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恒自信一笑,“没事。金商睿怕是暂时没有功夫再来找麻烦了。”
“嗯?”织锦好奇。
“金商睿纵容金云寒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使得金家利益受损。金家内部,不少人开始不满了。”
“金云寒,还真是坑爹。”织锦对此情况,简直喜闻乐见。
“坑爹?”苏恒重复了一遍,笑道:“这词很贴切。”
金家内部早已腐朽不堪,派系争夺严重,苏恒不过小小的推波助澜了一下,就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然,他还能更早几天回到沭城。
“苏公子,关于我开店的事情……”羽绒服和淑女之家的开业,织锦早就通过了万掌柜,知会过苏恒。
不过织锦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方面说清楚,免得双方之间有隔阂,影响合作。
“许姑娘不用有顾忌。”苏恒认真道:“若是有任何需要,随时可以来找我或者万掌柜,苏氏商行一定竭尽所能的提供帮助。”
苏恒话语十分真挚,半点没有因为织锦另起炉灶而生气,这让织锦心中一暖,“多谢苏公子了。”
苏恒刚回到沭城,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处理,只草草和织锦见了一面后,就匆匆离开。
织锦留在店内,去后厨看了看。
今天来吃饭的人少,许二泉和吴婶也不怎么忙,见了织锦都很高兴。
织锦陪着吴婶闲话了一会,这功夫,后厨的后门处,已经来了不少要饭的。
吴婶道:“听说下面有好几个县城都遭了雪灾,不少人逃难到城里来,店里每日会剩下不少吃的,我就让人留给他们了。”
“雪灾?”织锦愣了愣,已经到了二月多,沭城只早些时候,下过一场小雪,半个时辰就停了。
还让等着堆雪人的织锦好一阵可惜。
第136章 施粥
却是不知道,下面的县城居然遭遇了大雪灾。
怪不得她最近外出,遇到的乞丐越来越多。
“是呀。”吴婶忧心忡忡道:“听这些难民说,后面还有许多人正朝着沭城赶来,只怕会越来越多。”
“唉。”吴婶重重叹了一口气,“也不知今年会饿死多少人。”
织锦同样沉默。
古代百姓们完全是靠天吃饭,遇到灾年荒年,就只能颠沛流离,到处讨生活。
织锦揉揉眉头,这些事情不是她能管的,“若真是这样,趁着现在多屯着粮食,到时候难民多了,去城门口施粥吧。”
几碗粥哪怕能让多几个人活下来,也是好事。
吴婶连忙应了下来。
她看见这些难民,就感同身受。以前在许家村时,遇到灾年,情况也就比难民好上那么一点。
越来越多的难民到了沭城,一开始还让放进来,后来沭城里已经到处都是难民了。
而赶来的难民还源源不绝。
诚王命人关了城门,在城门外,搭起难民营。同时号召沭城的大小士绅和商贾募捐。
起初这些事情还是太守再管,不过那个好色成性的太守哪里是做正事的?
死了不少难民,差点引起械斗后,诚王才亲自处理。
诚王一出面,事情就变得有序起来。
苏氏商行带头捐了十万两的银子,金家不甘落后,同样捐了十万两。
织锦也出了五千两,聊表心意。
士兵们搭起的粥棚在城门外排起了长队,同时诚王也鼓励城中有余粮的人家自行施粥。
只要在划出的固定位置,不闹出乱子就行。
织锦之前让吴婶买的那些粮食派上了用场,搭起了一个小小的粥棚,每天也能提供上千人食用的清粥。
织锦无事时,就带着小院子里的人来帮忙。
宁怀奕不时的过来转上一圈。
身为诚王世子,别看宁怀奕平时没个正形,遇到正事时,板着小脸的模样,却带了几分酷似诚王的威严。
整个难民营的治安都是宁怀奕在复杂,他做的极好,难民营在他的管理下,不管来了多少人,都显得紧紧有条。
宁怀奕每天都会骑在马上,巡视几圈。自从发现了许家的粥棚,发现了织锦后,巡逻的时候,就会故意来这里溜一圈。
冲织锦挤眉弄眼的示意一下,每次织锦见了,都会被他带起好心情。
就是一直没有见到宁怀景。
施了几天粥后,明安从书院回来了,还带着他的几个同窗。
行一书院和别的书院不同,最讨厌墨守成规的教子弟读书,而是喜欢培养他们做事情的能力。
知道难民进城后,章院长果断下令,全体放假,各自回来为此献上一份力量。
等回院之后,还要写一份感悟和心得。
明安回到家中,得知织锦和柳氏带着人施粥,忙联系了几个同窗一起赶来。
这几个同窗,正为难怎么做,接到明安的招呼后,想都没想就跟了过来。
有了这几个青壮劳力的加入,织锦几人的压力瞬间小的下来。
两天之后,织锦已经和这帮孔武有力的小书生十分熟悉了。
每次看到这些和文弱一点不沾边的书院学子,织锦就不由感概,章院长果然不走寻常路,书院的学子一个个健壮的跟头牛似的,完全颠覆了织锦对于书生的印象。
其中,唯一正常一点的就属常亭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