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引子 月球战争
    公元2022年,地球人口突破八0亿,印国超越华夏国成为人口第一大国;
    公元2051年,地球人口突破100亿,饥饿成为人类面临的首要难题;
    由饥饿引发的难民迁移逐渐成为众多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而在治安、就业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地球局部地区开始出现战乱,经过若干年的动荡之后,地球又逐渐恢复了平静,人类在开始反思的同时,又发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摆在了面前,那就是能源危机。
    何为能源危机?主要是指以石油为代表的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被人类快速消耗并枯竭所产生的危机,虽然人类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预言了未来会出现能源危机,并早早就开始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能源,但是现代经济与生活中仍旧不可避免的会大量用到石油等化石能源,即便电动汽车已经开始成为主流的交通工具,但航空、航海等远距离运输交通仍旧要消耗燃油,一些重型机械也离不开燃油,所以当中东地区最后一滴石油流尽之后,能源危机所带来的恐慌也开始占据了各国领导者的内心,寻找替代能源亦成为首要的任务,月球上的氦3资源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2069年7月,在人类首次踏上月球100周年之际,美国对外正式宣布,其在月球建设的静海基地已正式启用,并已实行自动采矿作业。在公布的电视画面中,可见到灰白色的月球表面上到处都是碎石和环形山,数个低矮圆形罐头外加几排长条面包状的建筑物聚集在一起俨然就是美国在月球上的静海基地,基地建筑物的外墙上随处可见usa的字样,一面僵硬的美国国旗从画面中一带而过,在一处露天的仓库当中,几支机械手臂正围绕着一辆巨形的履带车进行组装与焊接,数分钟之后,机械手臂停止作业并后撤复位,这辆巨型的履带车便是美国在月球上的全自动采矿车——阿姆斯特朗号,在全世界电视观众的注目之下,这辆自动采矿车启动了,同时画面中传来了一百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的录音:“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整个地球为之沸腾。
    阿姆斯特朗号主要通过核驱动和太阳能驱动,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可在行进中自动收集前方的月球土壤,并通过其自带的核反应炉形成高温完成对月壤的热处理,自动收集经高温热处理后月壤中释放出的氦3(he3)与氦4(he4)混合气,再将混合气压缩导入离心机中进行多重分离,从而完成对氦3的气化采集与提纯工作,经过提纯的氦3将被存储在采矿机尾部数个密封的氦罐当中。
    一个月之后,首批经过静海基地工厂提纯密封的月球氦罐被运送回地球,结合之前近一个世纪对月球氦3的研究积累,美国很快便宣布成功利用月球氦3实现无污染可控核聚变,将在美国境内修建数个核聚变发电站,并将彻底废弃燃油汽车,全面使用电动汽车,对于航空与航海等远距离运输设备,后续将通过最新开发的核聚变发动机取代燃油发动机。
    面对美国的大动作,同样具有登月能力的几个大国当然不能等闲视之,战斗民族俄国很快在9月也发射了自己的登月飞船,紧随其后的华夏国也在10月将自己的广寒5号飞船成功发射,重启了搁置数年的月球基地建设工作,华夏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却发展神速,很快便将之前未完工的月球基地建设完成,俨然有与美国和俄国三分月球的态势。
    2069年底,美国、俄国、华夏国三个航天强国均先后宣告了各自在月球上的采矿主权,虽然俄国和华夏国没有掌握像美国一样的自动采集月壤并提纯氦3的技术,但也各自利用自己的现有技术在慢慢的开采与提纯。
    印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当然不能输阵,于是在2070年初也紧急启动了登月计划,结果却当着全球几十亿电视观众的面放了一个大大的烟花,发射失败了。
    日国这些年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其国土面积狭小,虽然人口增速持续放缓,但粮食和能源的危机却在日益加重,面对肥沃的月球,日国当然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就在印国放了一个大烟花之后,日国也发射了自己的登月飞船奔向月球,并成功实现了登陆。
    看到日国也开始在月球修建基地,欧洲的众多小国可不干了,首先是已脱离欧盟五十余年的英国宣布回归欧盟,并得到了欧盟的火速批准,紧接着欧盟便宣布了由英法德三国牵头实施登月计划,计划在2070年的圣诞节发射登月飞船。
    此时印国也急了,马上推出了第二次登月发射计划,其发射日期却比欧盟的计划时间还要靠前,生怕自己再一次被甩在后面。
    国际社会面对印国的急功近利的行为,纷纷表达了各自的担忧,生怕印国再放出一个更大的烟花,而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诸多国家则也逐渐认清了眼前的形势,纷纷向联合国提出抗议,对美国、俄国、华夏国以及日国率先占据月球矿产资源的行为提出了严正的抗议,并要求联合国对接下来的其他登月计划进行干涉与禁止。
    已经实现了登月采矿的美国、俄国、华夏国以及正在一边采矿一边修建基地的日国当然也不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家或企业组织再继续登月采矿,虽说月球上探测出的可供提纯的氦3至少有100万吨,按照每年100吨的需求,还够人类挥霍1万年左右,但这块蛋糕只有那么大,分的人多了,各自吃到的自然就少了,并且未来也会扰乱月球矿产的价格,将无法获取到最大的利益。
    于是由登月四国联合起草的《月球保护与开发公约》便赫然的出现在了联合国秘书长的桌案之上,没等这个公约的内容拿出来进行讨论,欧盟和印国便率先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凭什么他们四个国家可以登月采矿,我们就不能!凭什么他们还要制定规则限制我们?凭什么?!
