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页
    原来这鲁男子正是善缘所扮,为了弥补身形的不足,她还特意在内衫里揣了棉花,这时冷汗热汗齐流,只觉得浑身黏答答难受得很。
    她拉着衣襟扇了扇风,撩开衣袍拿出一个拇指长短的竹管来,前面穿街过巷时她不忘留了点竹筒里的药水,只倒了少许两三滴出来,料想薛支不会发现。
    本来打算整筒倒换的,但到底她还是没那个胆气,耍耍他还要拼上性命,不过总算弄到了药水,她略通药理,有闲试试看能不能辨出其中的成分。
    这亲密接触的日子还在后头,善缘不免忧心自己的安危,和尚武功高强,自己能拿得出手的只有一身上乘轻功,但前面看那和尚在陡坡上疾走如飞,轻功也是好到不像话,万一不小心被他逮到那真是小命休矣……
    据说血毒随气而动,气止而毒止,她灵光一闪,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
    !!!
    薛支离开甘泉镇,沿途寻小贩买了干粮,在路上又行数日,来到一片谷地里,只见地势起伏,丘陵绵延,地上稀稀拉拉覆着黄草皮,暴露出来的土层干涸开裂,脚踩上去硬巴巴的,就像走在石板路上。
    这荒谷地纵横宽敞,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是人烟罕至的地方。薛支在谷里走了一整天,酉牌时分,远远望见一座大院。
    走近一看,见院外四四方方围着一圈高墙,墙垣残缺,墙根下碎石散乱,像是座废宅。绕到另一面,见院门大敞,便往里走,门后是一条狭窄的长廊,廊后又是一堵墙,只不过里面这道墙比外围要矮出一丈来宽,墙面上嵌着一排门窗,墙头斜搭着瓦楞,原来是座回字大院,专供搬迁户临时居住。
    薛支见那一排门板窗,破的破残的残,窗花间,梁顶上都挂着蛛网,显然是许久没人打理。也不进到内院里,只靠着墙就地盘坐,斜倚了龙头杖,取下肩上的干粮包拆开,拿出馒头果腹。
    吃不到一半,院门处又进来一人,是个头发半白的老妪,一手夹着陶土罐子,一手拄着拐杖,颤巍巍往里走,见院里坐了个人,惊呼起来,“喝!咋跑来个大和尚!”
    薛支收了包裹,起身行了一礼,道,“叨扰了。”提了龙头杖要走。
    那老妪连着“哎哟”三声,哀声叹气地抱怨,“瞧瞧眼下的出家人哝,都是些啥德行?老人家受累也不来帮忙,没瞧见似的,苦了我这把老骨头,还是个和尚咧,咋半点儿慈悲心肠都没有?”最后一句话回头扯着嗓子,就像是特地说给薛支听的。
    薛支一只脚已跨出门槛,听她这么一嚷,又收了回来,走到她身后问道,“不知老前辈有何需要小僧相助?”
    那老妪嘟哝,“还算你这和尚长心。”转身把陶罐子塞出去,毫不客气地下命令,“来,帮我把它抬进屋里。”说着朝左边走到第三户入门。
    小屋约有一丈见方,泥砖墙壁,左手靠墙放着一张木桌,另有两条长凳塞在桌肚里,桌旁靠窗安了个土灶,右手泥台子上叠着锅碗瓢盆,台下一口水缸,当中架了一张圆木拼成的床板,板上铺了床单被褥,布边线头纠结成一团,全皱巴巴的,看起来破破烂烂。
    那老妪从缸里舀了一勺水就瓢喝了解渴,喝完往铺子上坐定,喘息片刻,招手叫薛支进屋,拍拍手边的泥台子,使唤道,“就放这上边。”
    薛支依言照做,把陶罐摆在台子上,转身要出门,那老妪拎起拐杖往前一插一挑,拐杖头就绞住了薛支的袈裟。
    薛支停步回头看去,听那老妪道,“你这和尚倒老实,来,坐!”把拐杖抽出来朝桌肚底下一掏,抬了条长凳放在薛支身后。
    薛支见她用细细一根拐杖就将长凳托得四平八稳,手连抖都没抖一下,与进门前判若两人,分明是有功夫底子的人,何以初时要装作年迈体衰的模样?
    他寻思在心里,表面上却不露声色,道了声谢,把龙头杖夹在腋下,缓缓坐下来。
    那老妪指了指他肩上的干粮袋,“方才是老身扰你进餐,这会儿歇下来,正好给你吃完。”
    薛支也不客气,合掌一礼,拆下食袋,拿出那半个馒头吃将起来,边吃边暗里打量屋内陈设——床铺上的棉被褥垫虽破旧却干干净净,叠放整齐,泥台子上的锅碗瓢盆也洗得发亮,盛在一个大盆里,桌面灶台上均无灰尘堆积,灶下还堆着柴禾,乍一看,确是有人常住常打理的样子,但往细处想,这破大点儿地方,整理的像是随时迎客一般又略显刻意。
    就在薛支心中思量之际,那老妪端起陶罐,起身走到灶前,把罐子放在灶头,抄起边上的火镰子和火石敲击,打出火花后晃燃了火折把灶下升起火,推开窗子,拿蒲扇加大火势,边扇边说,“老身前天上的交市兑钱,下集里称了二钱新芽儿尝鲜,为这芽尖子还特意赶到甘泉去打了泉水,你这和尚今儿算是赶对时候了,有现成好茶汤吃。”
    说着从褡裢里摸出一角纸包,拆开来一看,纸上堆着一撮金灿灿的叶芽,芽边内卷,窝成上圆下尖的漏斗形状。
    薛支听了她的话,心中疑窦更深。
    她说的交市附属于西境最大的贸易港口——凤栖港,地处乌江源头,东临江东乌东县,北临北境大城恒郡,是三境商品互市的主要交易地,虽说那地方因互市而繁荣更胜都城,在地理位置上却属于边境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