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个居民当中吃的专注的,头都不抬一下。
有几个居民抬头看是本镇镇长的儿子,笑道:“这不是小镇长吗,也来李伯家买饺子吃?”
“喂,小镇长,我吃的豆腐饺子味道可好了,一盘十二个才六个铜钱,还送一小碟花生米、一碗面汤。”
“你们家吃三顿?”
蓝衣少年跟众人打了招呼后,不急不慢的道:“我家来了客人,我爹让我来买饺子。昨天我爹就来吃过,说是肉饺子特别香。让我买四盘肉饺子。”
负责接待的李大北迎上来,看到蓝衣少年提着篮子,里面还装了两个大碗,仍是问道:“在铺里吃,还是带走?”
蓝衣少年环视一圈,跟着李大北走到柜台前,道:“四盘肉饺子,带走。这是钱……”
李大北知道蓝衣少年在县学读书,指着墙上贴的菜单,道:“肉饺子有三种,咸菜肉、豆腐肉是八个铜钱一盘,大葱肉十个铜钱一盘,你要哪种?”
蓝衣少年嘀咕道:“我爹给我了四十个铜钱,没说买哪种肉饺子啊。”
李大北常年卖肉,会给主顾提出最好的方案,算账也很快,道:“那就咸菜肉、豆腐肉各买两盘,余下八个铜钱再买一小盘卤菜,我们铺子吃饺子送炒花生米,你买四盘饺子,我再送你一小盘炒花生米,怎么样?”
有个生着一张厚嘴唇的中年居民还特意端着自己点的卤菜给蓝衣少年看,热情的道:“就是这样的卤菜,有卤猪肠、猪头肉,还有卤豆腐,下酒吃,配啥吃都特别美味。我就点了一碗酒,一小盘卤菜、一盘豆腐饺子吃。”
蓝衣少年一看,这不就是去年秋天开始李家肉摊卖的卤菜吗,那味道可好吃了。
再一想,原来这饺子铺的肉香就是卤菜的味道,难怪有些熟悉,立即道:“行,就来一小盘卤菜。”
中年居民见蓝衣少年接受了自己的建议,也比较有成就感。
后厨的贺盼弟开始往开水锅里下饺子,用的是两个大笊篱,一个里面放着咸菜肉饺子,一个里面放着豆腐肉饺子。
沈秋在案板上切卤菜,取了一小块卤猪头肉、一小截卤猪肠、一小块猪耳朵、一小块卤豆腐,都切成薄片,装在一个直径六寸大的小盘里,怕路上吹风变凉,又用碗给罩上。
现在不是最忙的时候,饺子铺就只有李大北夫妻和沈秋。
一会儿,饺子煮好了。
贺盼弟把饺子装在蓝衣少年带来的两个大碗里,装冒尖了。
蓝衣少年见饺子皮薄馅大,个头也大,热气腾腾,香气扑鼻,馋得差点伸手吃一个。
李大北嘱咐道:“我们家是小本生意,等会你得把装花生米、卤菜的三个盘子、碗送过来。”
蓝衣少年点头。他是读书人,不可能不送盘子、碗回来。
众人望着蓝衣少年风似的跑了,均道:“镇长家的日子过的也省,来了客人,才点四盘饺子。”
“我一个人就能吃两盘!”
“我要是放开吃,小镇长刚才买的那些,我一个人就能包圆。”
“我不信你能吃那么多!”
“那咱们打赌,我要是能吃这么多,就算你输,你输了就替我付钱,怎么样?”
“那可不行。我不跟你赌。我也不信你能吃这么多。哈哈……”
李大北忙着收拾盘子、碗筷,没有功夫听居民们扯谈。
他端着一摞盘子、碗筷去后厨。
贺盼弟有些急迫的问道:“卖了多少?”
从试营业到现在,贺盼弟跟李大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卖了多少?”
李大北好记忆,也是好脾气,每次都耐心的答复,有些兴奋的道:“三十二盘饺子,六大盘卤菜,五小盘卤菜,十二小盘凉拌豆腐丝,还有五个白面饼。”
这时,又有主顾进来了,听动静来了好几个人。
“掌柜的人呢?”
“听说卖卤菜的李伯新开了饺子铺,我们兄弟今日正好休息,便来吃卤菜,顺便尝尝饺子。”
闻言,李大北心里暗喜,赶紧放下手里的盘子、碗筷去前厅相迎。
进来了六个青年,均戴着帽子,穿着厚实的军服,他们是西北军,有低品级军官,还有军士,没有骑马,步行而来。
为首的军官认识李大北,见果然是李安家开的饺子铺,觉得味道应该不差,就站在墙边扫了一眼菜谱,什么豆腐、咸菜,这些军队都常吃,豪气的道:“饺子就得吃肉的,来十盘大葱肉的,再来十盘卤菜。酒就算了,下次吧。”
李大北殷勤的请六人坐下,而后先给他们上了六碗饺子汤暖和一下身子,又上了两盘炒花生米,笑道:“每盘饺子送一小碟炒花生米,我直接给各位官爷上两大盘。官爷先吃着。”
六人坐着喝着热汤,吃着花生米,再享受着前厅的温暖,这感觉比站在敞开的肉摊前迎着风吃卤肉舒适多了。
他们瞧看别的食客吃什么,豆腐皮切成丝与绿色的葱花拌在一起,还撒了一些黑芝麻,卖相很好吃的样子。
“掌柜,再来一盘豆腐丝!”
“饺子来啰!官爷,你们的十盘大葱肉饺子!刚出锅的饺子,烫嘴,慢点吃。要不要蒜?”
“要!吃饺子得就蒜!”
“卤菜来了!官爷,十盘卤菜,你们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