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们旌国内部出了什么事吗?又或者是旌南有什么危机?”秦念西继续问道。
张家老祖有些迟疑道:“怕不是那位旌南王是真的病重了吧?”
秦念西眯了眯眼道:“如此说来,极有可能,如今长公主这里,大概还需要月余时间,当能近乎痊愈。”
张家老祖点头道:“好,放心,老祖宗心里有数,必会把阿升毫发无损带回来的。”
安北军大营中,各路情报紧急送入中军大帐之中,其中一条最不寻常的,就是旌国国主自去年大雪封路前后,便没有上过朝了,朝中政务一般是由二王子出面,毕彦做主定夺。
除此之外,那位旌南王似乎还真是病重,并非早先托词。
安北王急召一众参军和护卫营主将、前军营主将,鹰骑军主将和六皇子共同议事。
李参军对如今形势做了个大概的解说,安北王这回没有任由他们随意开口,显然已经思虑许久,只沉声道:“此次前往磐城,本王的意思是,明路上,由侯将军和李参军前往,调护卫军一个队相随,看看旌南到底什么情况。”
“暗地里,六哥儿训的那批精锐,除了在鹰骑军中补位的,其余都带上,再从暗卫中选几个,由陈参军总领,不得轻易暴露身份,只为策应和做些调查。两位大夫,必须好好带回,这是重中之重。”
六皇子沉吟了许久才道:“王爷……”
安北王非常坚定地抬手制止了六皇子:“不行,这是绝对不行的。眼前形势暧昧不清,不可自陷于险境。”
说完这句,安北王也不再给六皇子说话的机会,继续道:“除此之外,前军进入战时状态,鹰骑军在前军后方游移演练,佯装春训,实则准备好随时进攻。众将还有什么疑问没有?”
众将皆呼没有,六皇子才终于再次找到一个说话的机会:“王叔请听我说完,我如今在营中十分安全,我身边这些护卫,论单人作战能力,可能比新训练出来的那几位要强些,不如……”
安北王点头同意,从六皇子身边调走一半护卫,跟在侯将军一行身边。军中精锐和暗卫,尽数交到陈冀和手上,即刻出发,潜进磐城。
陈冀和和李参军素日里配合极多,加上侯将军,三人拿了张磐城地图,很快定好了交接的地方和总体部署。
第二日一早,张家老祖便带了阿升入了军营,营中已是万事俱备。安北王略打量了阿升几眼,见这小童年纪虽小,倒也练就了一身沉稳气度,心里倒是放心了不少。
张家老祖一行顶着大日头出发,到了两国边境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旌南王府派来接应的,还是张家老祖已经见过的那位裴将军。
见得此人,张家老祖心中自是有数,只怕正好印证了心中所想。
裴将军与李参军十分熟稔,自是由他来做了引荐。裴将军对侯将军自是有所了解,知道这一位素来以智计着称,且是前不久安北军前军中毒的几位将领之一。
一番寒暄,裴将军虽面上不露声色,但显然对阿升极为好奇,看着他一身道人装扮,状若无意问道:“这位小仙长看上去当是年未满十吧,上回那位小仙长也是年纪极小,看来这君仙山万寿观果然名不虚传,人才辈出,敢问小仙长法号?师承哪位仙长?”
阿升早得过教导,应对得极为从容:“小道法号宁升,师从道恒法师。”
裴将军又笑道:“上回那位小仙长,是你师兄?他如今在何处?”
阿升答得极为自然:“正是,我师兄如今应在安远城中。”
张家老祖干脆打着哈哈接话道:“将军请放心,老道山门之中,童儿都是自幼学医,这回带出来历练的童儿,都是大差不差的。”
第232章
翌日,秦念西刚替长公主诊过脉,就得了禀报,孙大求见。
秦念西正有些忧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见得孙大,却只见他一脸喜气。
孙大行了礼,便从怀中掏出几封书信,笑呵呵道:“姑娘,家中有喜事传来,这是今晨急递来的,可惜老祖宗已经去了磐城,不然也会高兴得很。”
秦念西眨了眨眼,摊开手里三封信,有些弄不明白,为何外翁和舅舅要各写一封家书,还有一封是严冰的。
打开外翁那封信,反倒是折成两叠,上面那一叠,是外翁写的惦念之辞,还有正月过完,万寿观和君山医馆药行,便遣了十名道长和大夫,携观中道童十二名,从君仙山出发,往北地来了。
第二叠,是舅舅和舅母手书各半,舅母写的在前,说是送了十位李嬷嬷亲手调教好的丫鬟,也随观中大夫同来。信的末尾,还有一双小小的红色婴儿脚印,那是她新添的表弟,看着那对纹路都清晰的小脚印和尹艾絮絮叨叨的关爱叮嘱,秦念西心里好像莫名有些汩汩水流之声,好似有些什么,融化了……
舅舅说,君仙山上的书院已经开了,就在万寿观后头,有一大片银杏林子的地方,观中收的第一个学生,竟是王家三郎,康老先生对王三郎喜爱至极,赞他天姿过人,为人谦和诚恳,做学问踏实认真,林林总总,仿似穷尽半生,就为了等这么个弟子。
看到这里,秦念西的目光忍不住往那小几上扫了一眼,心中忍不住突突了两下,那一封以舅舅的名义递来的书信,怕不是……
--