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傻,到底是咋回事,村里人的心里跟明镜似的,只不过是不往出说罢了。
以后真要是跟谁办点事啥的,村里人肯定不会选老王家哥俩的。
老王家那么多的儿子,十里八乡的闺女出嫁时,闺女的爹娘肯定要好好打听打听的。人一到莲花山村来问,村里没有一户人家会说他家好的。
关外男多女少,关外不少人家还是女人当家,闺女在家尤其受宠,谁家会想不开把闺女嫁给王家这样的人家呢?
以后老王家的几个小子,娶媳妇都是个难事喽。
再加上黄豆腐这个各个村子到处走的话唠,本来跟王家哥俩生的气还没消呢,碰到原来一起移民的熟人们,那是没少说这哥俩的坏话。
移民们跟黄豆腐的关系更好,这些人的心自然是向着黄豆腐的,连带着大家对老王家的印象都不好了。
修路的六户人家,除了老黄家,其余的人都是来自大家族的,且不管家族内部的兄弟们和不和睦,但是对待外人,那肯定还是站自家兄弟这一边的。
王家兄弟俩这番无赖行径,不光让村里的大部分人家远离了他俩家,就连他们的大哥和四弟五弟,风评也变得不好了。
本来老王家就是好占便宜的人家,平时村民们不喜他们的一些行为,但也不至于孤立他家。
现在村民们一致都讨厌老王家,大家聚在一起说他们家的那些破事,越说越讨厌他家,自然而然就把他家孤立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18章 .捡河蚌
修路其实真没用多长时间。六个大老爷们,每人都有一大把力气,像大家常走的路,路上坑坑洼洼比较少,修起来也快,一天就能修个半里路。
而且他们修路修得粗糙,只是简单地铲平和填坑。不求路修得多好,只要保证不陷车轮就行。
再加上拉石磙这种力气活,基本上都被黄家的两头毛驴儿承包了,男人们也就是拿铁锹挖挖土。
修路费的力气跟开荒相比,就跟歇着似的。
男人们都是起早和下午凉快时去修路,等到天热时,就各回各家了,家里的活一点都不耽搁。
这条路修得比想象中的轻松多了,男人们既没被大太阳晒着,也没被雨拍到,一帮人修路时还能唠唠嗑,不比坐在大树下吹牛差多少。
村里的其他男人偶尔也会扛着铁锹,帮忙挖几锹。虽然这些人家的荒地不在东边,但他们也常走这条路往莲花山去。
大家都走的路,过来挖几锹,帮着修上一段,以后再从这边走,起码心里头不亏欠别人。
李富贵是个热心肠,等大家把村里的那段路修好之后,就跑到镇上,找镇上的官吏要了修路的奖励。
从村里往莲花山去的路都算是村路,这段路共计修了三里多地,虽然路修的比较粗糙,但已经比之前好走多了。
镇上的官吏来村里查看了一下,勉强给了最低的奖励档次,一里路奖励十斤高粱。
这种小奖励,镇上的官吏就有权发放,也不用再往县里上报了,倒是省着去县城了。
众人一共得了三十六斤高粱,按照修路的人头分,每家能得六斤粮。
不过还有不少村里人也帮着修路了,黄豆腐觉得他们六人不能把这些粮食都分了,这样做太不地道了。
大家商议了一下,一人拿出一斤高粱,把这六斤高粱分给那些帮着修路的人家。
六斤高粱,送去了十多家,一家也就得了不到半斤,虽说给得不咋多,但意思到了就行。
帮着修路的这些男人们,本来只是一时好心,闲在家里也没啥事可干,还不如帮着修修路呢,没成想,还能得一捧高粱。
有了高粱做奖励,男人们的干劲就更足了,虽然每人分出去一斤,但每人手里还有五斤呢。
男人们喜滋滋地把分到的粮食带回了家,交给了一脸惊喜的媳妇。
男人们沉浸在媳妇和孩子们的目光崇拜中,特意把腰杆子挺得倍儿直,生怕别人看不到他们“伟岸”的身姿。
天天吃杂粮面掺糠,吃得嘴巴都淡出鸟了,现在终于可以吃顿细粮了,六个男人分到高粱的当天,都不约而同地吃了一顿干饭。
纯高粱米做的干饭,一家子吃得喷香喷香的。
得知修路有粮拿的王家兄弟俩,肠子都快悔青了,也没脸再去村里大树下唠嗑了,生怕别人拿这事嘲笑他们哥俩。
得了这五斤粮食后,男人们对王家兄弟二人的那股怒气可算是消下去了。
不仅消气了,这帮杨老七还一边修路,一边模仿王家兄弟俩,模仿他俩后悔得直跺脚的可笑模样,样子十分滑稽,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村里的路还算好修,主要是走的人多,还有个路的样子。
但荒地的路,修起来可就没那么轻松了。荒地的路都是大家春天开荒时,匆忙开出来的。只留了窄窄的一条,刚好够过车。
等种好了地,大家就不怎么往荒地这边来了。就算是来,也是走着过来看看地里的庄稼长得怎么样,很少推车过来。
经过雨水的滋润,野草又开始疯长,这些路上的草又长起来了,修路之前,须得把草割干净。
黄豆腐跟众人商量了一下,打算费一些力气,把荒地的路好好修修。
众人打算在荒地四周挖上水沟,用挖水沟的土直接把路垫高了,不仅能挖了水沟,还能修了路,一举两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