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完,她把手里拿着的报纸摊开,“程记者写的文章见报了,昨天上的报纸。”
没办法,这时候交通不方便,昨天的报纸,今天就能拿到,已经算是早的了。
王臹眼睛一亮,忙接过报纸仔细看起来。
“数字都是仔细较对过的,每一笔开支的出去都有票证记录。”宋幼湘指着报纸对王臹道。
王臹点头,他对宋幼湘的工作还是很放心的,他现在就是担心见报后,会不会订单再次像之前那样,纷至沓来。
“这是什么?”看到后头一排单位名称,王臹都愣住了。
宋幼湘一看就笑了,“这几家单位是除了下订单外,额外打款支援爱心事业的单位,都是咱们省的几家单位,我跟程记者说了许多好话,把它也登上去了。”
她可不是把工作做在事后的,款项到位,购书捐赠后,都拉了横幅拍了照的,横幅的钱她自己掏,还都写了感谢信寄去他们的上级单位。
王臹赞许地看了宋幼湘一眼,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些单位的名次大有文章,前面几家企业,都是对未来食品厂的发展有益的。
“大家合作共赢嘛。”功利怎么了,这个世界上,哪个人不功利,对自己有益的事为什么不干,她又没有侵犯到他人的利益。
就是动了点小心思而已。
“谁还能管排名前后,名字上了报纸,他们就都得感谢咱们。”宋幼湘对这时候纸媒的影响力是很信任的。
食品厂是最受益的,对这些单位也会有十分正面的影响。
王臹觉得宋幼湘这事办得很不错,但那个程记者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
“没事,程杨希望我们能按着今年的标准外,可以精准助学。”宋幼湘对这个要求没有任何异议,何况程杨所在的报社会负责绝大部分的前期工作。
只要经过核实,需要助学的孩子家庭贫困而失学,都能得到她们的帮助。
至于范围,那肯定是先从平江县开始,再往市省幅射。
这是一项非常长期的工作,宋幼湘上辈子没少看新闻,要知道国内还有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新社会的,就是在十几二十年后,贫困都无处不在,何况是现在。
宋幼湘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尽量把这项工作的基础打牢,打结实,希望五星食品厂,能够在这一条路上,尽量走得更远。
宋幼湘最开始冒出福利票的想法,是多方面的因素催生,有明年高考,公社学校,替食品厂打开局面等等等等原因。
但现在因为有诸如程杨这样热血的青年在,宋幼湘不介意为此奉献自己的热情和精力。
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普及基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国家以后也会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王臹对此不会有任何意见,和以前王老支书一直支持大队的孩子读书,希望光宗耀祖不同,他希望孩子们多读书,是能够摆脱愚昧。
这件事在厂队联合大会上,几乎是全票通过,到公社那边,也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倒是程杨那边的工作,还没来得及开展,就遇到了些麻烦。
“我不同意啊,你在省报的工作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跑到穷乡僻壤里去,你要是敢去,我就敢上吊!”程小姨死活不同意程杨的决定。
程杨从小就是程小姨带大的,两人虽然是姨侄,但实际跟亲母子没有太大的区别。
小姨父也是不赞同,但他知道程杨的理想,只私下劝他,“你小姨血压高,你别气她,这事太过突然,你要给她一个接受的过程。”
除了家里的阻力,单位的阻力也很大,程杨特别想找个人喝喝酒,纾解一下心中的苦闷。
他脑子一热,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人已经在去往平江县方向的列车上。
大概是跟宋幼湘沟通过于愉快,她对他的想法十分支持,程杨现在特别想跟宋幼湘说一说。
不过列车走到淮市,程杨又下了车,买了返程的票,老老实实地回了家。
果然,一到家,就见着他小姨坐在那里抹眼泪,“你要实在想去,可以,你把终身大事解决了,生个孩子给我带,你愿意干什么去,我都不拦着你!”
--
作者有话说:
大家元宵节快乐~
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香
结婚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程杨觉得他小姨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但程小姨身体力行,接连给程杨安排了几场相亲,证明她是认真的,而且是一定要把这件事办成。
“不是,小姨,这没有感情基础怎么结婚?”程杨都傻了,莫名其妙见了两位后,他赶紧喊停。
事先他都不知道是相亲,被他小姨喊过去,见着人了才知道。
程小姨可不管,她兴致勃勃地从包里抽出两张照片来,“这两个女同志怎么样?你小姨夫单位今年新来的女同志,年岁跟你还挺合适的。”
照片都是程小姨千辛万苦弄来的,这时候照相虽然风靡,还并不普及,没人会因为要相亲随手拿出好看的照片来。
“……”程杨无奈地看着照片里两位圆脸大眼睛的姑娘,收回目光,委屈地看向自己小姨。
程小姨拍了他一下,“反正我话放在这里,要么结婚生子,之后我随你去干什么,要么老实在省报呆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