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页
    不是取代这个蒸蒸日上并正要发展为首都的新都。
    是那个在星球开荒初期,为领地上的居民提供交易商贸的新都。
    这些天井一一在街上走,一方面在感慨新都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也在思考:现在的新都已经在有意识的将原本的产业和居民向边缘化输送,随着资本的到来,原本那些朴素的功能也在渐渐被取代。
    比如说新聚源的大厅再也不能摆摊。
    比如说已经搬到新塘远离市区的开荒人。
    井一一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既然大量外来势力涌入了新都,那就让属于Z3的到一屋来。
    不过这一切的实现需要依赖于全球路网的建成。
    井一一和后稷为他们的计划设定了三步:
    一、从私人领地到旅游领地的转型,打开知名度。
    二、实现功能上的同质化:住宿、交易、生活。
    三、以高专注度和低价替代新都。
    比如说,当路网通畅,从新都到一屋只需要一天或者更短。
    在新都,住宿一晚3000元,在一屋,住宿一晚500元。
    若两者住宿水平一致,你选哪个?
    若一屋更便宜呢?你选哪个?
    这确实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但后稷认为新都正在转型升级阶段,一屋此时接上,大可顺势而为。
    不过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一屋需要有人来。
    所以要先发展旅游业。
    井一一在人才市场登记了雇佣信息。需要一位30万人口以上城市规划建设人才或者有旅游业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从业者,年薪50——100万。
    不过暂时无人响应。
    于是井一一把同样的雇佣信息提报给了飞船,这样到新一批建设者出发的时候,或许就有她想要的雇员前来了。
    在新都的最后几天,气氛非常奇特:
    即将离开的人或许已经迫不及待或许也依依不舍,于是他们聚会、聚会、聚会。
    刚刚到来的人或许正在努力谋生,于是他们工作、工作、工作。
    照常生活的人已经回到了原本的生活轨迹中,甚至很多人已经出发,在回领地的路上了。
    井一一要在这里送别她的朋友艾丽娅。
    不过艾丽娅有很多朋友。
    所以她只是带着祝福的心远远目送即将离开的人们走上飞船。
    然后飞船在轰鸣声中起飞,渐渐成为视线所难分辨的一粒微尘。
    属于Z3开荒建设小组的时代结束了,Z3星球开发小组正式接管星球。
    新都成为政府辖地,新的政府大楼建设在新聚源西南处的文森大街。
    离后稷的私房菜馆步行只要七分钟。
    新的时代来临了。
    井一一开着她的新二手飞梭回到了一屋。
    此时正是三月中旬,井一一回到领地第一件事就是收获她的水稻。
    这也是她几年的第一批收成。
    下一批,就要等到6月底了。
    至于棉花,收获后只能考虑卖掉了。
    井一一不得不承认她被智慧云星上的不实消息吓坏了,才会做出这么不理智的行为:种那么多棉花,到底什么时候才卖得掉啊!
    三月的最后一天,一屋停更近四个月,很多人都以为她已经离开的时候,井一一更新了一条视频:
    从高大山岭掠过,视线在大地上俯瞰。从湍流到平川,从谷地到滩涂,从无尽绿野到层层梯田,从小院出发到达平原。
    白色的棉花盛放在沟壑分明的大地上,漫无边际的棉花田里,农业机器人穿梭其间采摘棉花。
    像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墨字,伴随着农业机器人的前进,“欢迎来到一屋”在棉花田上缓缓呈现出来。
    这条长达十分钟的视频详细记录了井一一在新途泽捕野鸭、在云行川追赶羊群、在滩涂捕捉小龙虾和在小院摇扇纳凉的生活。
    比她曾记录的两条旅游路线还要全面的一屋被全方位摄录。
    这里有在领地嬉闹的大象,有身姿矫健的黑豹,有饲养在山脚的小羊,有一入深林鸟雀啾喳。
    她驾驶船只在河心掀起白浪,雨季时泛滥洪水在海岸边连成天幕,巨大的瀑布从阶梯上落下,镜头一转人类就在其上种满了丰茂庄稼。
    这是井一一心里全部的一屋。
    在片尾,井一一写到:“在遥远的星河旧岁里,亿万前的人类栖居于大地上。一刀一斧,耕于田,狩于野。从日升,至月沉,晨露起,晚霜还。
    三年前我来到一屋,亲手布置下这里的一切,从一间小院、一筐野菜到一片梯田、一汪池塘,在这里,我读到了生活。
    三年后我向大家分享一屋,在每一个向往生活、期盼自然的时刻,到一屋来感受人与自然相生共长。”
    戴里约得利在四月初到达。
    他对井一一的视频很感兴趣,不过时间紧迫的他并没有要求在领地先参观一圈。
    上午井一一才在飞梭场接到他,下午他们就已经出现在云行川附近的平地上。
    戴里约得利选择了这里作为他的试验田。
    距离井一一的耕地和其他工事都有不小的距离,戴里约得利表示他希望自己能有一小块不被打扰的地方。
    井一一帮他在试验田周围竖起了栅栏,剩下的部分就由戴里约得利自己建设了。
    他对于土壤的肥沃程度、含水量、灌溉次数都有特定的要求,甚至相邻的两块试验田上连灌溉渠流经的方式都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