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09页
    但无奈的是,全国拖后腿的企业太多了。
    “还是不够狠心。”宋幼湘看向李教授,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国家这个保姆式的大家长,和我国传统的父母一样,放不开手,真正叫孩子们去独立。
    “上面的意思是,再观察一年。”李教授自然也是知道症结所在。
    说完,李教授把宋幼湘的报告拿出来还给她。
    这份报告,并不适合现在拿出去,它太犀利了,足以刺痛人心。
    宋幼湘平静地接过报告。
    虽然报告被退了回来,但比宋幼湘交上去的可厚多啦,翻过去一看,是许老等人写的评语。
    一页,两页,三页……
    看到每一份评语后面的署名,宋幼湘有些意外地抬起头来,李教授笑着看向她,“老师他们非常肯定你,你看看最后一页。”
    宋幼湘还没有翻到最后一页,因为评语实在是太多了。
    最后一页是单位两段评语,字体遒劲,宋幼湘目光落到最后的签名上,这次不仅是意外了,而是震惊。
    这位是主管全国经济改革的部长签名。
    “开学后,上级对你有新的安排,你要做好准备。”李教授笑着看向宋幼湘。
    宋幼湘眼睛眨了眨,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
    李教授没有多留,他起身的时候,还特意单独跟姜沪生说了几句话。
    问到姜沪生现在的情况,知道他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后,主动问他有没有想法工作。
    姜沪生当然想工作,但是他对自己没有自信,而且他的病,对他有太多的限制,他根本就不敢奢望。
    “你是有才能的,如果你想工作,我这边给你安排。”李教授认真地说。
    前面十年,各单位不知道进去多少驻虫,好多人靠着关系进单位,结果连基本的资料都处理不明白。
    不然他们也不会从学生里抽调人手去工作。
    “教授,沪生哥七七年高考,是直接考上了研究生。”宋幼湘适时在后头补充。
    姜沪生下乡后并没有放下学习,他是恢复高考后,少数直接考上研究生的。
    李教授看向姜沪生,“那我回去就写申请了。”
    姜沪生心里有两股力量在对抗,一个力量在嘲笑他不自量力,拼命贬低他,一个力量告诉他,试一试,去试一试。
    最终,在宋幼湘目光的鼓励下,姜沪生咬牙开口,“行,麻烦您了。”
    李教授带着郑向阳离开,宋幼湘这才有时间回书房仔细看报告后头的评语。
    其实在这份报告之前,宋幼湘还写了一份“完美”的报告。
    但最终,她选择了从心。
    第六百九十四章 贫穷
    看完全部评语,宋幼湘明白了报告被退回来的原因。
    虽然各位写了评语的教授和领导,都对她的报告给予了肯定,但这时候,稳定才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宋幼湘没有气馁,就像她之前想的那样,任何时候的任何决策,都是基于当时社会现状和矛盾,做出的应对。
    而在变革之中,原也就有改革、保守和中立之分。
    即便是内心倾向改革的领导,在看到数据汇总后,再做决定也要再三斟酌,有所妥协。
    “有起就有落,路不走到尽头,谁也不知道下一步是泥泞还是坦途。”姜沪生进屋,看到宋幼湘在发呆,忍不住轻声劝解。
    虽然说出这样的话,但姜沪生心里却是悲观的。
    泥泞又如何,坦途又如何,人生这条路,高开低走,怎么走也走不到尽头。
    “啊!我突然想起邮局还有几样年货没来得及买。”宋幼湘突然大声道。
    姜沪生一愣,思绪被迫终止,表情发蒙地问,“要买的东西多吗?我去推自行车。”
    他精神上是生了病,但有手有脚,宋幼湘他们也没太把他当病人对待,除了他去医院的时间,在家里时一样是要分担家务的。
    这让姜沪生的心理负担降到了最低。
    所以有任何事的时候,他都会主动帮忙。
    宋幼湘快步把报告收起来,大声回答他,“多多多!快快快,你去推自行车,顺便再算算这几天的支出。”
    姜沪生一点都没有发觉到,当他的脑子被数字占据,手上要活要干的时候,他就没有时间去想那些反复缠绕在他心里无解的问题。
    感觉到自己有用,也是让人很有成就感的。
    集贸市场上热闹得很,到处都是人,采购的多是有余力的职工,进到集贸市场的,看穿着打扮,大多是郊县的农民。
    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群体,是返城知青。
    宋幼湘走着看着,虽然被浓郁的过节气氛感染,但也有对年后就业形势的忧虑。
    大量返城知青的问题问题没有办法解决,一定会滋生更多的社会问题。
    宋幼湘挑剪纸窗花的时候,姜沪生遇到了麻烦。
    他被两拨人给缠住了,扯着他车龙头的,是穿着麻布衣,挂着麻布袋,拿着破碗和拐杖的叫花子,拽着他胳膊的,是泪水涟涟的崔冬麦。
    宋幼湘一拍脑袋,她光记得隔两天打电话问师母那边的情况,忘了这边看守所还关着崔小春母子和崔冬麦。
    “……我我我,别扯,别扯,要撞到人了,别……”姜沪生被扯在中间,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