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344节
    常泰松了一口气:“臣上岸就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吓坏了,就想着赶紧进宫护驾。”
    常泰顿了顿,苦笑道:“现在冷静下来,臣才发现,臣一个人急匆匆进京,好像也没法护驾?臣怎么把兵全丢到岸边,连个护卫都没带?”
    康熙哈哈大笑:“你要护驾,好歹多带几个护卫,说不准还能摸进皇宫里把朕救出来。你一个人来不是送死吗?”
    常泰自嘲:“或许臣能进宫伺候皇上,和皇上一起困在一处,等太子和直亲王来救?”
    康熙再次哈哈大笑,给常泰夹了一大筷子肉:“闭嘴吃肉吧,朕怎么会有你这么蠢的小舅子。”
    太后也被逗乐了。
    她明白了,索额图是,常泰也是。仁孝皇后一家子都很有趣,怪不得能生出太子那么好的孩子。
    常泰也不拘谨,皇帝让他赶紧吃肉,他就埋头苦吃。
    太后年纪大了,吃了几筷子就回去休息。
    康熙继续和常泰吃肉,还开了两瓶葡萄酒,两人也不用酒杯,就对着瓶口吹。
    康熙这才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告诉常泰。
    常泰叹气:“就算不是折损一半,折损两成,也足够心疼了。”
    康熙脸上的笑容淡去:“嗯。那些都是朕培养的将领,别说两成,就是一成、半成,朕的心啊,都痛得不行。你看看这内城,几乎有一半的人家都挂起了白布。”
    所以康熙这次大开杀戒,朝中没有太多人反对。
    直亲王胤禔率领的以新军为主力的中路军中,确实大部分都是勋贵和官宦子弟。他们也是大学中第一批优秀学员,将来都是能领兵作战的人。
    “朕本来让赵良栋随军出战,但他老了,病了,回到了京中给朕出谋划策。他知道因八旗进军延误导致中路军折损两成之后,病就更重了。你好好休息一日后就去看看他。”康熙黯然道。
    常泰也神色黯然:“是。”
    大学第一批学员很少,优秀学员都是赵良栋和杰书手把手教的。
    这一些人,对赵良栋而言,不仅是学生,也是弟子。
    弟子弟子,其感情和儿子也差不多了。
    听闻自己许多优秀弟子死在了战场上,原因不是残酷的战斗,竟然仅仅是因为八旗延误,救援迟迟不到的疲战,赵良栋在病中都在写折子弹劾福全和常宁。
    在砍头的时候,赵良栋让家人把他扶到法场上,不断一边哭一边吼着“该死,都该死”。
    康熙亲自来法场监督,亲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头落下,心情毫无起伏。
    当听到、看到赵良栋悲愤的嚎哭之后,康熙才心情大恸,忍不住落下来泪来。
    不仅赵良栋。因年纪太大,本应该和杰书一起去归化城待命,但被太子劝回家中养老的岳乐也大病了一场。
    身为宗王,岳乐居然为了这些学生,走到了呼唤废八旗、建新制的最激进的一面。
    还有许多曾在北京大学授课任教的官员,都振臂疾呼这些人死有余辜,应该死得更惨一些,死得更多一些。
    福全和常宁闭门不出,愁得不行。
    他们现在出门都被骂,哪还有仗打赢的喜悦?
    常泰知道太子和直亲王不但没事,还很快活的时候,客观评价道:“裕亲王和恭亲王这次其实错误不大。非要说有错误,就只是无能而已。”
    康熙冷哼:“大将无能,就是最大的错误。”
    常泰心里道,他也这么认为。但在嘴上,他还是为裕亲王和恭亲王说了好话,安抚康熙因兄弟没用而生出的郁闷。
    “剩下的新军经过了这次洗礼,回来后可以直接进入八旗军队担任将领。”常泰道,“只有经过残酷战争的将领,才能磨砺出才华。这对皇上来说,其实也不能算是坏事。”
    康熙白了常泰一眼:“朕知道。朕还是心疼。说来,你海军中也培养了不少人吧?先拿来给朕用用,朕砍了太多人,一时间找不到足够的人替补。你的人先补个位,等保成和大阿哥回来再换人。”
    常泰道:“海军是大清的海军、皇上的海军,皇上想要人,臣这里有个名单,都是经过厮杀磨砺出来的好人才,该到岸上历练历练。”
    康熙点头:“说的也对,该轮换历练。新军的人回来,朕把他们先交给你,你带到国外历练历练。朕的将领,不知道国外的形势可不行。”
    说到这,康熙有点郁闷:“朕也想去。你说让太子监国,朕出国逛逛如何?”
