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D」先生您从没露过面,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低调的表现,但是您选择将乐曲公之于众,在这些乐曲大火的同时,您仍旧不愿意出现在大众的面前。”
“对于这样的行为,我认为无疑是矛盾的,您呢?您认为这是逃避,还是说,一种噱头吗?”
开场就很犀利,简直不能再明显地说“你是为了火、为了捞钱才这样做的吗?”
可傅择宣还真是,他略一思索,直截了当回答了:“是为了生活,这些乐曲才会被人听见,不让大家看见,是因为总有一天我会消失,所以没必要。”
窦清眼睛亮了,似乎很喜欢他的回答,笑容深了几分:“这听起来很有艺术性,最终留下的,只有您的作品。”
随着窦清的引导,傅择宣的回答虽简短,但也不吝啬于给出答案,于是采访进入了正轨,窦清和他探讨了「D」音乐中的情感和故事,古典还是现代,他音乐中杂糅的各种元素,甚至还有这个时代的音乐。
又谈到音乐之外,他与音乐结缘的契机。
这些傅择宣都半真半假地答了,涉及到不该说的就绕着真话打圈儿,都是些颇为官方的回答。
但窦清这个人凭着采访时的第一个问题,在傅择宣算是留下了一定的印象。
这场采访中的交锋,最终还是以傅择宣为胜,窦清也甘拜下风,在离开前对偶像「D」先生鞠了个躬。
“您很厉害,是第一个让我在采访中碰这么多次壁,最后还不得不顺着您铺的路走下去的人。”
傅择宣摆出官方的微笑:“哪里,是我不够真诚。”
窦清盯着他看了几秒,眼神让他感觉颇不自在。之后窦清笑着收回视线,带着谦和笑容说出的言语却给傅择宣再次留下了深刻记忆:“您若是不愿意笑,也不必要笑着的。”
见「D」第一次因自己的话露出比较真实的表情,窦清变了笑容,咧嘴开朗道:“好歹扳回一成,不过您说自己不够真诚,我倒觉得不认同。”
他没有告诉傅择宣自己为什么「不认同」就离开了,却在采访稿的最后给出了他的答案。
翻阅全篇后,傅择宣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篇十分真诚优秀的采访稿,窦清从傅择宣的只言片语中提取到了傅择宣为他提供完美的主题,最后的成稿又高于这个主题。
是的,从第一个问题结束后,傅择宣就将这场采访中,自己要塑造的形象定位好了:一名投机主义者。
他的音乐并不纯粹,而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因为一点天分而得以脱颖而出,变成他敛财的工具。
仅此而已。
他当时相信窦清听出来了,窦清也顺着他的意思去做了,但这篇采访稿是真的出乎意料。
最后的总结是笔者言,所以撰稿者把自己的观点摆了出来。
窦清在其中直言,自己这次的采访和采访稿都无疑是失败的,用晦涩的表达说,他在采访中看到的听到的,都被「D」操控着。
傅择宣没想到他这么敏感,也通透至斯,但目光触及最后一句话,却不由僵住,以至于这句话深深印入了他的心中。
那上面写着:
「尽管这些或许都是虚幻,也会成为虚幻。音乐也在出现,在消失。是变幻的,是主观的……
人们对此有各种定义,也总是因此引发不同的争执。林林总总,谁都不持真理。但唯有一点,笔者可以肯定,那就是——
音乐本身,是纯粹而真实的。」
这就是窦清的答案。傅择宣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不是因为窦清看透了他,他自信自己的表演无懈可击,而是因为窦清这句「音乐是真实」的话。
他用这句话隔空和傅择宣对话:“你不需要多说什么,你的音乐就是最好的言语。”
傅择宣脑海一时有些空白,他在自己的音乐里陈述了些什么?
从他少年时期至今的所有让他深刻的记忆,都作为一首印象曲独立成为作品,被所有乐迷都听见,而他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你慌什么,他们听到的故事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游京不可置否,凉凉道。
傅择宣点点头:“有道理。”
挺正常一回答,搁傅择宣身上就怎么听怎么不正常,游京嗤笑一声:“你是看这采访看傻了吗?”
大抵是这样的日常。
傅择宣偶尔会替喻恒筠打扫一下卫生,目的也只是遮掩他在这里生活的痕迹,但这样过了一星期,喻中尉还是没有醒。
“没有新的梦境形成吗?”傅择宣再次确认。
“没有,你自己也能看到的吧。”游京也再次确认了梦境场里的所有碎片,没有属于喻恒筠的碎片。
这就让人想不明白了,虽然被困在这里也具有一定隐匿性,但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在傅择宣的计划里,喻恒筠更不能在这里止步不前。
“不能被困在这里。”傅择宣冷静道,抛出游京会上钩的诱饵:“你不是也要去国外看看?”
“是倒是,但你要只是想把人家救醒就直说,何必跟我在这里绕弯子?”游京懒懒道。
作为情绪的集合体,他可以拟出任何一种形象,对任何情绪的表现也都信手拈来。
“现在出国是最重要的。”
明知道他在骗自己,游京还是被这种掺着水的蜜糖甜到心里,当然就算傅择宣不问,他也会给傅择宣提供解决方法的:“你试试进入他的梦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