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56页
    等两人背对着他在雪地里翻找的时候,他的手在身后拼命给里面的人打手势。
    六阿哥心领神会,无声无息的跑进了拿到门内,一闪身,进了永和宫的大门。
    胤祐答应过六哥,一定让他去见一见自己的额娘,但是他找不到什么好机会,只能趁着自己生辰的时候,拉着兄弟们一起过来给自己庆生,再找机会让六哥溜进去。
    一会儿等皇贵妃的蛋糕和点心做好了,再拿些出来,赏给这两名太监,感谢他们帮自己找到玉佩,这时候,再趁机让六阿哥出来。
    他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不会有人跑到阿玛那里去打小报告,可是一回头,就看到有人面沉似水站在另一侧门口。
    他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时候过来的,有没有看到六阿哥溜进去的那一幕。
    “在这儿呢,我找到了!”小家伙弯腰从雪地里捡起个东西,然后笑嘻嘻的跑过去,挽着来人的手臂撒娇:“哥哥~~”
    四阿哥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永和宫的方向,仍旧神色不动,带着他走进承乾宫。
    胤祐走进去,发现其他几人从后院跑出来。五阿哥颇为不满的问道:“小七,你怎么不……”
    他话未说完,看到了四阿哥,对这位兄长多少有几分敬畏,便叫了声四哥。
    四阿哥背着手站在那里,对着几个弟弟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八阿哥身上。
    八阿哥知道四哥不喜欢他,小心翼翼的往五哥身后退了半步。
    四阿哥却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外面冷,都进屋去坐着吧。”
    他让人把兄弟几人带去偏厅,给他们上茶点,然后把胤祐拉去了偏殿。
    “你让老六偷偷去见德妃,你有没有想过要是被阿玛知道了会怎么样?”
    胤祐无所谓的耸了耸肩:“不会怎么样。”
    四阿哥张了张嘴,下面的话竟然没说出口。
    他对德妃这个生母倒是没什么感情,也很不齿对方的所作所为,不过胤祚毕竟是他同胞的弟弟,这里面又涉及到胤祐,他不得不为此而担忧。
    胤祐拉着他的手:“哥哥,你想,如果阿玛真的那么讨厌德妃,对她不念一点旧情,还会让她继续在永和宫住着吗?”
    “……”
    四阿哥不知道说什么好,犹豫了半晌,他才说道:“宫里这么多人,这么多事,你哪里管得过来,能不能先把自己照顾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纳兰没有教过你?”
    胤祐扑过去,拍着他的胸口安抚:“好好好,我记住了,不要生气,不要生气嘛。”
    “……”
    胤祐耳朵太好了,走到院子里就听到隔壁永和宫隐隐传来哭声,时间差不多了,他得出去把六哥带回来。
    不过这次有哥哥帮忙,倒是顺利了许多。两个太监得了七阿哥的赏赐,连连谢恩,哪里还留意得到两位阿哥身后正有人无声无息的溜出来。
    六阿哥回来的时候拉着胤祐问道:“你真的把佟大人送你的玉佩丢了?”
    “哈?”胤祐笑道,“那玉佩好几年前我就送给熹姑姑了。”
    六阿哥不解:“那你刚才丢的是什么?”
    胤祐摊开手掌,里面赫然躺着一颗玻璃珠。
    三个人坐在偏厅喝茶,五阿哥忽然说道:“小七今天怎么怪怪的。”
    进屋之前,八阿哥就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六哥呢,六哥跑哪儿去了?”
    正在这时候,胤祐从外面掀帘子进来,一只手拉着六阿哥,后面还跟着四阿哥。
    一边坐到桌前,他还一边抱怨:“六哥你可真能藏,到现在才舍得出来。”
    这个年康熙过得并不踏实,有人纠集一帮人马,虎视眈眈在你家门口蹲着,时刻觊觎你家里的一切,没有人能过得踏实。
    年关一过,还没等到正月十五,他就恢复了朝政。
    打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身为帝王,他需要调兵遣将,制定军事计划,除此之外还得筹集兵马粮草、武器弹药等各项准备。
    不久之后,兵部召集十万大军在京城集结。这么短的时间,能召集这么多人,其中有多少水分不言而喻。辅兵和后勤部队就占了一半,实际战力只有五万人。
    这并不能让康熙安心,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派遣索额图前往东北,调动盛京及蒙两万人参与突击。
    这么多年以来,噶尔丹南征北战,攻下无数城池,开疆扩土,为的就是与大清这一战。
    他占领那些地方再怎么辽阔,相较于中原,都不算什么。
    他打的每一场战役,攻下的每一座城池,占领的每一寸土地……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像他的祖先成吉思汗那样问鼎中原。
    这一仗势在必行,等他的补给和俄国人的增援一到,他的铁蹄将第一时间踏上那片觊望已久的中原大地。
    眼看着大军就要集结完毕,出征在即,大阿哥再一次向皇父请命,希望领兵出征。
    这一次,康熙并没有拒绝。
    这几日,他一直在与诸位宗亲及大臣商讨战事。他将五万大军分两路出塞,封皇兄和硕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兵三万为左路军,出古北口。
    让皇长子胤褆作为副将随裕亲王出征。
    又封皇弟和硕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出喜峰口,率兵2万为右路军。
    儿子要出征打仗这件事情,惠妃既不是从康熙口中得知,也不是从大阿哥口中得知,而是从大福晋那里听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