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小子一不在家了,这心里还怪想的。
不光姜大几个想弟弟,老太太也惦记着小儿子。
这不,刚过了三点,一家子就忙活起来。
家里有前头买来的肉骨头,还有两条鲅鱼,鲅鱼是上周姜四跟着师傅到外地跑运输带回来的,总共有三条,本来是拿回家孝敬老母亲的。
姜四这小子脑瓜子灵光,又会来事儿,嘴巴还甜,一进了机械厂就认了运输队资历最老的秦队长当师傅,还真别说,这小子干活勤快学东西贼快,天上就是到外头跑运输赚钱,自从有了他,秦队长这一路上着实轻松了不少,对比别的老司机认的那几个不上道的笨徒弟,秦队长心里可乐。
好大儿孝敬来的鲅鱼,沈荷哪里舍得一个人吃啊,一家子拾掇了一条炖汤喝,剩下的两条挂在廊下冻着,就等着姜四回来打牙祭。
家里崽子们要是馋了,捧着小脸在下头看看也算是解馋了。
好大儿一星期才回家一趟,这一家人的团圆饭自然是要老太太亲自操持了。
家里有鱼有肉骨头的,汤就煮小四最喜欢喝的大骨汤,鱼呢,一条清蒸了,剩下的一条第二天早晨拾掇了,等小四走的时候也给做了吃了。
老太太给安排的妥妥当当。
陈秀英妯娌仨就忙活起来。
因着骨头汤喝多了,妯娌仨炖汤都掌握着诀窍了。
用娘的话说,这骨头汤啊喝的就是骨头里的那个香,不能贪快也不能怕麻烦,就得慢慢炖,用灶糖里的小火熬,这样熬出来的汤汁才奶白好喝,另外再舀上两大瓢白面,蒸锅大馍馍。
家里按照老太太的话在锅里焖了一个多小时的汤,掀开木头盖子一看,果然锅里的汤咕嘟咕嘟的,氤氲着勾人的香味,真香啊。
许春秀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盖上木头锅盖,蹲下身子继续拉风箱,灶膛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老太太熬了汤,重新洗了手,把老三家拾掇好的鲅鱼,今年粮食遭了殃,河里的鱼虾也减产了,往年开秋,县里供应的鲅鱼最小的都是三四斤沉,今年可好,全都是两斤多的鲅鱼羔子,就这鲅鱼的价格还老贵呢。
要不是姜四能耐,老姜家这样的庄户人家可吃不上珍贵的鲅鱼。
清蒸鱼是最好做的了,老太太忙活了完了,剩下的都是些杂活了,交给三个儿媳妇忙活就行了。
家里的水井冻住了,姜大兄弟俩用挑着扁担到村口的河边担水。
没办法,乡下人家吃水一般都是在院子里打一口井,到了冬日,井里的水吃不成了,就到村口河里去挑水。
挑完水回来,陈秀英从灶上的锅里舀出两瓢水来让兄弟俩洗了手,平时家里都会在灶上烧一锅水,等着家里干活回来能用热乎水洗洗。
一家子忙活完了,外头停了的雪又飘飘扬扬下了起来。
老太太望了望外头的天儿,叹了口气,这大雪天的,小四自个儿从县城回来还不知道走到啥时候呢。
家里人也忧心,雪天路滑不好走。
姜大兄弟俩直接套上厚棉袄,去二大爷家借了毛驴车得得得去迎姜四。
傍晚六点多,兄弟仨才披着一身风雪闯进了家门。
家里人早就在屋里候着了,锅里的饭菜都热了好几回了,看着兄弟仨回来了,老太太赶紧让把饭菜摆上。
陈秀英妯娌仨应了声,四叔回家了,崽子们也超开心,纷纷跑出去拿筷子捧碗的。
姜四现在上班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穿着运输队的工装,高大英挺,一双黑眸越发锐利,只有在看到老母亲的时候,这小子才能笑成软软的傻儿子,“娘。”
“哎,小四啊,可算是回来了。”
老太太从屋里迎出来,看着一周没见的小儿子,满目慈爱。
“瘦了,这么长时间不见真瘦了,在外头辛苦吧?”
老太太心疼了。
姜四笑的憨厚,“娘,不辛苦就是想娘烧的饭了。”
哎呀,这话说的啊,老母亲可心疼了,立马拉着小儿子进屋吃饭。
姜大在后头跟姜二咬耳朵,“小四这个臭小子,又在咱娘跟前卖惨了。”
姜二:“这小子从小心眼子就多,跟蜂窝煤一样。”
“可不是,从小咱们不知道吃了这小子多少亏。”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大哥咱以后得多学着点儿。”
“这混小子以前都是扮猪吃老虎,把咱们都给骗了!”
“一回来就黏糊娘,得赶紧让这小子结婚,撵到县城去!”
“就是。”
前头兄弟俩酸里酸气的,陈秀英听了嘴角直抽抽。
这两个柠檬精,真是........
说起来也是好笑,别人家都是为了争家产闹的你死我活的,怎么到了他们老姜家这里,家产这事儿一点也不在意了,这几个家伙儿整天为了跟婆婆争宠勾心斗角的,这一天天的,以前看戏,戏台子上演戏的就演,地主老财家的太太啊小姐啊,为了家里的宝贝闹的不可开交。
现在陈秀英总算是明白了,婆婆是老姜家的宝贝,所以一家子才抢?
堂屋里,一家人坐下来吃饭,姜四是真饿了,端着饭碗闷头大吃,这出去一段时间,姜四不仅黑了还糙了,手上的老茧起了不少,手黑黑糙糙摸上去很硬,这小子边吃饭还时不时露出大白牙对家里人笑,那个模样啊,看得一家子心里都挺不好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