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住在刺桐城郊的红花村里,离刺桐城不算远,在回去的路上,苗叶与伍小鱼看到了许多背着斜挎包的孩子。
她们都明白,这是小学堂的孩子放学了。
伍小鱼看着苗叶羡慕的目光,她捏了捏怀里的钱,想到一会回家要面对的事情,顿时火从心中来。
伍小鱼与女儿没花多少时间就到了红花村的房子里,现在都是水泥路,好走。
刚走进院子,她那憨厚的丈夫苗谷就上来替他们母女接过东西,尽管他自己干了一天农活也累的不行。
随后苗谷的娘走了出来,一双精明的眼睛里写满了刻薄。
“都回来了怎得不交家用?”
伍小鱼忍住火气将今日卖包子的钱拿出来,数了一半给苗谷的娘。
苗谷的娘认真的看她数了,又伸手想要去拿。
伍小鱼赶紧将钱袋收起来。
“娘,说好的只给一半的,多了你可不能拿了。”
苗谷的娘手里落了空,冷哼一声。
“我知道你近来生意好,赚的多,多交些怎么了,谷子可是家里的老大,他弟弟他不得多帮衬些?而且我孙子今年上小学了,花钱的地方可多了,得买些好的衣裳,好的文具,不能让他的同学笑话。”
说起自己的孙子,苗谷的娘忍不住露出自豪的神情,那表情仿佛再说。
那可是孙子,带把的,能传宗接代的。
一提起这个伍小鱼就气不打一处来,苗叶到了6岁可以上学的年纪时,这个老太婆就以家里没钱各种理由不让,偏偏那时候她也没出去摆摊挣钱,这件事只能作罢。
后来她开始摆摊卖包子的时候,苗谷弟弟的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却马上就被送去上学了。
伍小鱼这才醒悟过来,自己可真傻,每天和丈夫天不亮就起来包包子,那苗谷弟弟和他媳妇一次都没帮过,偏偏自己每天卖包子的钱还要上交一半。
美名其曰家用。
其实全被苗谷的娘拿去补贴了她的小儿子。
伍小鱼没有接话,而是冷冷的牵着女儿回去了。
苗谷的娘又在后头说着什么。
“你这个做伯婶的干嘛对苗仓小气,苗仓是男孩,将来你和苗叶不都靠苗仓这个弟弟吗?”
伍小鱼更气了。
于是她将气全部撒给了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丈夫千好万好,偏偏有一点,太有担当,认为自己身为长子,凡事都吃点亏没什么,所以苗仓先去上学,他也一直没说什么。
伍小鱼冷冷的说道。
“苗谷,苗叶都8岁了,你还送不送她去上学了?”
“娘说阿叶是个女孩子,就留在家里帮忙,等将来……”
伍小鱼将枕头丢在苗谷的身上,尖声说道。
“就等将来嫁人,生孩子,做个农妇?”
苗谷连忙摇头。
“我和娘说了,要让阿叶去上学的,但是你知道的娘毕竟年纪大了,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等爹回来了我去找爹,他会同意的,毕竟我们手里也没有余钱让阿叶去上学。”
伍小鱼真的受不了了,每日卖包子的钱要交一半,剩下的她们一家三口还要用,每日卖包子的时候她都会带苗叶吃些好的,让她补身体,若是买肉回来自己做,她的女儿能得一口肉吃都是好的。
苗谷见伍小鱼还在生气,便出了门去找了自己的爹,但是过了一刻钟,他就回来了。
面色不是很好。
“爹说他近来身体不好,手里的钱要留着去医馆看病。”
伍小鱼冷笑一声,她早就料到了,只有苗谷还对他的爹娘心存幻想。
不过没关系,她的钱快攒够了,很快她的女儿也可以穿新衣服买新文具去读书了。
“我多干点农活,等开春了多卖些粮食,我总能送阿叶去读书的。”
伍小鱼转过头去,心里想着。
等他攒钱,猴年马月去了。
就在二人冷战不说话的时候,院子外头传来了敲门声。
伍小鱼看到苗谷就烦,索性去开门。
门口是两个拿着纸笔的小吏,天天在刺桐城卖包子,小吏的穿着打扮她还是认识的。
伍小鱼转变了情绪,试探的问道。
“这是来丈量土地还是?”
只见那两个小吏摇摇头,说道。
“这是苗勇的家是吧,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孙女一个孙子?“
伍小鱼点点头。
那小吏又问。
“请问家中两个孩子可到了上学的年纪,有没有去上学呢?”
伍小鱼眼睛转了转,快速的回答道。
“孙女早就到了上学的年纪了,但是没去,孙子上学了。”
那两个小吏仿佛习以为常这样的回答,这样的人家在各种村子里太多了。
“女帝陛下颁布的新政,在安宁,宛城,刺桐等城市实行三年义务教育,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读小学堂免费,只要想读都可以去。”
伍小鱼不由得瞪大眼睛。
“两位小吏大人,这是真的吗,这……”
“快点把你们家的人都叫出来,我们要宣传的。”
于是苗谷的爹和娘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行,苗叶要留在家里干活的,就算读书不花钱了,让她去读书也是亏本的买卖。
那两个小吏似乎早就习惯了这样的人,只是淡淡的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