事!”
    她仔细观察宋恂那张没什么波澜的脸,心知儿子这一百块要少了。
    人家宋主任根本就不把这一百块当回事!
    想想也是,一百块对他们家来是大钱,但人家领工资的人来说,几个月就赚出来了。
    队里那些知青说,这个宋主任以前在船厂的时候是搞技术的,一个月就能拿将近一百块的工资。当然不把他们提的条件放在眼里了!
    思及此,田婶下定决心道:“你们不是说不让提买卖吗?那我就不提了!但你们得让我家大妮去当电话员,大壮二壮三壮去当正式船员,二妮也得在你们大瓦房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
    把五个孩子的工作一次性解决了,他们家每个月就能有六七十块的收入。不比只要一百块强?
    贾红梅被气笑了,瑶水支公司一共才几个人呐,他们老田家就要占五个名额!
    宋恂问:“您家二妮和三壮多大了?”
    “三壮十七了,二妮十五。都是可以干活的年纪!”
    “确实是可以干活了。但我们省渔有自己的招工条件,不满十八岁的,不在招工范围内。”
    “那我不管,反正这就是我的条件,你们要是不能办,就别来谈什么合作不合作的了。”田婶捧住价格不松口,打定主意要借着这唯一的一次机会,让他们老田家翻身,改换门庭。
    “田婶,一次性安排五个工作岗位,我们公司确实是没有编制,无法操作的。”宋恂笑道,“您的蟹酱确实是被出口公司相中的,但是其实并没被我们渔业公司相中。”
    “宋主任,你就别糊弄我啦!没相中,你跑来我家谈什么啊?”
    “我们公司的情况,全队人都知道,如果今年还完不成生产任务,很可能被上面撤销。所以,我们的重点是放在捕捞水产上面的。至于制作蟹酱,那都属于不务正业。您做得蟹酱确实好吃,但是工艺复杂,原材料难得,包装成出口产品还需要购买生产线。说实话,我是很犹豫是否要上马这个项目的。”
    田婶沉默着没回话。
    “吃蟹有季节性,单独为了一个蟹酱,就买一条生产线,实在是不划算。如果您这里谈不拢的话,也算是给我放弃这个项目找到充分的理由了。我还得谢谢您。”
    宋恂确实很犹豫。
    他跟田婶说的那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只为这一种产品开办工厂、购买机器,确实不值当,除非他们还能生产其他的类似产品。
    贾红梅在一旁敲边鼓:“你家的这个蟹酱应该不是你独创的,是你娘家那边的口味吧?”
    田婶斜眼看她。
    “我们之前想过,去你娘家那边找配方,不过宋主任是个实在人,不忍心让你吃亏,拒绝了那个提议。想着通过这次合作,也让你家改善一下条件。”
    田婶咬咬牙,还是不松口。
    宋恂建议:“我说个方案,您要是同意,咱们就继续谈,要是不同意就只能算了。”
    “那你说吧。”
    “您家大妮的情况我了解一些。初小文化,不会说普通话,我就算是把她放到了电话员的岗位上,她也是去受罪的。不过,您家这个姑娘确实是能干人,我们公司是欢迎这样的同志的。”
    田大妮是个沉默寡言的姑娘,他们进来这么久了,除了刚开始给他们倒水的时候说过话,之后再没开过口。
    一直默默地在角落整理海带。
    “我们公司的工会马上就要成立了,我身边缺一个能帮忙打理工会事务的帮手。”宋恂轻笑道,“我们单位的工会与其他单位又不同,除了船员本身,还得照顾到船员家属,做好船员大后方的安抚工作。听说您家田大妮在队里妇女之间的口碑很不错,您觉得让她来帮帮我怎么样?”
    田婶心里是满意的,当不当电话员无所谓,只要能给她安排个正式工作就行。
    “这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田婶追问。
    “今年招聘的所有人员,除了十五个船员,全是临时工,包括电话员。”宋恂又保证道,“不过,你放心,每年会有转正名额,有您贡献的这个配方,她转正是迟早的事。”
    “那我家其他几个怎么办?”
    “您家大壮没念过书,二壮是初小文化,其实都是不符合我们这次正式船员的招工条件的。但是,因着您手里的配方,我可以给二壮一个正式工的名额,给大壮一个临时工的名额。至于您家里的那两个最小的,以后有了条件,您还是送他们去读几年书吧。年纪到了以后,来我们公司报考时,可以优先考虑您家的孩子。”
    她家的大壮二壮打鱼的本事都没问题,如果正常招工的话,是可以选上临时工的。
    宋恂给出的这个条件,看着挺热闹,但是只占用了一个正式工名额,又招进来一个帮他打理工会事务的临时工。
    贾红梅配合地惊讶张嘴,强烈反对:“船员那边的招工基本已经定了,这会儿把老田家的人插进去,有两个人就要被刷下来!你这么干是要得罪人的!”
    宋恂无奈地摆摆手,
    见田婶还是没反应,宋恂起身道:“田婶,这是我能给出的最好条件了,您再考虑一下吧。如果您觉得合适,就尽快来一趟大瓦房,咱们商量后续事宜。”
    *
    两人从田婶家告辞,回到大瓦房时,刚进院子,就听到了里面的争吵声。
    “哎呦,这一天天的,真是没个消停的时候。”贾红梅抱怨着,就快步跑进去看热闹了。
    宋恂:“……”
    发现他们回来,只有严秋实和吴科学关心了一下田婶蟹酱配方的问题,其他人还在吵吵呢。
    “你这样安排就是不公平!为什么其他人都是接打电话,轮到我们这里就变成了命题考试?”几个女知青围着杜三泰要说法。
    “你们都是知青,普通话根本不用考,能把我们南湾话说顺溜了就行!”杜三泰自有他的道理,“给我们打电话的,不只是省城那边的,南湾的也不少。你们连四和十都分不清,公社让十点去开会,你们给记成了四点。怎么当电话员?”
    他们南湾话里的四和十是同一个发音,外地人经常闹出笑话。
    不止这些知青,宋恂也分不清楚。有时候需要结合语境去推测对方说的是四还是十。
    杜三泰给刚进门的两人讲了事情原委。
    项小羽之后的五个知青,像是从她身上找到了通关密码。
    一个个接打电话的时候,都是扯着嗓子喊的,生怕声音小了,对面听不清。
    再加上,他们本身普通话标准,跟省渔的两通电话,很顺利的就完成接听了。
    杜三泰觉得这样不行,电话员只招一个,这得考到啥时候去?干脆就把几个知青召集起来,让他们说南湾话。
    知青们觉得这样不公平,同样的考试,内容却不同,有什么公平性可言?
    李英英见到宋恂,便直接告状:“宋主任,考试形式和内容是提前说好的,公司总不能中途出尔反尔吧?”
    她其实不在乎一个电话员的工作,接打电话枯燥得很,有什么可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