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7页
    皇帝的态度就代表了一切。
    虽然朝臣中也有并不赞同皇帝这样礼遇自己女儿女婿的,可是想到人家二人的女儿现如今征战沙场还平定边疆收复失地,总是比皇宫里乱晃乱跑的其他各路皇子强得多的,且他们也不觉得皇帝会把皇位给女儿女婿,便就又看着李不弱夫妇顺眼了。
    至于皇子皇孙们,倒是不爽极了,可惜,皇帝春秋鼎盛,臣子们即使站队也不敢明着来,更别说他们下意识就不认为皇帝会把皇位给女儿,就更别说孙女了,见皇子皇孙们打破头一样的掐架,还带着想要弄死金秋的架势,这些臣子们只觉得他们脑子有病,并没有觉得他们值得站队。
    便就这样,李不弱与贺兰鹏带着小女儿,在长平生活得肆意又快活了起来。
    小女儿李荣雪从三岁起就开始有名师教导,也不拘束她的性子奇怪的是,她虽然没有力大无穷的本事,但体格却十分健硕,三岁的时候就如同旁家女孩五岁的样子了,力气普通,但脑子极好,说话更是比旁人早许多,七八个月的时候就能表达得很顺了,三岁的时候,从不曾有小娃娃那种叠字的意思,口齿伶俐,就是骂人都比旁人快了三分。
    此时,金秋就已经在西南边陲做出了极大的政绩来。她的那些改革更是叫人应接不暇,每每传达给长平城的那些信息里,充满了国富民强的意思,基本可以说是地方势力都被推得差不多了,就连宗族,都被金秋想着法用村子之间的工作组调配制度打破了。
    而事实上,皇帝也心知肚明,宗族、地方势力、权贵,这些本来就是他的心腹大患。
    他的孙女,十二岁就认清了这种本质,果然才是最适合坐这个位置的人。
    皇帝,快乐了。
    作者有话要说:
    防杠:我大娘曾经土司家的闺女【doge】
    第48章 .第三个世界(15)
    第三个故事(15)
    让皇帝更快乐消息很快就传入了长平城。
    金秋不仅平定西南边陲, 甚至还把在西南边陲所用的那一套打土豪分田地的策略一直往东南开始推行,她这一推行,就动了东南一带的大族世家, 但是金秋不在乎这些大族世家大族世家会拥兵自重,自己有私兵又广有土地, 且还保留不少所谓的隐户就是因为他们自觉自己有这个资本。
    虽然大渊现如今也是用科举举仕, 但是能读书的人,大都不会是真正的普通平民。
    所谓普通平民,便是能温饱, 但却无余钱。
    读书必须有余钱。
    没有余钱,如何读书?
    文房四宝且不说,就是书本,便是贵到让人想要上吊得了。
    所以大都是世家子弟来为官做宰, 少有真正的家无余钱的平民能得到读书的机会。
    这也就是那些大族世家们对此肆无忌惮的缘故了。
    但是金秋另有一套理论。
    她并不真的不让那些平民没有机会,读书习字固然重要,但是会认字就已经不错了,很多平民在特殊领域都有自己的本事,且不说别的, 就说是地方的农官,以往是一个科举出仕的读书人来做, 若真的还是会田间劳作的,那也是不错,但大都并不曾研究过田间事物的,也是先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了再慢慢接触农事,与当地的农户沟通交流, 一来二去,再与自己的知识结合, 落实到了纸面上。
    金秋就不这样了,她并没有直接要求考过科举的世家子弟去任职,反是有些读过两三年书的平民子弟与地方上的有经验的老农两三人合在一起,算作一个官职他们平日里照样种田种地,但在自己的劳作之余,又多了一分工作,几个人平时不是农忙的时候就要凑一起去研究当地的土地、作物,每个月都要再与隔壁县的农官们再聚在一起,讨论相关事宜,这样一来二去,他们便可以互通有无,更能彼此促进。
    除此之外,也确实需要两位总揽的农官,一正一副,正的管农事,副官则农事相关的道具与种子之类的事物。
    虽然看似把机构弄得冗繁了,但其实并没有多花钱,甚至还省了钱。
    除了农事之外,金秋还改革了部分机构,甚至还成立了免费的书院。
    当然书院不可能是九年义务教育,但也直接把课上到了十四岁,或者超龄的,直接是三年就业培训,就业培训就就简单了家里无田地的,或者是不打算种地的,这三年里除了读书之外就要学个技能了,学技能这件事当然也是半工半读,这工的那部分,便没有工钱只管饭,工钱则就是书院用作学费了。
    除此之外,她也没想把步子跨太大了。
    所以,这书院也还是分男女的。
    女子书院里倒是不怎么向外展露,外人也只觉得里面只是纺织刺绣之类,许多有女儿的人家是十分愿意把女孩送去的,这样便等于女儿有了手艺,以后嫁妆都可以少给了。
    他们哪里知道,自家的女进去了女子书院之后,是有纺织跟刺绣,但那都是陶冶情操的,除此之外,读书学字都是小事,再就是习武打拳,还有要学习历史学习技术的金秋觉得女孩子心思细腻一些,真的就好意思把那些制造提纯的工作给她们,尤其是制造那些火箭雷的东西,虽然之前她是与西域的工匠合作,但现在,工匠已经不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