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底下纳着鞋底,刚听到老太太说的话,就顺道问起周氏:“大嫂,说起这个,大哥的私塾什么时候散馆啊,要是去镇上办年货,我就让我哥哥嫂子给咱们留点儿好东西。”
赵氏她哥哥在镇上开了个杂货铺,这个周氏是知道的。
闻言,手底下绣花的动作一顿,半晌后才道:“许是还要三五天吧,也快了。”
赵氏就嗯了一声,记在了心里。
沈伯文和沈仲康沈叔常兄弟三个则是围坐在炉子边上的小板凳上,他用钩子拨弄着炉灰,里面烤了几个土豆和红薯,他也许久没干过这么有野趣儿的事了。
一边拨动着,一边跟两个弟弟商量着明年田里的事儿跟火炕队以后的打算。
商量了个差不多之后,沈叔常突然问道:“大哥,你私塾那边有没有多余的铺盖,用不用我再多带一套过去?”
沈伯文仔细想了想,还真没有,便道:“你带上吧,那边儿只有我一个人住过,只有一套铺盖。”
“行。”
刚应下来,沈叔常又记起上次大哥说起他们三兄弟找时间聚一聚的话来,便偏过头去问沈仲康:“二哥,要不你也跟我们一块儿去住一晚吧,咱们兄弟都好久没聚过了。”
“行啊。”沈仲康自然没意见,他也想找机会跟三弟解释解释上次那件事儿,毫不迟疑地就答应了下来。
旁边,各房的孩子们就在地上玩闹,整个房间里,气氛热闹又祥和。
第十三章
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各房的人都各自回去了,沈伯文跟两个弟弟也收拾了一套铺盖,抱上就往私塾那边一块儿走去。
天已经黑了,路上不太好走,还好沈伯文带了盏灯笼,正好自己手里也没带别的东西,干脆走在靠前点的位置,替两个弟弟照着亮。
沈叔常见状,忽然笑着道:“大哥还是永远都这么细心。”
沈仲康也点了点头,“小时候咱们半夜偷溜出去玩,也是大哥帮咱们打掩护,才过了好久才露馅儿的。”
“对,二哥说的这个我也记得。”说着说着,沈叔常兴致来了,又接着道:“我们还去山上下陷阱,抓兔子,半夜偷偷跑出去看,结果兔子没见着,石头他爹他们家的笨狗反倒掉进去了。”
说着就笑了起来。
说起这件事,就连沈仲康也没忍住,笑了出声。
他们俩说得起劲,沈伯文的脑海中也自然而然浮起了与之相关的记忆来,也不由得忍俊不禁。
儿时的情谊最真实,他们三兄弟,曾经也是亲密无间的好兄弟,可随着原主读书,老三被送到镇上舅舅家学木工,相处的时间逐渐变少,好像从前那种亲密,就再也没有了。
到了后来,又是各自成家,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就更加回不去了。
但沈伯文的记忆却告诉他,原主这个大哥,当得确实是无可挑剔,在书院读书的时候,也经常照顾沈叔常,担心他在舅舅家过得不好,担心这个傻小子报喜不报忧,还会用自己抄书攒下来的钱,买些东西送到舅舅家里去,也顺便给三弟偷偷带点东西。
自然也不会忘了沈仲康和小妹沈苏的份,一视同仁地买好,待到放假回家时再带回去给他们。
可沈伯文转念就想到,彼时那个帮两个弟弟打掩护,会用自己攒的钱给弟弟妹妹们买东西,会在心里记挂亲人们的原主……
如今已经不在了啊。
即便他自己再怎么不愿意来到这个地方,即便他再怎么不想承认,可事实就是,他已经过来了。
并且借用了原主的身份,得到了原主的记忆,以及这一大家子的亲人。
即便这件事不是他的主观意愿造成的,但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沈伯文的观点之中,既然他现在已经变成了他,那自然也该负担起他的一切。
所以原主的这些家人,如今也是自己的家人了。
所以他在两个弟弟说完之后,便自然而然地接上了话:“后来石头他爹找到咱们家来,说白天有人看见咱们三个去那边挖陷阱了,这状一告完,气得爹抡起扫帚就要打我们。”
“哈哈哈。”听到这里,沈叔常和沈仲康也笑了起来。
前面是个草堆,沈伯文小心的打着灯笼,仔细看着眼前的路,领着俩弟弟绕了过去,直到走稳当了,才又接着说:“还是娘把爹拦了下来,要不然啊,咱们肯定要被打的屁股开花。”
沈仲康却突然说道:“不过后来,趁着娘送大哥你去书院那次,爹还是抓紧时间,把我跟三弟那顿打给补上了。”
?
沈伯文心里不由得发出问号,原主的记忆里没有这一出啊。
刚想发问,沈叔常也笑着补充起来:“对,是有这么回事儿,不过爹还是留了手的,怕娘回来发现,跟他闹,等到你下次回家的时候,早都不疼了,我们也就没告诉你。”
沈伯文:……
看不出来啊,他爹年轻的时候还这么怕媳妇儿呢?
就这么一路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到了私塾大门口。
沈伯文将灯笼递给一旁的二弟,自己掏出钥匙来开门。
一进房门,他们三个就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寒颤,互相看了看,没忍住笑了起来。
没办法,他下午是熄了炉子里的火之后,才离开这儿的,这就导致了现在屋里特别的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