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二六章 和他们联合
    如今的态势,任何计谋也没用了,一切要用拳头说话,比的是力量,是军队。
    京师现在的军队相对于天策军的战斗力,已经形同虚设,包括天雄军、关宁军在内的十万大军都彻底败了,京师的这点守军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天策军打入京师就在眼前,崇祯说要做亡国之君,也不是不可能,就看王越想不想坐那个位置了。
    面对崇祯的咆哮,温体仁张嘴结舌,打着别的主意。薛国观面色苍白,脑门冒汗,正在琢磨着怎么跑出京师。
    只有杨嗣昌出言道:“皇上,现在看来朝廷只有迁都,方为上策了。”
    说迁都是好听的,意思就是,皇上现在你赶快和我们跑路吧。
    杨嗣昌的主意薛国观举双手赞成道:“皇上,杨大人说的对,现在唯有迁都了。”
    “什么?迁都?”崇祯一呆道。
    杨嗣昌做痛心疾首状道:“皇上,如今那王越之势已成,天策军无人能挡,他随时都有可能打入京师。如果皇上陷入王越的之手,他就算不做王莽,也定要做董卓曹操之事呀!”
    王越打进京师之后只有两个选择了,一个是立刻谋朝篡位,一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后谋朝篡位。王越与朝廷现在的态势,如果不推翻朱明王朝,一旦王越将来势微,朝廷肯定要秋后算账的,抄家灭族都是轻的。
    当然,谁也想不到王越还有第三条路可走,因为城是另类的存在。
    崇祯也不是其他的皇帝,他依然做出了如历史上相同的选择:“朕绝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你们欲让朕做抱头鼠窜之君吗?”
    他这话和历史上面对一些朝臣建议迁都的回答类似,历史上李自成已经拿下山西,朝廷有过三次关于迁都的大讨论。
    崇祯帝在大内德正殿召见翰林学士李明睿,总宪李邦华,原九江军府总督吕大器议事。当皇上问到今后的策略时,李明睿没有打哈哈,直截了当的说,流寇(指李自成部)已逼近京城,唯一明智的选择便是迁都南京。
    因为这是私下召见,崇祯在确认无人偷听之后询问了南迁的具体步骤,以及如何出京等具体问题,这已然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之后崇祯多次召见李,商量南迁事宜,最终卡壳在了经费上,李的意思是用內帑银,崇祯的意思是用户部银,最后争执不下,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第二次议论迁都在北方官员的反对下又作罢,因为他们的田产都在北方,北方的这些官员大多身居高位。
    第三次议论迁都,因为之前北方官员的反对,持南迁意见的大臣提出了一项折中方案,即由皇上留下来守卫北京,派遣太子南下,这样一来,即使王朝覆干活吧灭,南方人还会马上有一位合法嗣君,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响应。
    ?崇祯帝当然不高兴了,这明显就是让自己做出牺牲嘛,于是第三次迁都之议也流产了。
    所以明朝廷南迁的关键就是崇祯帝面子和小气,明朝廷南迁困难重重,所以杨嗣昌的提议很难实现。
    现在朝廷已经束手无策,崇祯与几位阁臣也商量不出来一个结果,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京师的防御,可是这样的措施能起到多大效果,他们心里都明白,这不过是求个心里安慰而已。
    薛国观和杨嗣昌走后,温体仁期期艾艾地留了下来,似乎私密话要和崇祯说。
    崇祯对内阁几位大臣的表现感到失望,对京师的安危感到绝望,他瘫坐在龙椅上,有气无力地对温体仁道:“温爱卿,你有什么话要对朕讲?”
    目前的状况崇祯也知道是无解的,所以他对温体仁能出什么主意,不抱太大希望。
    温体仁向四周看了看,确定无人之后,才轻声地对崇祯道:“皇上,城已经成了京师心腹大患,如今朝廷大军兵败,唯有以求外援了。”
    “外援?”崇祯不解道:“如今哪里还有外援?爱卿的意思是要调洪承畴和孙传庭他们进京入卫吗?可是流寇至今未靖,一旦他们被调走,流寇必将死灰复燃,贼焰大炽啊!”
    五月,张献忠于谷城再起,各地农民起义烈火复燃,以新闯王李自成和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势逐渐如燎原之火,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地的农民军也风起云涌。
    在四月,朝廷任命总督两广都御史熊文灿挂兵部尚书衔,“总理南京、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镇压农民起义军,正式执行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
    接着朝廷又调滇兵入楚,以加强军力。但是,军无粮饷,兵丁无食,“滇兵极无纪律,到处掳掠,民一闻之,村落逃空”。
    然而,国库空虚,无饷可筹,兵部于五月初八的咨文透露“户部正项钱粮无由起解,该省藩司即接踵提问亦无银可动,无策可施,而腹心溃洪胥溺之悲,不止于该抚呼吁已者”。
    正是因为中原的剿匪压力很大,所以崇祯才没有轻易动用洪承畴和孙传庭的兵力对付天策军。
    其实如今的情形已经到了不得不动用的时候了,历史上正是因为明朝不断地将剿匪的精锐之师,东调应对清军,而这些精锐的明军全部损失在对抗清军的战场上,才使农民军逐渐势大,李自成终于攻入京城。
    温体仁再次向两旁看了看才对崇祯道:“皇上,您忘了东边不是给您来过一封信吗?或许我们可以与他们联合!”
    “嘶!”崇祯闻言噌地站起来,吃惊地瞪着温体仁道:“你是说…?”
    温体仁莫测高深地点点头。
    崇祯明白温体仁指的是谁,他在殿内来回走动,说明他内心的思想斗争有多么剧烈。
    良久,他停下来仰首看了看大殿的顶端,这才看向温体仁道:“温爱卿,你觉得可行?”
    温体仁呵地一笑道:“城的威胁近在咫尺,敌人的敌人也可以是朋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