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珊倒是没什么意见,直接就吩咐了玉娘芬娘去准备,明天请村里人吃饭。
庆祝倒是其次,也着实是村里很久没热闹过了。
而且村里现在读书的孩子们多,苏石头和韩小山又正好考了童生,也算是给他们树个榜样,也好让他们有个奋斗的目标。
当然了,考上童生并不算什么,接下来还有秀才,考了秀才才是有了生员资格,未来才可能会加官进爵。
可不管怎么说,童生都是迈出了第一步。
而村里很多人家却根本没想过这第一步,让孩子去读书也不过是因为村学免费,再加上如果家里有孩子在村学读书,窑厂每年就会多发一套笔墨纸砚。
就是冲着这个便宜去,村里才不少人愿意送自家孩子去读书。
可也就是冲着认几个字去的而已。
第二天,苏红珊家门口,大锅就架了起来,村里头不少妇女都过来帮忙。
大家伙儿一起忙碌着,中午的时候,够整个村子里吃的宴席就做了出来。
开席之前,村长就先上去说了一通鼓励的话,紧接着就道:
“托了苏东家和韩东家的福,咱们村现在情况比以前好很多了,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的比以前好了……苏石头和韩小山都考了童生,日后就是秀才,说不定日后也能去朝廷做官,到时候咱们向阳村可是秀才老爷甚至是官老爷的家乡,肯定是要与别家不同的……”
村长一番话下来,就进入了正题:
“咱们村也有不少孩子在读书,既然读书了,咱们就冲着中举去,所以我决定,以后咱们村里每考上一个童生,就奖励二两银子,考中秀才,奖励十两银子,给秀才公做盘缠……”
村里人高兴的无不鼓掌,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孩子在村学读书的,就更是高兴了。
反正都是读书,日后去账房管账可以,考功名为什么就不可以?
考上秀才可有十两银子,若是真的考上了,可不止是这十两银子,未来还有可能做夫子,甚至从此一飞冲天也不一定。
就是考不上秀才,考上了童生也有二两银子。
再说了,有个童生的名头在,就是出去找活儿干也能找个轻松的活计啊。
何乐而不为?
村长的这一番话,可是让村里人高兴了好一阵子。
可有高兴的,自然就有不高兴的。
向阳村是靠着苏红珊富起来的,那一开始和苏红珊家不对付的,各种找苏红珊家麻烦的,自然就过的不如人意了。
大部分人家都有一两个在窑厂上工或者在化妆品作坊干活的,每月有固定的工钱,日子自然就越过越好。
而那些和苏红珊家不对付的,自然就没能去窑厂或者化妆品作坊干活了,还依然是过着以前的日子。
家里没孩子在读书,自然也不可能会有奖励。
这会儿一听村长这话,自然是不乐意的。
其中一人跳起来就道:“村长你说的好听,你先说说这奖励的银子是哪里来的?是不是咱们村的银子?如果是村里的银子的话,那也应该分给大家伙儿,凭什么用来奖励?”
第四百五十三章 眼不见为净
说话这人正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除了老苏家意外和苏红珊过不去的陈寡妇。
当初想不花银子娶苏红珊做他家儿媳妇,结果苏红珊被老苏家人卖给了韩大壮,从此就处处与老苏家人为难,也与苏红珊为难。
这些日子,看着苏红珊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她差点儿后悔死,时不时的就想当初若是他儿子娶了苏红珊的话,那过好日子的是不是就是他们家了。
可偏偏她家没银子,她儿子到现在也没娶上媳妇,她又一个寡妇,日子过的不可谓不艰难。
而她也是个嘴碎的,骂人一绝,直到现在偶尔还在院子里骂老苏家人,骂苏红珊,甚至是骂韩大壮。
而他家就母子二人,儿子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没能进去窑厂干活,成天逢人就说苏红珊不大度,之前那点儿事就能嫉恨这么久,凭什么别人都能去窑厂做工,就不让他去,还不是还在怨恨他们母子,还不是她苏红珊德不配位,被人说的好的跟个菩萨似的,其实心眼小的跟针尖儿一样。
可事实上,也就是他自己过不去而已,苏红珊根本就不记得有他这么号人物。
陈寡妇当初要给他取的是原主苏大丫,可不是她苏红珊。
等到苏红珊穿过来后,一心发家致富过好日子,哪里还记得这么号人物,更别说是专门给他使绊子了,更是不存在的事儿。
说到底,还是他自己不行,没能被选上而已。
村里人听他这么说,也都干笑两声,根本就没愿意搭话的。
后来,眼看着别人家日子越过越好,而他们母子二人却还在原地踏步,每天依然只能吃窝窝就红薯。
陈寡妇就指使儿子去县城里找了个活计,现在也是好几个月不回家一趟。
自从出去后,也就没往家里拿过银子,陈寡妇的日子过的反倒是不如之前了。
眼看着苏红珊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想,心里头也越发的不平衡。
这会儿一听村长说要奖励银子,她立马就想到了这银子是哪里来的,凭什么奖励给别人,如果是村里的,是不是应该拿出来给大家伙儿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