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絮走到栏杆边,右手下意识搭在栏杆上,摸到了一手的灰尘和木屑,她低头,轻轻一捏,横杆上就出现了一个指印。
她转头向仇子锡:“这座塔有些年头了吧。”
对方点点头:“对,据周边的村民说,有几十年的历史,我加固了一下地基,便拿来用了。”
杭絮转向塔下,望向角度正好的江面,心中便隐约猜到这座瞭望塔是谁的手笔。
岑玉堂缓了一会儿,也来到栏杆边,看到了浊流滔滔的江面,以及江岸两侧同样恢弘无比的堤坝。堤坝依岸而建,下宽上窄,即使身处高塔,依旧看不见它的尽头。
不知何时下起了雨,风也渐渐猛烈,不时有风掀起巨浪,狠狠拍击在堤坝上,而堤坝岿然不动,正如以往五十年每一天它所经历的那般。
他喃喃道:“这坝是谁建的?”
“五十年前,一位叫李冰的太守,带领扬州百姓。修建了这座堤坝。”,杭絮回道。
岑玉堂双手按在栏杆上,探着身子,想看清堤坝的全貌,上半身被越发猛烈的大雨淋湿,却丝毫不觉。
“有这样一座堤坝,怎么可能会出现洪涝?”,他似乎在自己问自己。
又忽然回头看向仇子锡:“洪涝是几年前出现的?”
对方一愣,接着给出了准确的信息:“五年前出现小型的洪灾,但并不威胁民生,而后越来越大,今年是最大的一次。”
他长袖一挥,指向扬水对岸,又问道:“东岸的陆地,是什么种类的泥土?”
仇子锡斟酌着回答:“东岸陆地少,大部分是山脉,什么种类的泥土都有,倒是不好下定论。”
“如此吗?”,岑玉堂点点头,细眉拢在一起,显出十分的认真与思索,接着做出了一个众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毫不犹豫地转身,跑下高塔,众人拦都来不及,就听见一阵“咚咚咚”的声音,接着他的身影出现在塔底。
仇子锡急忙探出身体,大喊:“岑郎中,你要做什么,雨下大了,带一把伞去也好!”
可对方恍若未闻,银绿色的身影在瓢泼的雨幕中微微扭曲,几乎要融入雨景中,他向坡下移动,来到扬水岸边的湿软的滩涂地上。
杭絮实力最好,眯起眼,隐约看见这人频繁弯腰,像是在捡什么东西。
许久,他才回头,慢慢走上坡地,又重新来到瞭望塔。
此时的他与今早的形象截然不同,原本崭新的袍子被大雨淋得湿漉漉的,紧贴着身体,下摆溅满了泥点,一双绣着银线的靴子被黄泥糊了个严严实实。他抬起头,露出被雨浇得惨白的脸,几缕长发黏在脸颊,似乎下一刻就要晕倒,
仇子锡被他的模样吓到,过去扶人;“岑郎中,你怎么样了。”
只是扶上他的手时,却碰到一股湿黏的触感,太守低头,看见手掌沾了一点黄泥,又看向岑玉堂的双手,这才发现对方两只手都沾满了泥土,正在滴滴答答向下滴着泥水。
他惊讶道:“岑郎中,你这是?”
岑玉堂勾唇笑起来,这是一天来他第一次笑,修长的眉眼扬起,比冷着脸更显出十倍的倨傲,他抬起手,向众人展示手上湿软的泥土:“扬水两岸泥质不同,东岸多山,为坚石,难以撼动,西岸为滩涂,泥土松软。”
“并非两座堤坝无用,盖因扬水冲刷西岸数年,带走泥沙,地势日渐平缓,导致水道西偏,春汛来时,与堤坝相错,方才导致水涝。”
“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水道中间加筑一座堤坝,以作分水之用,将西岸之水分流到东岸。”
杭絮心中一跳,这位年轻郎中的话语,忽地与那日老人所说重合。
第46章 小人之心
“扑通”
岑玉堂倨傲的神情并没有维持多久, 便跪倒在地,木制的塔顶发出一阵“吱呀”声,他的身子还在摇晃, 下一刻就要栽在地上。
“岑郎中!”
仇子锡手疾眼快, 弯腰扶住岑玉堂, 手背下意识贴在对方的额头,接着惊讶起来:“怎么这样烫。”
年轻的郎中并未完全晕过去, 还存着些意识, 发出微弱的气音:“一点发烧罢了……”
说罢,头一歪, 这回是彻底晕过去了。
*
回春堂。
孙大夫将岑玉堂身上的银针一根根取下, 搁在盛装的瓷钵里,又将两根手指搭在他的腕上诊脉,良久,舒了一口气。
接着转过身,对等待的一干人训斥道:“怎么这么晚才送过来,再烧一会儿,说不定会危及神智,我救得回来, 人也毁了!”
仇子锡也叹一口气, 无奈道:“是我不对, 同岑郎中相处一天,竟没有看出他发了高烧, 还任由他淋雨。”
“淋雨倒没什么,”孙大夫回道,“寒气骤然入体,才激得他晕倒, 泡一泡热水,再喝几贴驱寒药就可。”
“淋雨对他反倒是件好事。”,容琤忽然道。
仇子锡将脸转过来:“王爷此话怎讲?”
“如果不是他跑下去被淋了一通,也不会晕倒,被送到孙大夫这治病,发烧不知要撑到什么时候,那样烧坏脑子的机会可就大了。”
杭絮补充道,容琤想到的,她总是也能想到。
仇子锡看着病床上脸色苍白之人,即使在昏迷中,长眉依旧微蹙,发了一整天高烧,也是一幅倨傲的神情,让人看不出分毫异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