    常泰嘴角抽搐:“太子会抱着皇上您的大腿嚎哭。”
    康熙叹气:“太子出访外国的时候曾说,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朕也想啊!要不朕去当太上皇,让太子提前继位得了。”
    常泰无语。
    这话他哪敢接?但康熙和他私下唠嗑,他还不得不接。
    “皇上若是要当太上皇,臣也把海军将军的职位辞了,给皇上当护卫,一起到处逛逛。”常泰淡然道,“身上有了海军将军的职位,臣在国外也不自在。到时候皇上与臣可扮做富商,也可扮做海盗,一定会非常有趣。”
    康熙说出当太上皇的时候,就自知失言。
    虽他心里有这个想法,但不应该告诉别人,更不应该和常泰说。
    常泰虽是他挚友,但也是太子的舅舅。提前传位的话太敏感,传出去后,常泰会非常为难。
    他正想用什么话把这个话题岔过去,没想到常泰自然而然地接话。
    康熙乐道:“你在外面跑了这么久还不自在?”
    常泰道:“臣身后有太多将士,还有大清,走的每一步都要思索许久,当然不自在。臣不敢长时间离开船上,外国那些人也不敢让臣长时间待在岸上。”
    康熙叹气:“那确实是很苦。不过到时候你不帮着太子继续管理海军,太子多麻烦啊。”
    常泰道:“现在臣的海军中已经有许多厉害的年轻将领,新军中也有许多厉害的年轻人。这些人都能替代臣的位置。臣累了这么多年,皇上都休息了,臣也要休息。”
    康熙哭笑不得:“你就懒吧。好,若是朕当太上皇,你也跟着朕一块儿去微服私访去。”
    常泰笑道:“一言为定。”
    两人在酒后定下这不靠谱的约定,常泰在宫里待了一日,没有回府,而是骑马出城找自己丢下的军队,整顿好之后,才带着一队可以推荐给康熙的人重新回京。
    这群人被康熙安插到八旗中整顿八旗军纪,八旗军队见新官到任,提起的心暂时放下。
    至少这表明八旗不会立刻被废掉,他们还是有粮饷吃。
    常泰回京之后,京中就更平静了。
    谁都知道常泰就是皇上的卫青,而太子却不是那个蠢货戾太子。
    皇上有了常泰率军驻扎京中担任护卫,勋贵们蠢蠢欲动的心都只能暂时平息。
    康熙十分嚣张地让常泰换上了侍卫服,每日带着常泰这个侍卫招摇过市,就差没在三伏天还扇着的折扇上写着“有本事就反了朕”啊,看得不满康熙的勋贵牙直痒。
    谣言传得太快,不仅常泰快马加鞭进京,杜立德也拖着病躯进京护驾。
    康熙又感动又无奈。
    他指着常泰的鼻子道:“前有你单人匹马进京护驾,后有杜师傅杵着拐杖进京护驾!要给朕护驾的人怎么都一点用也没有!你们这不是给朕护驾,是给朕陪葬吧!”
    常泰就当没听见,装哑巴不回答。
    杜立德见康熙精神很好,还会开玩笑骂人,松了一口气:“若真是如此,那么臣也只能给皇上殉葬了。”
    “好了好了,别说不吉利的话。既然来了京城,就好好让御医看一看。”康熙看着杜立德的身体状况,担忧极了,“太子无事,他和直亲王将准噶尔平了,变成大清的伊犁州,现在正在伊犁河谷建造伊宁城,以后大清会在伊宁城驻兵。”
    杜立德抚了抚胸口:“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康熙安抚道:“杜师傅暂时歇着,若身体好了,也可去大学看看。现在大学越来越热闹了。”
    杜立德笑道:“好,臣一定去看看。”
    送走杜立德之后,陈廷敬又来求见。
    他这次给康熙带来的仍旧是谣言的消息,而这次消息则不是站在太子这一边了。
    “屠杀准噶尔的不是外国雇佣兵,而是太子?太子屠杀准噶尔王公和平民,还将罪责推到外国雇佣兵头上?”康熙气乐了,“朕不说太子去杭州砍了一批造反的人都哭吐了得有多善良到愚蠢,就说就算屠了又如何?准噶尔王公不该屠吗?这是战功,哪需要太子推到旁人身上?”