    其他国家对于登月四国起草的公约也并不认同,当稀缺资源掌握在少数国家手里之时,可以预见的便是垄断和暴利,在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之下,谁也不愿意成为待宰的羔羊,高价去购买可以取代燃油的月球氦3,况且从战略的角度去看,或许到时候出高价也未必能够买到足够自己使用的氦3,何况月球上并非只有氦3一种稀缺资源,月球上还有大量的稀有金属矿产可以开采,那些矿产已经被闲置了不知多少亿年,现在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登月四国去开采,这是不能够接受的。
    在全球各国撕逼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各路新闻与网络媒体也没有闲着,关于月球氦3开发的评论长期占据着新闻头条的位置,美国华盛顿邮报一篇《保护好月球是美国的责任与义务》的评论员文章吸引了不少的眼球,其中也有不少的白眼;俄国的莫斯科真理报则以《月光召我去战斗》号召更多的青年加入月球远征预备队,已开始着手准备在月球上派驻人员,毕竟俄国在机器人等智能领域已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华夏国,只好通过最简单粗暴的手段来派人驻场;日国的东京时报则发表了一篇名为《建立地月经济共荣圈的机遇》的文章,获得了日国青年的热烈响应,但也收到了亚洲各国的批评与强烈抗议;华夏国的人民日报则以一篇《自古广寒藏娇娥,搁置争议共开发》的社论语惊四座,西方诸国更是嘘声一片。韩国看到华夏国的社论之后,便迅速回击,发表了一篇《月球是数亿年前从韩国领土分离出去的》文章,引来全球网民的骂潮……
    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登月四国的驻外使馆门前经常会聚焦大量的示威群众,他们手举着“滚出月球”、“月球属于全人类”、“肮脏的氦土”等标语牌站在使馆门前喧叫,风雨无阻。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楼门前,更是云集了来自各个国家的抗议群体,他们同样手举着各种抗议标语牌,并整齐的高喊着抗议口号:“tutfn、tutfn、tutfn……”
    在全球的抗议示威之下,印国和欧盟不得不推迟了登月飞船的发射计划,甚至登月四国也放缓了对月球的实际开采进度,已经开采并完成提纯的月球氦罐则暂时保存在各自在月球上建立的基地仓库当中。
    在2071年的新年到来之际,联合国颁布了经全体成员国表决通过的《月球保护与开发公约》,公约中明确规定:
    一、月球属于全人类所有,月球上的可开采资源也属于全人类;
    二、任何国家、组织、企业及个人均不得私自登陆月球进行与科考无关的开采活动;
    三、对于地球所急需的月球氦3等资源需在联合国授权的基础上,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形式进行开采及售卖。
    但如何才能保证第三条提到的公平、公开和公正真正实现呢?之后便是长达一年的对公约第三条的讨论与细化,经过全体成员国一年来的不断争吵与激辩,大家都认为地球现有的资源已经承受不起战乱的消耗,只有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才是众望所归,因此最后被大家一致表决通过的解决方案便是一款名为《月球战争:nars》的虚拟实境网游。
    当2072年新年到来之际,全球瞩目的《月球宣言》被联合国决议通过,作为《月球保护与开发公约》的第三条的细则条款,《月球宣言》当中明确给出了解决月球资源争端的办法,月球矿产资源的获取与分配将以《月球战争:nars》为媒介,以虚拟实境游戏的方式来实现对现实月球矿产资源的开采、售卖甚至掠夺。虽然此时这款游戏还只是一个构想,但仍旧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所有成员国都在紧急商讨对策,所有的网游爱好者都开始为这个消息奔走相告,而一些原本与虚拟游戏产业无关的企业也试图能够从其中找到未来的商机……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由联合国牵头成立了一家名为月光(nlight)的全球性企业,该企业由各成员国共同出资成立,整合了当时地球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一套可自我学习的智脑系统,并且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虚拟实境技术,汇集了众多网络游戏公司的精英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开发团队,结合地球各大陆的地理地貌、历史典故、英雄传说、神话故事等元素对游戏内容进行了创建,这些庞杂的内容能够在短短三年内整合到一起,不论是放到网游届还是人类历史当中,都可称之为奇迹,至于说这些集合众多元素的海量内容如何穿插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剧情的网络游戏,则主要通过游戏智脑梳理完成,开发团队则在主线剧情的关键节点进行检查与调控。
    2075年1月1日,月光公司宣布《月球战争:nars》已完成开发与内部调试,即将进入为期一年的公开测试,先期50万个公测帐号已经开放申请,全球的焦点瞬间便被这款游戏吸引到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