    陈廷敬听康熙如此说,松了一口气。
    他听到这个谣言的时候,也担心是不是清军又屠城了。
    陈廷敬倒不是怀疑太子。他知道太子做不出这种事。但太子可能只是督战,而他认为直亲王定是能做出这种事。
    太子不希望屠城,直亲王屠城之后将罪推到外国雇佣兵身上,太子可能也被骗了。
    现在皇帝的话让他冷静下来。以太子的智慧,不可能任由直亲王乱来,也不可能被直亲王蒙蔽。
    想当年太子领着他们出海,直亲王到处惹是生非,太子也能把直亲王拉住。
    陈廷敬道:“准噶尔王公死有余辜,谣言多是从平民入手抹黑太子和直亲王。臣请领一队官吏前往支援太子。新建的伊宁城需要官员,太子也需要臣等文人的笔杆子为太子澄清。”
    康熙本正生气,听到陈廷敬的话,气都被无奈没了。
    他先让陈廷敬坐下,然后才好声好气道:“陈子端啊,你刚从罗斯国回来,朕正准备重用你,你怎么又要往外跑?这京城中有谁追赶你吗?其他官员都削尖了头想要来京城,就你总想出去,而且还不是担任什么封疆大吏的官职。”
    康熙是真的不想让陈廷敬再往外跑了。朝廷里也缺又能做事还符合他心意的能干官员。
    文渊阁大学士的位置,康熙都给陈廷敬准备好了。待陈廷敬在六部转一圈,就可以进文渊阁大学士,成为民间俗称的“相爷”,康熙的心腹。
    而陈廷敬自从跟着太子出了一次海外之后,就闲不下来。
    他连地方官都不想做,就戴着一顶使臣的暂时官帽东跑西跑,原本一个朝廷大员,居然连实职都没了。
    康熙看着就觉得暴殄天物。
    陈廷敬认真道:“臣做官,一是要报效皇上,造福百姓;二则是为了光宗耀祖,青史留名。朝中的事,翰林院许多大臣都能做。而海外的事、边疆的事,恕臣自负,非臣莫属。臣做非臣莫属的事,更能为皇上效力、为百姓造福,也更能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康熙无语。
    话是这么说,但人人都想要荣华富贵当大官,你陈廷敬则……
    “好了,你都说到这份上了,朕怎么阻拦你?”康熙道,“你要去伊犁就去吧,多带点东西给太子。以他的性子,不把伊犁的事理顺,城的基础建好,他肯定不会回来。你要多劝他别累着自己。八旗的事和外国的事,朕会操心。”
    陈廷敬兴奋行礼:“臣遵旨!”
    看着陈廷敬兴冲冲走了,康熙扶额:“常泰啊,汉人中不缺陈廷敬这种不慕权贵,只想着为国为民的能人志士,朕真的羡慕汉人。”
    常泰板着脸道:“皇上,您这就说错了。现在哪有什么汉人满人,都是大清人,都是皇上你的臣子。而且就算皇上非要分满汉,难道臣比不上陈廷敬?”
    康熙失笑:“好好好,你说得对,没有什么汉人满人,只有大清人。还有,你吃什么醋啊,你是朕小舅子,说不慕荣华富贵,你不心虚吗?”
    常泰道:“臣是皇上小舅子,怎么就不能不慕荣华富贵了?出身又不影响臣的品行。”
    康熙沉默。
    虽然常泰的品行确实不错,但听常泰自己吹嘘自己,康熙手怎么这么痒呢?
    ……
    冬天单调,春暖花开的日子在胤礽的感知中来得非常快。
    他还没休息够,伊犁河谷的冰雪就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